莫斯科恐襲誰是真凶?|鳳凰聚焦

鳳凰衛視 2024-03-26 13:00:32

時間回到3月22日,當地時間19點55分,一輛白色雷諾停在大樓入口前,持槍的恐怖分子從車上下來,跑向大樓,向人們開槍,殺死警衛;20點03分,恐怖分子到達音樂廳內,開槍並投擲爆炸物;20點13分載著四名恐怖分子的白色雷諾離開了停車場,他們在大樓裏停留了18分鍾。

隨後,緊急趕來的軍警將音樂廳大樓包圍,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音樂廳頂棚因大火開始垮塌,襲擊造成了至少137人遇難,其中包括槍擊和爆炸燃燒物導致的直接死亡,也包括了踩踏以及吸入大火煙霧導致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致死。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恐怖襲擊者攜帶大量的槍支彈藥,燃燒彈,還有一些爆炸物進入現場,從容地進行恐怖行動,在實施完行動以後,又從容地全身而退,從現場撤退,足以見得這個恐怖行動是精心策劃。”

Part.1

值得注意的是,在俄羅斯總統大選剛剛結束不到一周的時間,普京才剛成功實現連任之時,就發生了這樣的事件,襲擊策劃者和執行者對時間的把握顯然並非偶然。

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 錢峰:

“此舉肯定是對俄羅斯普京總統新任之後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俄烏沖突仍在繼續,這樣一個劇場都會有這麽多的死傷,嚴重地影響普京的政治安全氛圍。”

本次恐怖襲擊的地點也很特殊,它位于莫斯科州紅山區的Crocus Expo展覽中心,距離莫斯科市中心西北約20公裏,于2004年3月18日正式開放。從平面圖看,這座音樂廳位于展覽中心3號場館的西南部,可容納超過9500人,這裏是許多俄羅斯和世界明星在俄羅斯舉辦演唱會的首選地之一。從平面圖可以看出,其門口就是停車場,很便于駕車離開,當數千人驚慌逃亡時,恐怖分子很容易混在其間逃脫。

軍史專家 薩蘇:

“它的地理位置非常特別,首先它在莫斯科比較靠近郊區的地區,當地的交通不易出現阻塞。一旦發生恐襲,那麽作爲槍手逃離的可能性大一些;其次當地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這就意味著如果槍手並不是俄羅斯族,在當地環境裏面,也比較容易在躲避起來,或者是摻雜在民衆之中逃離。”

事後,調查人員在現場發現了4套戰術背心,改裝過的卡拉什尼科夫沖鋒槍,500多發子彈和28個彈匣。視頻中可以看到,一個背在身上、可以容納十多個彈匣的彈夾袋中,一半的袋子已經清空,按一個彈匣30發子彈計算,丟棄彈夾袋前,該名襲擊者可能已經射出了300多發子彈。

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 錢峰:

“先開槍之後把這些民衆聚集到一些角落,然後再開始縱火,要制造一個最大可能的殺傷效果。無論是在提前的訓練上,還是本身的單兵素質上,與一般的傳統的雇傭兵是不同的,有著非常凶殘的恐怖主義經驗。”

Part.2

3月23日下午,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局長博爾特尼科夫表示,俄羅斯軍警已在不良斯克地區抓獲了4名直接參與襲擊的恐怖分子,此外,俄方還拘捕了另外7名涉案人員,並在繼續尋找同謀者。其中一名被抓捕的恐怖分子供述,約一個月前,他在社交媒體上收到陌生人發送的信息,對方表示,願向其提供100萬盧布,約合1萬美元,來買凶殺人,要求他按照提供的地址對人群發動攻擊。嫌疑人交代,3月4日,他從土耳其入境俄羅斯,並于22日參與恐怖襲擊,被捕時已得到通過轉賬而來的50萬盧布。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現在嫌疑人所說的一些信息未必是真的,對平民的無底線的殘酷的破壞傷害,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如果簡單的是爲了錢而戰,我覺得他也不會冒著生命的危險。”

事件發生後,俄羅斯總統普京3月23日發表講話,譴責這是一次“血腥和野蠻”的恐怖襲擊,並誓言要懲罰所有涉案人員。

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 錢峰:

“普京的表態非常強硬,也是秉持著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態度,要把整個恐怖事件的全貌,包括它的凶手,包括幕後的指使者要查清楚。會對恐怖主義勢力,以及它背後的支持者予以最強硬的報複。”

Part.3

當地時間3月22日,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一個分支“呼羅珊省”ISIS-K宣稱,對前一天莫斯科近郊發生的音樂廳襲擊事件負責,但俄方並沒有證實。

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 錢峰:

“這個事件發生之後,‘伊斯蘭國’某種程度上表現出它們急于想通過宣布自己對這個事情的負責,然後大幅提升自己政治宣傳影響力。”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還有一種說法是它未必就是ISIS-K的直接的組織成員,它沒准只是有極端思想、極端恐怖傾向的這些人員。ISIS-K通過冒領恐怖襲擊事件,然後來提升它在恐怖鏈條,極端人群的影響力。”

ISIS-K,也稱“呼羅珊”分支,成立于2015年前後,脫胎于“伊斯蘭國”組織,其成員約1200人,常年活躍于阿富汗及其邊境地區,那麽爲什麽ISIS-K會向俄羅斯滲透呢?根據資料顯示,俄羅斯自2015年開始,參與了在敘利亞、伊拉克打擊IS“伊斯蘭國”的軍事行動,IS在中東遭到世界各國的聯合清剿而失敗。ISIS-K派往中東參戰的人員也基本被消滅,因此ISIS-K將參與過那場戰爭的對手都視爲自己的頭號敵人。

近年來,ISIS-K從北高加索車臣、印古什等區域逐漸滲透至俄羅斯境內。根據俄羅斯反恐部門數據統計,到2019年,俄羅斯已有20多個州級行政區發現過IS基層組織的蹤迹,其中包括首都莫斯科和遙遠的西伯利亞。3月初,俄羅斯反恐部門破獲的針對莫斯科的恐怖襲擊圖謀,以及美國方面發出的相關預警,都指向ISIS-K。有分析認爲,這次恐怖襲擊可能涉及多個IS相關團體的協調分工,ISIS-K可能扮演核心角色。

Part.4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恐襲發生前的3月7日,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曾在官網發布了一則安全警告,建議在俄美國公民在未來48小時內避免參加大型集會,並特別提到了“音樂廳”。美方此舉還引發諸多北約國家駐俄大使館的效仿,接連向本國公民發出類似的警告。《紐約時報》援引一名美國反恐官員的報告稱,有源源不斷的情報顯示伊斯蘭國想在俄羅斯境內發動襲擊。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9·11之後,美俄之間在反恐上面有過良好的合作的經驗,也建立過當時副外長級的溝通機制,但是後來隨著美俄關系的惡化,雙方在反恐信息情報分享上逐漸空轉了,有用信息,還有一些機密的核心的一些反恐信息,就不再分享了。”

美國的提前預警也引起了外界的質疑,甚至外界將ISIS-K背後的操控者直指美國。畢竟,早在2016年,特朗普就公開宣稱奧巴馬是“伊斯蘭國的建立者”,這種觀點並非空穴來風。2015年,一份解密的美國國防部文件顯示,美方在2012年將“伊斯蘭國”的前身——“基地組織伊拉克分支”,評估爲打擊敘利亞阿薩德政府的“主要力量”,稱“伊斯蘭國”做大,符合歐美、土耳其等反阿薩德西方陣營的利益。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美國打擊恐怖組織的過程中,也有利用恐怖組織來實現其地緣政治目的的一些做法。這次如果是美國在背後指使,一旦被查實,有可能引發俄美之間的戰略上的激烈沖突,也不排除俄羅斯使用核武器,甚至是采取更爲極端的報複。”

烏克蘭也迅速否認與此事有任何牽連,總統辦公室主任顧問波多利亞克在一份視頻聲明中說“烏克蘭與此次襲擊完全無關。”

軍史專家 薩蘇:

“俄羅斯現在有一種傾向,認爲這次襲擊是和烏克蘭有關,也可能和西方的其他國家有關等,包括總統普京在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他沒有談到一句IS,他只是提到槍手是要朝烏克蘭方向逃去,但是普京用了一個詞‘窗口’,他說烏克蘭那邊給留了‘窗口’讓出去,這就明顯地表示烏克蘭與槍手之間是有聯系的,這一點烏克蘭堅決否認。”

隨後,澤連斯基發表講話,指責普京“正試圖把責任甩給別人”。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張弘:

“如果俄羅斯調查指向了烏克蘭,那麽莫斯科完全就有理由采取升級戰爭,擴大對烏攻擊的理由。正常國家一旦參與恐怖行動,就會面臨巨大的安全風險,政治風險和外交風險,會面臨國際社會全面對它的制裁或者是孤立。”

俄羅斯官方的調查還在繼續,而俄烏沖突以來,戰場內外充斥著多起羅生門一樣的謎團事件,這一次又會得出怎樣的調查結果,這對于俄羅斯在現在的情勢下,加強本土保護意義重大。

制片人:何冀甯

編 導:張 萌

編 輯:李唯凡

0 阅读:31
评论列表
  • 2024-03-27 10:27

    據某軍情處內部消息:這事件的間接直接的幕後主謀,就是拜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