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自達2023財年業績:利潤大漲76%,中國市場銷量僅占7.8%

電動車指北 2024-05-15 23:58:22

近日,馬自達公布了其 2023 財年(2023 年 4 月到 2024 年 3 月)的業績,整體形勢表現不錯:共賣了 124.1 萬輛新車,同比增長 12%;營收達到 4.8 萬億日元,同比增長 26%;營業利潤達到 2505 億日元,折合人民幣 116.1 億元,同比增長了 76%。

銷量:北美大漲,中國市場僅占 7.8%

具體來看馬自達 2023 財年全球各地區的銷量,其中日本賣了 16 萬輛,同比下滑 3%;北美賣了 51.4 萬輛,同比大增 26%;歐洲賣了 18 萬輛,同比增長 13%;中國賣了 9.7 萬輛,同比增長 15%;其他市場賣了 28.9 萬輛,同比下滑 2%。

總體來看,馬自達現在的核心陣地已經是北美了,占總銷量的 41.4%,歐洲市場占比 14.8%,日本市場 13.1%,中國市場則只剩 7.8%。

再具體來看,美國 2023 財年的銷量爲 37.5 萬輛,同比增長 25%,創曆史新高,占整個美國市場的 2.4%,相比上一年提升 0.3 個百分點。

因爲銷量上漲,馬自達位于阿拉巴馬的工廠改爲兩班制,CX-50 的産量有所增加,銷量比上年增長了 63%,達到 5.1 萬輛,CX-90 全年銷量也達到 4.1 萬輛。

歐洲市場賣了 18 萬輛,同比增長 13%,市場份額爲 1.1%。其中在德國賣了 4.6 萬輛,同比增長 23%,英國賣了 2.9 萬輛,同比增長 8%。

具體來看 CX-60 賣了 2.7 萬輛,比上年增加 7000 輛,插電混動和柴油版本都賣得不錯。

最後來看看其他市場,澳大利亞賣了 9.8 萬輛,同比增長 8%,份額爲 7.9%。

但在東盟表現不佳,銷量爲 7.2 萬輛,同比下降 7%。其中泰國 1.5 萬輛,同比下滑高達 42%,越南 2.9 萬輛,持平,馬來西亞 1.9 萬輛,同比增長 20%。

中國市場何去何從?

4 月長安馬自達銷量爲 6051 輛,同比增長 51.96%;長安馬自達 1-4 月累計銷量 25347 輛,同比增長 41.75%。而能夠同比增長是因爲去年這個時候一汽馬自達“鬧分手”,去年同期的銷量大減。

另外雖然同比是在增長,但馬自達在中國已經連續 3 個月月銷不足 7000 輛了,還有分散給好幾款車,這樣的成績是很難盈利的。

同時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的進一步加速,4 月前兩周國內新能源車的滲透率超過 50%了;同時 4 月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 63.5%了,1-4 月自主品牌份額爲 60.7%,同比增長了 7.7 個百分點,日系車份額則只剩下 12.2%。

在新能源車滲透加速和自主品牌崛起的夾擊下,馬自達的生存空間只會越來越小,對此馬自達選擇和在中國的合作夥伴——長安汽車合作,選擇用深藍汽車的技術,推出馬自達 EZ-6,有純電和增程版本,相當于一款換殼的深藍 SL03 吧。

不過深藍 SL03 自己本身的月銷量也只有 4000-6000 輛,馬自達這款車的成本肯定還要稍高一些,總體來看對馬自達 EZ-6 的銷量不能太樂觀,但馬自達這個態度已經比其他日系兄弟好多了,看到了滿滿的求生欲。

但從長遠來看,馬自達在中國市場沒有什麽前途,馬自達曾經擅長的操控和設計都在新能源車的浪潮下被淹沒了,如今靠情懷勉強活下去而已。

總結:馬自達的未來在美歐日

總體來看馬自達最重要的市場在北美,對此馬自達的策略是奏效的,慢慢往高端化在走,也就是 Premium 這個級別,和豪華品牌有距離,但也不是普通的大衆車輛了。

從 CX-90、CX-60 等車型就能看出來,後驅布局,2.5T、3.3T 發動機都提升了技術含量和溢價。並且隨著歐美在電動化轉型方面開始減速了,這無疑對馬自達是個好消息,一方面馬自達還能靠大馬力的車賣溢價,同時靠著搭載豐田 THS 的混動車型來吸引那些喜歡低油耗的消費者。

1 阅读:1061
评论列表
  • 2024-05-16 23:34

    車是好車,AT➕自吸➕不帶顆粒捕捉器,可惜國內款式不多,尤其SUV

  • 2024-05-16 20:01

    馬自達銷量不錯啊,難道中國人真的不懂車?爲何海外賣得這麽好???

    漫步 回覆:
    給到中國的車型不行
    用戶10xxx91 回覆:
    歧視中國客戶呗,
  • 2024-05-18 00:08

    國內牌子太多了!馬自達算雜牌子!開出去丟人[笑著哭][笑著哭][笑著哭]

電動車指北

簡介:關注智能電動車和中國汽車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