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高院院長王樹江:吸引投資的不只是優惠補貼更需要法治環境

中國經濟周刊 2024-03-12 17:20:15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石青川 | 全國兩會報道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攻堅,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推動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王樹江接受了《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的專訪,就如何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能動司法,精准服務保障

3月11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決議。報告提到,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司法保障是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支撐。經營主體,特別是民營企業從設立到退出市場的全過程需要整體性的制度安排作爲保障。”王樹江院長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法治化營商環境,就是讓這一過程更加公平公正、開放有序、穩定可期。

投資經營環境是否安全穩定,是市場參與者關心的首要問題。王樹江認爲,安全可靠的社會環境能使市場參與者放心開展長期性經營。在工作中,他深刻體會到,“一個案件就是一個營商環境”“一個案例勝過一沓文件”。同時他還認爲,要回應市場需求,讓司法服務同步延伸。

如何找准社會關切的司法問題的症結?

王樹江認爲,首先需要摸准司法需求,將“司法需求清單”轉化爲司法服務“工作責任清單”,以重點案件爲著力點抓實涉企案件審理,對涉企業與政府、平台公司糾紛案件全覆蓋監管;其次要服務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緊跟四川省優勢産業提質倍增行動,“一企一策”提供定制司法服務。

基于此,四川省法院解決了不少社會關切問題,其中大部分爲打擊合同詐騙、知識産權保護領域亂象以及維護市場交易秩序等。

在維護市場交易秩序方面,據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統計,2023年四川省法院審理相關案件520件涉及1406人,推進涉案企業合規改革,32家企業合規整改後重獲新生;在核心技術、新興領域知識産權保護方面,四川省法院判處懲罰性賠償數額同比增加43.49%,其中涉“蜜胺”技術秘密一案判賠額高達9800萬元,並已執行到位。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四川省已結案件執行到位金額達到1644億元,同比增長25.34%,全國排名第3位。其中爲自然人執行到位298億元,同比增長46.98%。

王樹江表示,“執行合同”是衡量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指標。2023年四川省各級法院曾開展“拼經濟 搞建設”“清理拖欠企業債款”等專項執行活動,這些行動取得了相應的執行成果。

立法爲民,共促良法善治

取得這一切成果的根本是法律的“立改廢釋纂並舉”(即綜合運用制定、修改、廢止、解釋、編纂等多種立法形式,全方位推進立法工作)。

“立法是法治之先導,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王樹江對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

從立法的角度看。王樹江認爲,改革由問題倒逼而生,法律“新立”需要強化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系統性闡釋好“法意”。

王樹江舉例表示,近年來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積極參與司法體制改革試驗性立法的探索實踐,首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司法推動、部門參與、社會自治”的訴源治理新模式。針對民事矛盾糾紛立案大量增加導致擠占司法資源的現實問題,四川省也于2021年起開展民事訴訟繁簡分流改革試點,牽頭西部五省區(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甯夏)提出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14條修改建議,轉化爲民事訴訟法修訂的具體規範。

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統計資料顯示,四川省萬人成訟率較全國均值低5.75%。

“廢改”方面,王樹江認爲:“廢改需要強化目標導向、效果導向。”

近年來成都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部分法律制度需要進一步健全。針對于此,王樹江介紹,四川法院找准涉外民商事審判服務保障大局的切入點、著力點,成立成都國際商事法庭,深入調研外商投資法與公司法、民法典的銜接適用問題,出台一系列審判指導文件。

同時,王樹江還認爲,“釋纂”要求對黨忠誠、立法爲民。立法釋明與司法審判,說到底是一份守心的工作,應當始終把人民群衆滿不滿意作爲評判標准。

“法律是有溫度的。”他說,“今後,我認爲還需要重點把握‘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立法導向,將傳統文化中的‘天理’‘人情’兩大元素融入其中,兼顧情、理、法,使立法的專業判斷與民衆的樸素認知相融合,在更多的情理法條款中充分诠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進退有序,促進健康發展

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對“破産審判促進資源優化配置”作了總結。王樹江也在這方面進行了思考。他表示,過去認爲,優化營商環境就是政府給足優惠補貼,企業就會紛至沓來。然而真正吸引投資的,是公平高效的法治環境,以及有序的市場退出機制。

四川省是經濟大省,經營主體體量大,退出需求多樣。“因此我們專門開展‘破産案件審判攻堅年’行動,建立健全經營主體退出機制,營造有利于經營主體投資興業的良好法治環境。”王樹江說。

破産案件審判攻堅工作如何進行?王樹江透露了三點。首先要開展長期未結案破産案件的殲滅戰,暢通企業的退出渠道。

其次要服務保障“三保”目標(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運用破産手段化解房地産停工項目風險。例如成都建立“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牽頭統籌、法院與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履職盡責、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與稅務等部門協同聯動”機制,推動“適用破産程序化解停工項目矛盾糾紛”試點。

最後要服務保障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引導經營主體強信心、增動能。他舉例,宜賓、自貢、遂甯等地法院與當地政府建立企業風險府院聯合識別機制,定期監測和分析企業欠薪、欠稅、欠貸、對外擔保等風險,開展企業重整價值評估,通過招商引資平台解決破産資産處置和引入投資人問題,提高企業重整成功率,以全方位服務加速危困民營企業“司法康複”。

據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介紹,2023年四川省3年以上破産案件化解率達68.71%,38個中基層法院實現了積案清零;近5年,四川省各級法院受理民營企業破産案2518件,通過重整、和解方式化解債務金額2495.87億元。

責編:郭霁瑤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