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三十六年,秦朝發生了3件怪異的事情,至今都無人能解

伊殇雪 2024-03-20 17:39:00

衆所周知,秦始皇是我國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一生充滿傳奇色彩。

與此同時,他也是我國曆史上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一方面統一和改革爲曆史的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另一方面暴政和嚴酷的法律也給百姓帶來巨大的痛苦。

也正是因爲他的統治帶有獨裁和殘暴的色彩,所以秦國統治後期反抗暴政的人很多,始皇帝臨終前就曾發生的3件怪異事情,透露著諸多玄機。

那麽,這其中有著怎樣的故事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

秦始皇的功業

秦始皇通過一系列的改革和征戰,最終完成對六國的統一,建立中央集權的秦朝,結束長達數百年的戰國時代,稱帝不過11年卻做了很多事情。

廢除分封制建立郡縣制,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他統一貨幣和度量衡,促進商業交流和經濟發展。

大力推廣商鞅變法加強法律的統一和嚴格執行,修建長城防禦北方的匈奴族群;修建靈渠促進南北水路的連接,統一全國的文字加強文化上的統一,也爲後來的曆史發展奠定基礎。

站在上帝的角度來看,嬴政做這些事情對曆史而言利大于弊,可惜他的手段太過強硬、時間太過倉促,以至于當時的老百姓苦不堪言水深火熱。

根據《史記》的記載,秦始皇在尋求長生不老藥的過程中,因舟車勞頓和身體疾病在巡遊途中病逝于沙丘行宮。

嬴政的死引發一系列的政治動蕩,趙高和李斯等人篡改遺诏、掌握朝政,最終導致秦朝的迅速滅亡。

然而,六國對秦朝的反抗並不是從始皇帝死後才開始的。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從秦國統一天下起,六國貴族的後裔對始皇帝的刺殺就沒停止過。

張良就曾謀劃過博浪沙刺殺計劃,只可惜最終以失敗而告終,既然正面硬剛打不過,那就玩一點陰謀論,很快圍繞始皇帝的輿論影響就拉開序幕。

秦朝發生的3件怪異之事

秦始皇三十六年先後發生三件震動朝野的事件,其中之一就是隕石事件。根據《史記》的記載,秦始皇三十六年一顆隕石墜落在東郡,隕石上有人刻下了“始皇帝死而地分”的字樣。

事情發生後,他立刻派遣禦史去調查,但卻沒有發現是人在上面刻字。爲了不讓這件事情持續擴大化,秦始皇下令處決隕石周圍的居民並毀掉隕石,可見嬴政對權力的極端保護。

同一年秦朝還發生一次著名的天文現象,被稱爲“熒惑守心”,這個成語源于《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大致意思就是火星(熒惑)在天空中停留在心宿的位置。

古代社會時期,人們普遍相信天象與人間事務有著密切的聯系,特別是與帝王的命運。

心宿是中國傳統星宿之一,代表著皇帝和皇室,火星的這一行爲被解讀爲皇帝將有災難,被古人視爲不祥的征兆。

所以當“熒惑守心”的現象出現時,人們認爲這預示著秦始皇的統治可能會遭遇重大危機,放到現在來看或許起不了太大的風波,可古人卻對宇宙自然現象存在敬畏與恐懼。

“熒惑守心”和隕石事件先後發生,很多人將之結合在一起,爲秦始皇的統治增添一層神秘和悲劇色彩。

隕石事件發生後一度引起朝野震動,不僅是對秦始皇個人的挑戰,也是對秦朝統治合法性的質疑,更被解讀爲對秦始皇統治的不滿和對未來政權更叠的預言。

隕石上的字到底是誰刻上去的,至今都是一個謎團,一些學者認爲可能是反秦勢力故意爲之,以此來激發人民的反抗情緒,就好似戰爭之前的輿論造勢一樣。

隕石事件之後秦朝的確出現動蕩,秦始皇死後各地割據勢力紛紛崛起,秦朝迅速走向滅亡,隕石上的預言似乎得到驗證。

再來看看熒惑守心事件,嚴格來說這一件事情只是一個天文現象而已,奇怪的是嬴政對待此事的態度。

很顯然這是對秦朝政權的挑釁,正常情況下嬴政應當會采取強硬的手段處置輿論造謠者,可他卻什麽都沒做。

如果說這兩件事情足夠讓人疑惑,秦始皇三十六年的另外一件事情更讓人難以理解,那就是關于“祖龍死”的預言。

祖龍死的預言

公元前211年秋天的一天,也就是秦始皇三十六年,嬴政的一位使者在華陰平舒道上遇一個神秘人,將一塊玉璧交給他並說了一句話即“今年祖龍死”。

神秘人預言或便消失了,使者將玉璧和預言帶回鹹陽,秦始皇聽說此事感到不安。

這句話隱含的意思非常簡單,作爲統一中國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名號“始皇”暗示著他是所有皇帝的祖先,也可以理解爲“祖龍”的意思,“祖龍死”無疑就是“秦始皇死”。

如果這句預言僅僅只是陰謀論,那麽“玉璧”的出現卻讓人無法解釋,因爲這塊玉璧是嬴政多年前丟在一條和裏的,又是誰大費周章將其撈上來,同時又策劃了這一場陰謀呢?

秦始皇對這一預言的反應是複雜的,既感到不安也試圖強壯鎮定,據《史記》記載秦始皇認爲“山鬼固不過知一歲事也”,意思就是這只是一年之內的小事不足爲慮。

實際上嬴政的反應很大,促使他加緊尋找長生不老藥的步伐,隨即開始最後一次東巡,也就是在這次東巡中死于非命。

秦始皇死後,隕石上的預言、熒惑守心和祖龍死的預言全部應驗,直至今天都不知是巧合還是陰謀論。

關于上述的種種,一些曆史學者解讀爲是六國貴族後裔對秦始皇統治的不滿故意爲之,以此來激發人民的反抗情緒。

不管後世的學者如何解釋,秦始皇三十六年發生的這三件事情仍然是一個謎,盡管有各種推測和猜想但真相可能永遠無法完全揭曉。

對于此事,你有什麽不同的看法呢?

3 阅读: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