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新觀察】打通算力網絡最後一公裏

經濟日報 2024-05-10 08:30:44

按需高效調度全國範圍內的算力資源,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實現規模化、集約化;

推動數據、算力、算法等相關産業從東部向西部流動,打通東西部數字産業大動脈;

打破不同行業、區域、機構之間的數據藩籬,實現互聯互通,賦能各行各業。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數據局綜合司印發《數字經濟2024年工作要點》,提出適度超前布局數字基礎設施,深入推進信息通信網絡建設,加快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全面發展數據基礎設施。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強調加快形成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顯然,這是要加強算力資源高效調度,推動跨區域、跨機構等互聯互通,打通算力網絡“最後一公裏”。

算力是培育新質生産力的關鍵要素。簡而言之,算力就是計算能力。算力水平說明數據處理能力的強弱,決定著人工智能發展速度和深度。當前,人工智能不斷掀起浪潮,算力已成爲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的布局重點,甚至成爲某些國家遏制他國發展人工智能的撒手锏。算力還有明顯的賦能作用,根據測算,一個國家算力指數提高,數字經濟和GDP也會隨之增長。可以說,算力是數字經濟的底座,也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抓手。

全國一體化算力網,首先應是東中西部一體化協同的算力網。與“南水北調”“西電東送”一樣,我國實施“東數西算”工程,目的在于用好算力生成資源豐富、成本更低的西部,實現東西算力均衡布局,優化算力成本,推動數據中心綠色低碳發展。但在實踐過程中卻面臨傳輸成本高、資源對接協同難、設備跨廠商互通難等問題。算力流動順暢,才能形成一體化算力網。這有待加強關鍵技術攻關,研發算網雲調度系統,建立算力標識體系,完善算力互聯互通標准規範等。還有必要打造全國一體化的算力調度平台體系,聯通區域級、省級、市級算力調度平台,促進算力資源跨地區、跨行業高效調度,下好全國“一盤棋”。

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應是多種算力一體化布局的算力網。算力可以簡單分成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級算力,相應支撐的是基礎通用計算、人工智能計算和科學工程計算。我國算力總規模居全球第二位,但從結構看,通用算力占了大半。且隨著人工智能和社會數字化轉型快速發展,智能算力的缺口越來越大。因此,打造全國一體化算力網不僅要整合優化全國的算力資源,滿足各領域計算需求,更要優化算力結構,不斷提升智能算力比例,提高人工智能“智商”。

全國一體化算力網,也應是計算、網絡和存儲協同發展的算力網。發展算力離不開存力和運力協同支撐,想要提升計算能力,數據存儲能力、網絡運載能力缺一不可。我國已顯現出算力與存力、運力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比如,東數難以西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數據傳輸難。此外,我國數據量增速驚人,但存力卻遠遠跟不上。要實現算力、存力、運力高效協同發展,需加強頂層設計,優化三者比例,提升算力綜合供給能力;還要加強技術創新,推動數據處理各環節實現高效率、低成本、高智能。

打造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根本目的在于降低算力使用成本和使用門檻,賦能千行百業轉型升級,激發新質生産力。一體化才能按需高效調度全國範圍內的算力資源,提升資源利用效率,避免重複建設,實現規模化、集約化;一體化還能推動數據、算力、算法等相關産業從東部向西部流動,讓數據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打通東西部數字産業大動脈;一體化也將打破不同行業、區域、機構之間的數據藩籬,實現互聯互通,激活數據要素價值,賦能各行各業。

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是關鍵一步,也是大勢所趨,將爲新質生産力開辟更廣闊空間。 (作者:黃鑫 來源:經濟日報)

0 阅读:5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