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竹馬知青情侶,被母親一紙家書逼分手,她卻難忘當年真摯感情

曆年壹沫 2024-03-23 10:42:05

那是1971年2月27日,一個風和日麗的陽春二月。顧雲娴和鍾飛嶽在父母親友的陪同下,來到了重慶菜元壩火車站,隨時准備踏上遠赴雲南的列車。作爲年僅16歲的知青新兵,他們在親人的揮手間登上了開往昆明的綠皮車廂。

火車長鳴一聲汽笛,蓦然遠去。鍾飛嶽不禁潸然淚下,從未見過彷徨無助的他如此失態。就連顧雲娴這個向來淚眼汪汪的姑娘,此時也哭得唏噓不止。這一幕,令人唏噓。

到達昆明後,他們又轉乘了敞篷卡車,風塵仆仆地前行數日,終于來到了雲南生産建設兵團一師六團的駐地。眼前是一排簡陋的茅草房營房,內部環境陰冷潮濕、陰森恐怖,讓人不安。

第二天早晨,顧雲娴就和一條樹幹上盤踞的青蛇遭遇"驚魂"一幕。好在鍾飛嶽及時趕到,將那條小蛇驅趕開來,解救了害怕萬分的顧雲娴。

緊接著,新來的知青們便體會到了砍壩開荒的艱辛。這項繁重的勞作遠非他們所料,一天之內誰還不是手腳起泡、腰酸背痛?更有女生哭到了半夜。但世上從無後路可退,除了勇敢前行,他們別無選擇。

半年之後,新來的重慶知青們逐漸適應了艱苦的生活和勞動。老戰士和連隊領導對這些新兵蠻子很是呵護,給予極大的照顧和鼓勵。團參謀長鄧子英更是專門到連隊,爲大家發放了慰問品。

在那些患難與共的歲月裏,鍾飛嶽顯露出了對顧雲娴的體貼和用心。每當領導發放點心或零食,他總會偷偷塞給顧雲娴。

1973年兩人獲准回重慶探親時,鍾飛嶽更是盡顯紳士風度,他將硬座位置讓給了顧雲娴,上下車往返都是他親自背著顧雲娴的行李箱。

鍾飛嶽的種種體貼無疑深深打動了顧雲娴的芳心。她暗下決心,待將來出陣的那一天,一定要孝順鍾飛嶽,報答他的一片深情與護佑。兩人之間似有情愫在暗自滋生。

不久,一場意外發生了。鍾飛嶽在砍壩時不慎被一棵大樹砸傷手臂和小腿,他進了醫院治療。就在鍾飛嶽住院的日子裏,顧雲娴像個貼心的妻子般,日日在病房侍候左右。出院後,鍾飛嶽就被調去了炊事班。

可他竟然把領導分發的雞蛋糖果等美味都偷偷塞給了顧雲娴。就這樣,兩人的感情在那段磨難歲月裏暗暗升溫,逐漸凝固爲一種牽絆。

1974年冬天,兵團改制爲農場後,鍾飛嶽因腿傷留下的後遺症被安排到分場小學任教。表現出色的顧雲娴則被分配到苗圃,負責育苗工作。

1976年春,顧雲娴染上了急性黃疸肝炎,病情嚴重。接下來的秋天,她又遭遇瘧疾的侵襲,身體每況愈下。最終,醫院建議她辦理病退回重慶就醫。那年年底,顧雲娴依依不舍地對鍾飛嶽說:"你要保重身體,我在重慶等你。"

半年後,鍾飛嶽收到了顧雲娴母親的一封絕情挂號信,字裏行間無不在說兩人的姻緣無法長久,婚後也難有歡樂,建議他重新考慮婚姻大事。鍾飛嶽讀罷,不難領會母親的用意了——她嫌棄自己成了半個殘疾,不想女兒受這個罪。

1978年秋,經校長撮合,鍾飛嶽與一位年輕單純的當地農場女職工喜結良緣。雖然新娘沒有出衆姿色,但她待人真誠善良,內在美麗動人。一番順遂與上天眷顧,讓鍾飛嶽終于放下心中的一些遺憾,珍惜眼下這段姻緣。

1979年5月,其他重慶知青陸續返鄉,唯獨鍾飛嶽因娶了當地新娘而久久無法回重慶。就在那年6月,顧雲娴忽然前來勐臘探望。她诘問鍾飛嶽爲何不回重慶,更不解他爲何改換門戶。

原來,她在之前完全不知情母親曾給鍾飛嶽寫信的事。直到重慶知青都返鄉後,她才得知鍾飛嶽已另娶他人。看完母親多年前寫給鍾飛嶽的那封信,顧雲娴淚流滿面,她爲自己和鍾飛嶽的感情糾葛而內疚良久。

回到重慶後,顧雲娴更是大病一場,在床上躺了半個多月。爲此,她不止狠狠責備了母親一頓,更是橫生怨恨,數落母親橫加幹涉。同時,她也因爲錯過了與鍾飛嶽的良緣而自責不已。

直到1983年,即將年近而立的顧雲娴才在父母的逼迫下嫁給了單位裏的一位同事。事實上,如果不是父母的百般勸說,她可能此生不會再嫁人了。

多年後,鍾飛嶽退休回到昆明,與妻兒相依爲命、其樂融融。顧雲娴也時常去昆明看望他,兩個老知青依舊是無話不談的好友。

見鍾飛嶽的婚姻幸福美滿,她也終于卸下心中的重擔,釋然了。只是每每想起那段青梅竹馬的情根,心底還是微有酸楚。

一段缱绻動人的青梅竹馬情緣,因種種原因而無疾而終。幸而二人最終都獲得了安穩幸福的生活。正如顧雲娴所說,她雖然沒能與鍾飛嶽走到最後,卻依然珍惜那份純真美好的情誼。往事如煙,不必糾纏,祝福他們從此安好。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