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有一碑文,補齊玄武門之變關鍵環節:難怪李世民能殺死李建成

陶陶讀曆史 2024-05-07 08:09:00

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門設伏,殺死了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強迫父親將太子之位傳給自己,釀成了弑兄屠弟逼父的人倫慘劇。即使李世民創下了“貞觀之治”的偉業,但仍給自己的名譽以及大唐留下了巨大的陰影。

從絕對實力來看,李世民與李建成、李元吉差之甚遠。由于李淵的優待,在統一天下的戰爭中立下大功的三位皇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皆有設府帶兵之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府兵加起來,有4000人之多。反觀李世民,只有800甲士。李世民身邊雖然有尉遲恭、秦叔寶、程咬金、張公瑾等猛將,但李建成那邊也絲毫不弱,有悍將馮立、薛萬徹坐鎮。

李世民即使能設伏幹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但又如何能抵擋東宮以及齊王府的反撲?並且玄武門之變屬于是叛變,李淵的禁衛軍也很難站在李世民一邊。因此李世民所要面對的,不僅有東宮和齊王府,還有李淵的部下。

那麽李世民爲何能輕易殺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又爲何能逼李淵將太子之位交予自己,又如何有信心阻止東宮以及齊王府的反撲呢?

對此,史書並沒有給予詳細的記載,只是說李世民帶領長孫無忌、尉遲恭等人埋伏于玄武門,然後殺死了李建成、李元吉。其中關鍵的環節,無論是《舊唐書》《新唐書》還是《資治通鑒》,都沒有提及。

直到上世紀20年代,西方探險家發現了甘肅敦煌的藏經洞。于是西方冒險家紛至沓來,利用中國對文物保護之不善,盜走大量文書,其中很大一部分被法國人伯希和劫走,如今大部分都藏在了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內。

其中編號P.2640的文書,引起了中國專家的注意。這個文書是一份碑文的拓片——《常何墓志》。這份碑文並不長,190行,共計3372個字。

說到常何這個人,其實並不出名,兩唐書只在 《馬周傳》、 《東夷傳·高麗》、 《李密傳》 和 《太宗本紀下》 中提了幾句,語焉不詳。對于此人出身如何,到底是幹什麽的,大家一概不了解。而“常何碑文”,解開了常何的出身之謎。

衆所周知,唐朝開國將領中,出身瓦崗軍的非常多,其中比較出名的有魏征、李世績、秦叔寶、程咬金、羅士信、牛進達,等等。其中不少還題畫于淩煙閣,受萬世之香火。

而這個常何,其實也出身于瓦崗派系。由于實在太不起眼,因此不但正史中不出名,甚至在小說《隋唐演義》中也沒有出場。

從碑文中看,常何是河內溫縣人——司馬懿的老鄉。常何出身不凡,其父祖皆在北齊做官,因此常家在當地是一個數一數二的豪族。

正所謂窮文富武,常何自年輕時起就喜歡舞槍弄棒、學習陣法、結交豪傑。碑文記載:

“傾産周窮,捐生拯難。 嘉賓狎至,俠侶爭歸。 名亞于信陵,事 于伯遠。”

對于這個孩子,常家人一直有很高的期待,他的祖母鄭氏曾摸著他的頭說:

“此子志度非常,必興吾族,終當不減蕭相國。 故令與相國同名。”

很顯然,他的家人希望常何成爲西漢名相蕭何一樣的豪傑,故給他起了這個名字。

隋朝大亂之前,常何仗義疏財、廣交賓客,乃是“群英屬望”,活脫脫就是個單雄信。因此在常何的山莊內,已經聚集了500以上的漢子。隋朝大亂後,戰火四起,常何帶領部衆結莊自保。

不久後,李密、翟讓的瓦崗軍異軍突起,常何遂率領部衆登上瓦崗山,和秦瓊等一衆英豪成爲了同事。他曾經參與擊殺隋將張須陀的戰鬥,並且因功被封爲一級勳官,也就是說常何在瓦崗軍中還是有一定地位的。

不久後,李密在洛陽被王世充擊敗,精銳盡失。由于李密之前背信棄義設下鴻門宴,在酒席中殺死了翟讓。失去精兵的他唯恐成爲徐世績以及單雄信的傀儡,因此舉棋不定、不知投往何方。

正在這時,常何站出來提出了建議。碑文記載

“公智葉陳張,策亞荀賈。料安危之勢,審興亡之際,請歸朝化。”

這是啥意思,碑文說常何的才智能夠與張良、陳平、荀彧、賈诩等智謀之士相比,能夠審時度勢,勸說李密歸于唐朝。

可以說,在李密投唐方面,常何是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其後李密密謀叛唐,常何又“流涕極谏”,苦苦勸說李密不要叛變。但是李密終究沒有聽從常何的勸說,最終爲唐所殺。

李密死後,常何一直在唐軍中效力,雖然沒有達到祖母“不減蕭相國”的程度,但也相當不錯了。在討伐王世充、窦建德以及劉黑闼的戰鬥中,常何都立下了功勞。

值得一提的是,常何不僅跟隨過李建成,還是跟著李世民一起作戰。

在李世民擊破窦建德、王世充的虎牢關之戰中,常何被李世民授予左右骁騎之軍階,帶兵作戰。他身先士卒,立下不少功勞,李世民親授他“上口(奴隸)二口,物八百段,珍玩五十件”。

其後,窦建德舊部劉黑闼在河北起兵,常何又跟隨李建成出征河北。碑文記載如下:

“(李淵)令(常何)從隱太子討平河北”。

也就是說,常何是李世民和李建成雙方的熟人,無論哪個方面,都能和他說上話。

大唐統一後,關鍵點就來了。常何由于屢立功勞,而且從來都站在大唐一邊,因此很受唐廷的信任。因此,常何得以獲得皇庭宿衛之權。由此可見,李淵本人對于常何也是相當器重的。

那麽玄武門之變當天,常何在做什麽呢?墓碑記載: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 令總北門之寄”。

這段記載實在太關鍵了,6月4日當天,正是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時間。當時李世民率領長孫無忌等人,躍馬持弓,躲在了玄武門。

對于如此反常的行爲,常何與宮廷禁衛不可能看不見。但是常何卻依然聽之任之。更出奇的是,秦王府800甲士也大搖大擺地登上了玄武門,與常何的宿衛軍一同守城。而這一舉措,直接宣告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死刑。

李世民、尉遲恭擊殺李建成和李元吉後,東宮、齊王府的反撲部隊果然殺到,馮立、 謝叔方、薛萬徹爲了給主君報仇,猛攻玄武門。

秦王府將佐張公謹、呂世衡、敬君弘拼死抵抗,與他們同樣加入戰鬥的,竟然還有宿衛軍。要知道,宿衛軍可是李淵的軍隊。如果沒有內應,宿衛軍不可能站在李世民一邊。對此,史學大師陳寅恪早就做出了懷疑:

“太宗能于武德九月六月四日預伏其徒黨于玄武門,而守衛將士亦竟不之發覺。建成、元吉雖先有警告,而不以爲意者, 殆必以常何輩守衛玄武門之將士至少非太宗之黨徒也。”

陳寅恪認爲,常何就是李世民的內應,而常何的碑文也完全印證了這一點。畢竟當天在玄武門值班的,就是常何。

常何不僅讓李世民等9人全副武裝地進入玄武門,還放進了秦王府的800精兵。當東宮和齊王府發動反撲,常何帶領宿衛軍與秦王府兵一起,進行了拼死的抵抗。一直拖到尉遲恭拿來李淵的谕旨,東宮和齊王府的精兵才一哄而散。

常何是何時站在李世民一邊的,我們並不知曉。但我們可以斷定,李建成對于常何肯定沒有戒心。畢竟常何曾與李建成一起征討劉黑闼,也算是他的舊部。只是沒想到,這個舊部最終將天平垂向了李世民一邊,也注定了他的死。

玄武門之變後,常何得到了提升。貞觀六年,賜絹一百匹,加太中大夫、 除延州諸軍事、 延州刺史,進爵武水縣開國伯,食邑五百戶。十一年,入朝,授正義大夫、 泾州諸軍事、 行泾州刺史。十二年,入爲右屯衛將軍。十六年,敕修營九成宮。 其年授左領軍將軍。十八年,奉诏領兵于豐靈等州,懷集延陀之衆。 軍還,兼右武衛將軍。十九年,授平壤道行軍副大總管。廿一年,除資州諸軍事、 資州刺史

整個貞觀朝,常何都在穩步上升。常何雖然出身富戶,但絕非門閥豪族,也不是山東和關隴兩地區武裝力量的代表人物。他之所以能步步高升,自然因爲他與玄武門之變有著密切的關系。唐太宗不會忘記其在爭奪皇位中的功勞,因此才不斷地給予升遷。

通過常何墓碑,我們解決了很多玄武門之變的謎題。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絕非冒險,而是有著極其周密的策劃和准備。其最關鍵的一步,就是搞定玄武門的宿衛兵,而李世民也確實做到了。只是不知道李世民到底是通過人情,還是通過利誘做到了這一點。

8 阅读:1753
评论列表
  • 2024-05-07 09:32

    唐太宗沒殺過一個功臣難能可貴。

  • 2024-05-08 11:19

    又是常何,這是第N萬遍了,我能背誦N遍。

  • 2024-05-08 03:11

    人沒能力時,身邊的人忠誠指數會下降到的零

  • 2024-05-08 12:20

    謝謝分享,辛苦給大家制作解說!

  • 2024-05-07 23:55

    李世民這叫謀大逆。也就是成了而已。李建成上位成就不一定低于李世民,也就運氣不好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