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創新古城保護:“讓文物和文化都活起來”

華輿 2024-04-23 15:10:16

中新網揚州4月22日電(張蔚然 國璇)2500多年的建城史,爲揚州積澱了豐厚的文化遺存,縱橫交錯的古老街巷、運河的帆影與世居此地的人們一起,構成城市的文化肌理。記者4月22日走進揚州,了解當地創新開展文物保護和文化傳承的進展。

▲圖爲揚州唐宋城東門遺址(城門樓)。張蔚然攝

東關曆史文化街區外,站在唐宋城東門遺址前,揚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黨委委員、文物局副局長徐國兵告訴記者,這座古老的東門遺址是揚州發展的見證。曆史上,這種雙重防禦、功能完備的城防設施是冷兵器時代城市軍事防禦的典範,如今已辟爲遺址公園面向社會開放。當人們步入其中,能在腳下親眼看到“自唐代到元代,疊壓式的文化遺存,一代一代保留至今”。

“揚州把重要的考古發現通過遺址形式展示出來,實際上就是一種保護,告訴本地市民和遊客,揚州的曆史、運河的文化是非常輝煌的。”徐國兵說。

▲圖爲揚州東關曆史文化街區風貌。張蔚然攝

唐宋城東門遺址所在的東關曆史文化街區,整體突出“鹽商市井”鮮明特色,致力于保護核心文脈。街區位于揚州明清古城的東北隅,通過構建更新與保護的空間平衡模式,保留原有街道肌理,吸引傳統技藝、非遺項目等入駐,受到市民和遊客的歡迎。

“東關曆史文化街區的文物保護單位非常多,我們進行修繕保護後,更多考慮後續活化利用的問題。因爲很多文保建築是木質結構,修繕好之後一定要有‘人氣’,關起門來放著不用,反而容易受到損壞。”徐國兵說。

他介紹,揚州利用文保單位建設博物館,如利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汪魯門建成開放大運河鹽商文化展示館、利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盧氏鹽商住宅建設淮揚菜博物館等,將運河文化融入地域文化、城市建設,讓“文物活起來”,做到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讓文物保護惠及民生。

▲圖爲揚州東關曆史文化街區冬榮園內的非遺表演。張蔚然攝

位于東關曆史文化街區的冬榮園曆史上是鹽商住宅。如今,這裏既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更是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平台。

“在冬榮園,人們可以欣賞揚州評話、昆曲等非遺表演,遊客朋友很喜歡,文保單位也實現了自身價值,與非遺融合。這是文物保護、非遺傳承和大衆休閑的多贏。”徐國兵說。

他表示,爲促進文保單位的保護與利用,揚州市研究出台關于文物建築活化利用的實施意見,指導文保單位活化利用,對利用方向、行政審批等提出要求。更重要的是,該意見爲吸引社會力量加入文保單位的保護與利用進行了有效探索。未來將在推進揚州文保單位修繕保護的同時,繼續探索古建築場所的活化利用,讓市民遊客了解文物古迹的曆史及其背後的文化意涵,助力文化在傳承中得到更新,“讓文物和文化都活起來”。(完)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