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福將拿下第10家上市公司

教你看點商行 2024-05-19 11:13:57

花甲之年,李書福繼續斬獲IPO

不久前,吉利控股集團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極氪”成功在紐交所上市,成爲從創立到上市最快的汽車科技公司——僅用了3年時間。

招股書顯示,2021-2023年,極氪的營收分別爲65.3億元、319.0億元、516.7億元;淨虧損分別爲45.1億元、76.6億元、82.6億元。

雖然在三年內累計虧損超過200億元,但從目前國內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來看,其本身就需要用規模分攤成本——只要汽車銷量上去了,盈利只是時間問題。

而極氪過去三年的汽車銷售收入分別達到15.4億元、196.7億元、339.1億元,且2023年汽車交付量已經達到118685輛,顯然有著不錯的前景。

上市首日,極氪開盤價21美元,兩個交易日後就迅速突破30美元,吸引了衆多的海內外投資者。

極氪上市 圖源:極氪官微

而就在幾天後,同樣從吉利控股分拆出來的網約車品牌“曹操出行”更新了招股書。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曹操出行也將于不久後在港交所上市。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曹操出行其實是吉利旗下的品牌。在其招股書中就著重提到,“孵化自全球最大的汽車集團之一吉利集團,我們已經逐步發展爲中國領先的出行科技平台。”

2021-2023年,曹操出行的營收分別爲71.53億元、76.31億元、106.68億元;虧損分別爲30.07億元、20.07億元、19.81億元。

雖然也是三年虧損近70億,但好消息是曹操出行2023年的毛利首次轉正,達到了6.15億元。再加上背靠吉利這座“大山”,曹操出行並不缺錢,也很有機會實現盈利。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吉利系”的背景以外,極氪和曹操出行的實控人也是一樣的——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

招股書數據顯示,在極氪IPO之前,李書福的持股比例達到80.4%,IPO發行後則會稀釋到74.6%;在曹操出行IPO前,李書福全資擁有的Ugo Investment Limited持股約83.9%——他對這兩家公司都有著絕對話語權。

而在極氪上市後,李書福旗下的上市公司數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9家,曹操出行則有望成爲第10家——其余的8家上市公司分別爲吉利汽車、沃爾沃汽車、極星、億咖通、錢江摩托、漢馬科技、力帆科技,以及今年2月剛剛IPO的路特斯。

可以預見的是,去年憑借1750億元財富登上《2023胡潤百富榜》第九名的李書福家族,隨著三家新的上市公司陸續誕生,其個人財富也將在今年繼續水漲船高。

“狂人”李書福和他的商業帝國

1963年6月出生的李書福,即將迎來自己的61歲生日。

回顧他過去幾十年的經曆,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商界傳奇了。

從19歲正式創業起,李書福開過照相館、冰箱配件廠、冰箱廠,還賣過建材、踏板摩托車,屢屢展現出了極高的經商天賦。

1997年,李書福正式踏入汽車行業,一心想要造出能讓更多中國人開得起的國産轎車。

當時的李書福,用一句“汽車不過就是四個輪子、兩張沙發、一個鐵殼”的名言震驚四座,被人們稱爲“汽車狂人”。此後近十年的時間裏,他所帶領的吉利汽車一步步成爲了中國最大的民營汽車企業。

但正如李書福所說:“我的夢想是打造最安全、最環保、最節能的好車,讓中國車走遍世界,而不是讓全世界的車走遍中國。”吉利僅在國內取得成功,對于李書福來說還遠遠不夠。

2010年8月,吉利以18億美元的價格,從福特手中接收了沃爾沃汽車集團全部實物資産和無形資産,包括3加工廠、1萬多項專利權,完整的研發體系、供應鏈、員工培訓體系、安全試驗中心、大型試車場以及遍布全球的銷售與服務網絡等。

吉利收購沃爾沃

進入汽車領域才13年的吉利,竟然上演了一出“蛇吞象”的戲碼,硬是“借錢”收購了有著八十年曆史的世界知名汽車品牌,這無疑成爲了一場傳奇般的收購案例。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福特曾在1999年斥資64.5億美元才拿下沃爾沃。等到2008年准備出售的時候,沃爾沃的稅前虧損已經高達15億美元,甚至還欠著福特35億美元的債務。

雖然沃爾沃那時候已經走到了非常危險的地步,但李書福認爲福特和沃爾沃在十年裏花了上百億美元研究新能源技術,18億美元的價格就能將其收購“非常值得”。

幾年後,李書福再次回憶起收購沃爾沃時坦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爲了讓吉利汽車得到更好的技術,這是一場“戰略性並購”。

而在李書福的主導下,吉利在全球範圍內的汽車行業都進行了大規模的收購或投資。比如收購倫敦電動汽車(LEVC)、5100萬英鎊收購英國奢侈品級跑車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14億美元收購雷諾韓國汽車34.02%的股份、收購英國超豪華性能品牌阿斯頓·馬丁7.6%的股份並成爲第四大股東……

甚至在汽車領域之外,只要是産業上下遊的企業,李書福同樣也展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吉利品牌矩陣 圖源:吉利控股集團官網

比如孵化“曹操出行”,雖然也跟吉利旗下的新能源汽車有一定關聯,但畢竟不是主流汽車廠商會去做的事情;

還有2022年李書福收購魅族,據他自己所說:“定位高端手機,能夠發揮吉利和沃爾沃生態圈在設計、研發、高端智能制造、産業鏈管理等領域長期積累的經驗以及正在建設的時空道宇低軌衛星網等全球化布局優勢。”

不難想象,隨著李書福一步步地擴大著自己的商業版圖,甚至觸及越來越多的行業,我們未來可能還會看到第11家、第12家上市公司,不斷出現在李書福的麾下。

退無可退,企業家的道路不好走

對于絕大多數的企業家而言,一輩子能將一家企業經營到上市,可能已經是極高的成就了。

而李書福則已經足足有了9家上市公司,第10家更是已經呼之欲出。不過在這一羨煞旁人的成就背後,他同樣也承載著不小的壓力。

就像當初的馬雲曾說過,自己人生中最大的錯誤就是創立了阿裏巴巴。因爲他原本只是想搞個小公司,沒想到會做這麽大,每天忙碌卻沒有機會享受生活。

後來馬雲更是在一檔節目裏表示:“終日忙于工作,沒時間陪家人,妻子說我不屬于她,我是屬于阿裏巴巴的。如果再活一次,我絕對不要這樣。”

馬雲的這番話,在很多人看來只不過是“凡爾賽”罷了,因而一笑了之。

但無法否認的是,馬雲“後悔”的原因也不無道理,尤其是他曾坦言,當你有100萬、1000萬的時候,這個錢是你的。但如果有一個億、十個億,這些錢就不是你的了,因爲這個時候財富也代表著責任。

和馬雲一樣,李書福也曾在多年前有過類似的思考。

2010年央視《對話》的一集節目中,主持人向李書福抛出個問題:“如果重新回頭做一個選擇,你還是願意做企業家呢,還是願意做詩人呢?”

李書福做客《對話》 圖源:央視財經

李書福坦言:“企業家他是需要承擔許多責任的人,我覺得承擔許多責任是很辛苦的。”

“現在是後悔了”李書福說道,但又話鋒一轉,“已經踏上這條路了,已經面臨這麽多責任了,不能說扔掉責任不幹了,所以我們要繼續走,沿著這條路走下去。”

對于他而言,所謂的旗下上市公司數量,可能也只是一個數字而已。不斷被推向更高處的李書福,其所需要承擔的責任,恐怕也不是普通人所能想象的。

作者 | 李松月

0 阅读:0

教你看點商行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