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發布全新電動品牌烨,能救回中國市場嗎?

一笑一言 2024-04-19 11:19:43

“本田也該好好想想了

本田汽車發布全新電動品牌,很不巧,那天晚上剛好是方程豹春季發布會。

一頭是傳統合資品牌的重新出發,另外一面則是新晉自主高端的強勢出擊,市場和新聞到底賣了誰的面子?

在方程豹春季發布會現場,三車聯發,最後一台概念的純電跑車,徹底將新聞的天平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這一局方程豹似乎贏了。

僅憑二款還沒上市的新車,一款概念跑車,那一天的晚上無疑是屬于方程豹的,鋪天蓋地有關于豹8、豹3、SUPER 9的新聞,幾乎叫人一時間忘卻了另外一頭的本田也正在信誓旦旦的宣布著自己全新的電動品牌,烨。

一個專門爲中國市場量身定做的電動品牌,也將會誕生三種不同車型,最快的那一台要到2024年末才能看到,本田真誠地說到,“我們認識到本田在新能源産品陣營布局方面,相對于市場有些緩慢,希望以今天發布的新品牌和新平台,加速電動化戰略的推進。”

可在面對新車上市時間時,衆人還是無奈搖頭,都說2024是車企必爭之年,而本田卻將全新品牌的第一款車型亮相時間規劃到了2024年底,這樣的速度,不免叫人懷疑,說好的電動化轉型、說好的全面推進,卻更多的像是紙上談兵。

本田說,按照計劃,2027年後,本田在中國推出的所有車型均爲混合動力車型和純電動車,不再投放新的純燃油車型。到2035年,本田中國將實現純電動車銷售占比100%。

看吧,句句不離中國,句句都是中國。本田的全新電氣化,爲中國量身打造的全新品牌,聽上去很美好,但實則呢?

努力迎合中國市場,做中國用戶滿意的車型,努力地在目前合資窘迫的狀態下試圖找到一個突破口,換一種策略,換一種活法。只是不知道本田這種“被逼迫的行爲”,到底可以贏得多少中國市場的認可。

從2023年開始,在中國的合資品牌逐漸日落西山。

"過得並不容易"成爲了2023年合資品牌核心的概括,銷量下跌成了他們的主旋律,特別是在自主新能源汽車日益高漲的市場,合資品牌們顯得格外"落魄"。

如今在合資當中,德系車相對份額較高,而日系以及美系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24年1月中國自主的乘用品牌銷量已經增長到68.6%,市場份額也突破60%,而相對的合資品牌份額已經跌至40%,然而可怕的是這個份額還在下跌。

在我們熟悉的合資品牌當中,除了德系車之外,就是日系車。豐田以及本田,就不得不讓我們想到廣汽集團,如今在合資企業中,廣汽依舊擁有著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兩家大的合資公司,可想而知廣汽集團的壓力有多大。

對于廣汽來說,合資品牌車型不好賣了,是不爭事實,在曾經被認知爲廣汽最賺錢的兩家合資企業,也正在成爲廣汽的負擔。

2023全年銷量分別爲95萬輛和65.12萬輛,同比分別下滑5.47%和13.91%,盡管目前廣汽豐田和本田均有新能源汽車,然而現實可想而知,他們爲中國市場所打造的新能源車,受衆並不是很多。

加上廣汽菲克和廣汽三菱,一個破産一個重組,在廣汽集團旗下已經損失了兩個支撐,外界不免懷疑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他們還能樂觀多久。

而對于廣汽集團而言,對于廣汽傳祺以及埃安品牌的雙子星戰略的布局,就足以看出廣汽早已下注自主品牌,爲自己謀求接下來的生存之道。

可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兩家合資品牌以無比現實的銷量數據和市場占比正在告訴這家龐大的車企,未來之路不好走。

前不久,本田汽車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銷量數據,爲206907輛,同比下降6.1%。其中廣汽本田一季度累計銷量108361輛,東風本田一季度累計銷量98546輛。

在這份報告當中,銷量占比依舊以油車居多,鮮有新能源汽車的份額,而在燃油車部分廣汽本田也是開展了不少限時補貼活動,針對旗下不同車型進行促銷活動,以此來達到增量。

在新能源汽車部分,廣汽本田e:NP1極湃1,由過去官方指導價17.5萬元之下下定就可享立減5萬元的優惠,售價僅爲12.5萬元起,更有3年/12萬公裏質保等權益。

顯然這樣的做法其實杯水車薪,治標不治本的降價促銷,不僅對于本田自己而言是一種傷害;在中國市場,本田拿不出切身爲用戶爲市場打造的全新的電動車型,沒有更多的智能化投入,到最後市場也不會買單。

我想這樣的現實不僅發生在廣汽本田,還有廣汽豐田,還有更多目前在中國岌岌可危的合資品牌。

很大程度上他們是錯誤的預判了中國新能源市場,在自主新能源汽車大潮來臨之時,他們沒有快速地調整戰略步驟,過分猶豫,過分謹慎,從而也沒有抓住這道風口,如今想要真正的進行轉型談何容易。

本田承認自己在新能源産品營銷布局上的確緩慢了,所以希望通過全新的品牌烨來加速推進,而在此之上,本田也願意嘗試和中國更多的本土品牌、供應商一起合作。

其實聽到這樣的說辭,我們已經有了狼來了的免疫力。

曾幾何時,合資品牌幾乎都是同樣的話術,他們總是如此的謙虛,嘴巴上的巨人行動上的侏儒。

在看完本田全新電動品牌烨的發布會後,在網端還是出現了很多吐槽的聲音,一方面來自對于産品設計本身的不滿,很多網友認爲在發布會現場出現的烨GT,有些抄襲比亞迪漢的影子,而烨7和烨P7的命名,又讓我們夢回小鵬汽車。

盡管發布會上,本田高管希望用全新的車型爲用戶帶去激昂和未來感,同時也將本田一貫有的操控性能帶入其中,但說實話,僅憑一款只能看外觀的車,我們實在無法爲他注入更多的想象力。

似乎我們有些先入爲主了,由于本田目前在國內市場並不算積極的布局,我們總能帶入一些負面的情緒。

發布會結束後,我的朋友告訴我,怎麽看本田全新品牌的發布會都有一種戰士無奈之感,有一種他們連自己要什麽都不知道的無奈感,一再強調爲中國市場研發,你在強調爲中國用戶量身制定,仿佛中國市場就處在一個閉環之內,我們和世界是分裂的,這樣的說法讓他覺得很不舒服,更何況上升到民族大義,他還是一家日本車企。

按照這樣一個趨勢,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本田在國內電氣化轉型,如果不能迎來巨大的驚喜,那今後的日子,恐怕也會與消費者漸行漸遠。隨著新一代年輕消費者的誕生,大家所追求的科技、運動、時尚、潮流,能不能在本田,或者是目前傳統的合資品牌身上出現,很難評。

從目前得到的相關數據中,本田方面賣得最好的車型是CR-V,CR-V全年累計銷量爲21.4萬輛,其次是雅閣、思域這一類傳統的品牌,其實我們可以看到本田爲什麽沒有能夠在年輕消費群體當中引起重視,最大的原因並不是因爲産品力,對于這些老牌的車企而言,他們最不需要考慮的就是産品的問題力。

比起造車性勢力或是剛起步造車的一些新晉品牌而言,這幫前輩們擁有著高效且高能的産品力,特別是日系車企,何等的控本,何等的嚴苛;對于他們而言,新品牌太少,無法刺激到年輕消費者的神經,從而在一種日新月異的自主品牌當中拖了後腿。

就如本田發布的全新電動品牌一樣,2024年末才會有第一款全新車型出現,這個速度很慢了,難道沒有人告訴他們,在中國市場你要做一個中國化的品牌,首先你就得快。

吃老本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很明顯,無論是本田或者是豐田,依靠著過去傳統的熱銷車型,僅僅在改款做文章,完全不足以挑起消費者的興趣;而無法與新晉産品否極的營銷,注定讓他們獲得這一場革新的戰役當中失去很多票數。

也許叔叔輩的用戶們,還是會喜歡這一類傳統,比較有底蘊相對穩定的品牌,但在中國市場銷量數據也正在深深打臉著他們。

但,背水一戰也是認真的。

但凡看過全球銷量數據的朋友都該知道,如今的中國市場和全球市場正在形成一個斷層,在中國賣不好的日系品牌,在國外的銷量可是節節高升。

2023年,在中國媒體口中豐田、本田已經日落西山,可依舊不可抵擋他們成爲世界全球銷量冠軍以及第七。我想這份成績單應該就是他們不懼怕,也不著急的重要原因之一,顯然對于中國市場的落敗,僅僅是他們銷量占比少之又少的部分。

縱觀全球,豐田和本田依舊可以交出一張明媚成績單。包括三菱汽車也是一樣,盡管在中國市場面臨被重組退市,可2023年雷諾日産三菱聯盟還是以全球銷量628萬輛,位居全球第五。

他們沒有理由害怕,也沒有理由擔心,更加沒有理由爲了中國市場去大規模的轉變自己的現狀。

除開中國市場大刀闊斧欣欣向榮的新能源轉型,更多的全球市場是緩慢的;更何況,目前有諸多車企都已經放緩了電氣化轉型的戰略,對于這些老牌車企而言,這樣的消息更具備可靠性,他們更不用擔心自己在除中國市場之外的其他國家,銷量下滑。

反觀,中國市場這樣的斷層,顯得格外奇怪。

仿佛這個世界,只有我們一家在用力著。

在本田電動新品牌公布之時,在深圳坪山,方程豹春季發布會現場的三車聯發,似乎意味著什麽。

這個由比亞迪衍生出來的子品牌,還不到一歲。比亞迪旗下專業個性化品牌,目前只有一款車型,豹5,他也是目前比亞迪全系品牌當中,30級別的硬派越野,很多人開玩笑說,如果你買不起仰望品牌,那還不如掏30萬買一個“小仰望”。

清晰的市場定位,全新的車型設計語言,讓方程豹豹5上市至今火爆程度驚人,很多人說,方程豹的誕生就是爲了去PK當下硬派越野市場,不僅是傳統的合資品牌,還有自主品牌。

持續上升的銷量以及關注度,足以讓方程豹一口氣推出兩款車型,這個時間節點來得剛剛好,在北京車展開展之前亮牌,外加一台純電的概念跑車,那款SUPER 9的純電跑車比仰望U9更加拉風,前衛的設計感必然引來菲林無數。

而這就是營銷,而這就是抓住當下年輕消費者的胃口。

但這一切,似乎很少能夠在合資品牌的發布會現場看到了。千篇一律的話術,以及相對枯燥的流程,大家很機械的等待著最後發布價格那一刻,拿起手機記錄下。

我們在文章裏會寫到,他們又發布了一款新車,然後呢,會掀起什麽波瀾呢?有什麽會讓我們激動的呢?好像沒有。

可是這個時代走到今天,特別是汽車行業,我們必然需要一群爲自己搖旗呐喊,台下鼓舞助威的粉絲,我們似乎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套路,如果台下過分安靜,會顯得尴尬。

還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因爲參照物的不同,我們總能看到很多矛盾,很多所謂的真相。但我相信合資品牌一直在掙紮,他們也有想過該如何努力,也有感受過當國內銷量一直止步不前時那種瓶頸的憂傷感。

可現在得勢的真不是他們,這是事實。

文|小花姐姐

圖|官微

0 阅读:10
评论列表
  • 2024-04-19 18:31

    我設計一句廣告詞“就是能止(銷量)瀉——耶(烨)!”

一笑一言

簡介:看車玩車,品車寫長文,在汽車世界,找到自己的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