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仙朋因沒當驸馬而遺憾,毛澤東:你們都喜歡我的孩子,我很高興

曆史偉人錄 2024-05-02 19:35:48
前言

李敏和孔令華結婚當天,毛主席的衛士同她說,遺憾的是他沒能當成驸馬爺,對此,毛主席是什麽反應呢?

我既不是老虎,又不是鬼,你爲什麽要怕我呢

1951年,張仙朋來到毛主席身邊當衛士,這一幹就是13年。

在來到毛主席身邊之前,張仙朋只是沈陽文化賓館裏面的招待員,而毛主席就是他負責接待的人員之一,毛主席兩次下榻這所賓館都是張仙朋接待的。對于張仙朋,毛主席是非常滿意的,于是,汪東興跑去詢問了他是否願意跟著他們去北京工作,張仙朋滿口答應。

過了大概半年的時間,張仙朋就接到了組織部下達的調令,張仙朋就這樣來到北京。

來到北京之後,張仙朋並沒有立刻投入到毛主席身邊工作,而是先在中南海工作了一段時間,熟悉相關事務。

一次,張仙朋和同事一塊打乒乓球,正處于白熱化階段,毛主席出來散步,正好看見他們,毛主席也興致昂揚,主動走了過去和張仙朋打了一會兒人,這還是張仙朋第一次和毛主席打乒乓球,兩人都酣暢淋漓。

在毛主席身邊熟悉了一段時間後,張仙朋正式調到第一衛士組,成爲毛主席的衛士。

張仙朋起初還有些局促不安,毛主席倒是一臉隨和的樣子,親切地握著他的手說:“歡迎你來工作。”只不過,毛主席也事先打好預防針,闡明在自己身邊比較苦,吃不好飯,睡不好覺。

看著自己最爲敬愛的毛主席站在面前,張仙朋立刻表明態度:“主席,我不怕吃苦。”

4月的一天,毛主席照舊邊吃飯邊看文件,看到張仙朋進門口,直接說:“搞個蠟燭。”因爲毛主席喜歡吃辣子,再加上張仙朋初次到毛主席身邊,還不太熟悉對方的湖南話,竟然直接聽成了搞個“辣子”,畢竟毛主席正在吃飯。

結果,當張仙朋將辣椒送過去後才發現自己搞錯了,飯桌上此時已經點好了一支蠟燭,他總算明白過來,原來,毛主席因爲屋子裏面燈光太暗,想要蠟燭照明看文件,可張仙朋遲遲未曾回來,就直接讓其他同志找來一支蠟燭。

張仙朋自知好心辦錯事,只好將菜放在桌子上,隨後耷拉著腦袋站在一旁,毛主席讀懂了張仙朋的情緒,不但沒有批評對方,反而夾了幾口辣子,張仙朋心中濃重的不安總算是散開了。

最初的一段時間裏,張仙朋總是毛手毛腳,辦了不少糊塗事,毛主席將一切看在眼裏。

于是,毛主席將他叫到自己的面前,一臉慈愛地看著他:“小張啊,你看我是老虎嗎?”

“不是,不是!”小張連連擺手表示。

“那你看我像鬼嗎?”

小張的手都快被擺動成殘影了:“更不是,更不是!”

毛主席看他一臉緊張的模樣,笑著說:“我既不是老虎,又不是鬼,你爲什麽要怕我呢?”

毛主席這次直接將自己掰開了,徹底坦誠的說,他這個人,一不打人,二不罵人,若是對他們批評的不對,還要向他們認錯,張仙朋他們每天都跟著他,從感情上而言,他們比他的孩子還親,所以以後不要再怕他了,若是再怕他可就要不高興了。

毛主席的這段話直接卸掉了張仙朋一直背著的思想包袱,也是從這個時候起,張仙朋整個人都活躍了起來,和之前的工作狀態簡直是判若兩人,此後他在毛主席身邊工作的更加沒有拘束了。

直到來到毛主席身邊工作,張仙朋才明白,爲什麽衛士們的工作幸福感如此之高。

毛主席工作人員從來都不是單方面一味的付出,恰恰相反,毛主席對他們非常的關心。張仙朋剛到毛主席身邊工作時,小學都沒有畢業,其他衛士和警衛人員的文化水平都差不多,一個個的都不高。張仙朋才到毛主席身邊工作半年,毛主席就將他們幾個年齡最小的送去北京公安學校學習。

對于將他們送去學校學習這一點,毛主席自有一套想法,在毛主席看來,他們在自己身邊工作還算是不錯,只是,孩子們年紀都還小,文化水平卻不高,將他們送去學習三四年,趁著年紀輕記性好,還能讓他們學一身看家的本領,日後就算不在他的身邊也有傍身的手段。

張仙朋出發去學校之前,毛主席還不停地叮囑對方,去了一定好好學習,以後一定要常常來看他。

最後,張仙朋帶著毛主席題寫的“努力學習”四個字的日記本,邁著輕快的步伐來到學校。

只是,公安學校學習還沒有結束,張仙朋就又回到了毛主席身邊。

1952年,毛主席又一次找張仙朋談話,希望他到正規學校搞一個長期學習,在他這裏工作確實很可惜,但是別人做也可以,國家需要帶的人才,不但是在工業、農業這些地方,就連科技等地都需要人才,即便張仙朋大學畢業也才29歲,他是有機會學習成長爲專門人才的。

之後,在毛主席的提議之下,中南海辦起了機關業余學校,毛主席用自己的名義請來了各科老師,還從自己的稿費裏面拿出一部分錢,爲張仙朋他們購買了課本、書包等學習用品,組織他們學習文化。後來,毛主席還將那些成績好,又願意繼續深造的同志送去大學。

你們都喜歡我的孩子,我很高興

毛主席給予了身邊工作人員和孩子們充分的自由,就連女兒的戀愛都不插手,而李敏正是其中的受益者。

李敏的對象是青梅竹馬的同學孔令華。

李敏長相不俗又落落大方,而孔令華則是濃眉大眼,頗有將門虎子的風範,兩人在長期的交往之中都被對方的氣質和人品所吸引。

當李敏告知孔令華,毛主席同意他們繼續往來,並且贊成他們在適當的時候結婚成家時,孔令華只覺得自己浸在蜜罐裏。

很快,孔令華就將自己戀愛的消息告訴了父親,對于兒子的這門婚事,他百分之百滿意,並表示強烈支持。

1959年8月,毛主席從外地開會返回北京,李敏帶著孔令華去火車站接他,並將結婚一事告訴父親,次日,毛主席就和他們共同擬定了辦婚事准備邀請的客人名單。

8月29日,孔令華和李敏的婚事在中南海豐澤園裏面的頤年堂舉行,毛主席親自擺了三桌酒席。

張仙朋和李敏他們的關系很不錯,所以經常會和李敏開玩笑,李讷比較乖巧,一直都稱呼張仙朋爲小張叔叔,但李敏不一樣,她只叫了一年,就不用這個稱呼了,原因無他,張仙朋只比她大3歲,就算是李讷也只相差六七歲的樣子,所以,被差不多年紀的人稱呼叔叔,張仙朋自己先不好意思起來。

李敏結婚那天,張仙朋剛陪著毛主席從外地回來,當天下午他就見到李敏,向她表示祝賀,隨後又忍不住和對方開玩笑,實在是太遺憾了,他沒能當成驸馬爺。

張仙朋不知道,李敏轉頭就將他的話原封不動告訴毛主席,毛主席見到張仙朋後,笑著同他說:“你們都喜歡我的孩子,我很高興。”

50年代末,李敏主動搬出了地中海,對于他們的事情,毛主席也管的不多了。

1961年,毛主席交給張仙朋一封信,說是李敏在大連治病寄來的信,讓張仙朋替自己好好的存起來。

在毛主席身邊工作的13個年頭裏,張仙朋很幸福,他爲自己的這段經曆,爲在毛主席身邊爲他分憂解難而自豪。

文章信源&參考資料:

《毛澤東與他的親友》:山西人民出版社 , 2003版

《開國領袖毛澤東與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 , 2009

《溫情毛澤東 口述實錄》:遼甯人民出版社 , 2005

1 阅读: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