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蘇聯對中國開戰,毛主席睡夢中被驚醒,緊急下達了3條指示

文史江山 2024-04-04 22:58:03
閱讀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1969年3月2日,周總理焦急的將睡夢中的毛主席喚醒。

隨後說出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蘇聯打我們了!”

對于這個消息,毛主席雖然震驚,但並不感到意外。

中蘇關系早已惡化,蘇聯對于中國的領土虎視眈眈,想要用軍事上的威脅來逼中國就範。

危急關頭

面對這樣危急的狀況,毛主席果斷地下達了三條指示。

毛主席所下達的第一條指示,便是對蘇聯進行反擊。

沖突爆發的地點,正是後世所熟知的珍寶島。

1967年1月23日到1969年3月2日,蘇聯方面曾經16次侵犯珍寶島地區,挑起沖突,打傷了中國的邊防軍人。

面對這種情況,我方給邊防戰士下了命令,要做好在珍寶島和蘇軍正式開戰的准備。

3月2日上午九點左右,蘇軍又一次侵犯珍寶島。

這一次,顯然比之前都要來勢洶洶,不僅人數衆多,而且還出動了裝甲車。

幸好,我軍也並非毫無准備,在得到毛主席反擊的指示之後,我軍立刻調動了早已儲備在江岸附近的炮兵部隊以及後備隊。

同時,我方還派出一支30人的隊伍,秘密的接近了蘇軍邊防的指揮哨所,利用灌木叢的掩護,向蘇軍開槍。

蘇軍方面在發覺部隊動向之後,便十分張狂的向我軍部隊提出警告。

不過,我軍並沒有理會蘇軍的叫囂,繼續開火,雙方的戰鬥狀況十分激烈。

珍寶島上開戰的消息,很快就傳回了北京。

百姓群情激憤,很快就沖上街頭遊行,對蘇聯政府侵犯我國領土的行爲表達了強烈的抗議。

毛主席則對遊行群衆發出倡議,在遊行過程中,要堅持五不原則,即不沖、不砸、不燒、不抓、不打蘇聯駐中國使館、機構和在中國人員。

但相比之下,蘇聯的格局就小得多。

自3月4日開始,蘇聯組織了十萬民衆,也上街遊行,甚至教唆這些遊行示威的軍民打砸中國大使館,燒毀中國的國旗。

當然,珍寶島上的沖突也並未停止。

3月7日毛主席在會議上再次指出:“如果蘇聯打到我們岸上,我們就打到他的岸上。”

3月13日,外交部向蘇聯發起了警告:“嚴正警告你們,中國的領土是絕不允許任何人侵犯的。如果你們一意孤行,那麽,由此産生的一切後果,由蘇聯政府承擔全部責任。”

毛主席預料到這件事不會輕易結束,因爲,蘇聯在珍寶島上是吃了虧的,所以,他們必然會調動更多的兵力,來挽回在珍寶島上的損失。

果不其然,3月15日,蘇聯出動了幾十輛坦克和裝甲車,同時還配備了大量的戰鬥機進行掩護,向我國邊防軍再次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不過,這一次他們也沒有占到便宜。因爲,邊防戰士們早就已經設下了包圍圈,蘇軍一頭沖進來之後,便立刻遭到了我軍猛烈的圍攻。

戰鬥持續到了晚上七點,由于我軍早有准備,所以,蘇聯軍隊損失慘重,只得灰溜溜的全部撤回。

各方博弈

但蘇聯的撤退,並不意味著戰鬥結束。

他們依然在瘋狂的調集兵力,無法接受自己被中國打敗。

蘇聯內部則陷入了漫長的爭論之中。

一部分官員認爲,他們在珍寶島損失已經太大,所以應該及時收手。

但更多的人認爲,一旦完全撤軍,會讓蘇聯變成國際上的笑話,更會讓蘇聯失去國際統治力,所以,這場仗必須要進行下去,直到將中國徹底打敗爲止。

可是,當時的中國軍事實力雖然還趕不上蘇聯,卻也不容小觑,蘇聯要用什麽辦法徹底擊敗中國呢?

此時,擺在蘇聯人面前的有兩條路,第一個就是堅持大規模作戰,用軍隊直接闖入中國的本土。

但這樣一來,蘇聯的日子也不好過,要支撐這樣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必定耗費極大的人力物力,很可能引發國內民衆的不滿情緒,更會讓美國趁虛而入,坐收漁翁之利。

所以,他們又提出了第二個意見,那就是對中國進行核打擊。

更詳細的說,是要動用核武器,對中國的各個重點城市,進行外科手術一般精准的核打擊。

這個計劃一旦成功,那麽,整個中國會全部陷入癱瘓。

蘇聯想要拿下中國,似乎也就不費吹灰之力了。

不過,蘇聯要對中國實施核打擊雖然早有風聲,但最後更詳細的計劃,卻是由西方披露出來的。

1969年8月28日,《華盛頓明星報》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爲《蘇聯欲對中國做外科手術式核打擊》,其中寫道:

“據可靠消息,蘇聯欲動用中程彈道導彈,攜帶幾百萬噸當量的核彈頭,對中國的重要軍事基地——酒泉、西昌發射基地、羅布泊核試驗基地,以及北京、長春、鞍山等重要工業城市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

這正是美國的一次試探,因爲在此之前,蘇聯預料到美國可能會從中作梗,所以事先知會了美國大使,希望他們不要插手蘇聯和中國之間的矛盾。

但美國表面上點頭,背地裏卻另有打算。

此時,蘇聯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讓美國感到不安。

如果要對抗蘇聯的話,美國就必須要和中國建立穩定友好的外交關系。

如果在這個關鍵的時刻,中國倒下,對美國絕對沒有好處。

然而,當時美國和中國之間還沒有正式確立外交關系,直接找到中國透露消息的話,可能會把矛頭引向自己。

所以,美國方面經過反複衡量之後,決定讓報紙以傳播八卦的方式把消息透露出來,將來即便有什麽麻煩,也完全可以把所有的黑鍋甩給記者。

而對于蘇聯的核打擊意圖,毛主席也完全能夠猜到。

如今的蘇聯早就已經走上了一條扭曲的道路,四處宣揚霸權,將社會主義國家應當堅守的原則棄之腦後。

中國的存在影響了蘇聯在亞洲稱霸,所以,蘇聯欲將中國除之而後快。

核打擊,的確是當下打擊中國最簡單高效的辦法。

不畏強敵

但毛主席卻覺得,這件事情尚有轉機。

這也就來到了毛主席所下達的第二條指示——著名的“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

面對蘇聯的威脅,中國上下進入到了一種戰爭的狀態。

北京等大城市開始修築地下防禦工事,重要的工廠搬遷到偏遠山區,國民經濟也轉入了戰時狀態。

當然,這只是最後的手段。

事實上,毛主席始終認爲,核戰爭是打不起來的。

因爲,世界絕不可能是蘇聯一個國家說了算。

以美國爲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和蘇聯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利益沖突。

如果中國被蘇聯擊垮,那麽,蘇聯控制亞洲便指日可待,那是美國最不願意看到的場面。

美國刻意對中國透露核打擊的消息,也證明了這一點。

而更妙的是,毛主席利用了蘇聯和美國之間存在的矛盾。

在蘇聯要發動核戰爭的消息傳的沸沸揚揚之時,毛主席添了一把火,他提出了一個前無古人的方案。

毛主席表示,我們中國也是有核武器的,雖然數量不如蘇聯多,但只要蘇聯膽敢對中國使用核武器,那我們就立刻把所有的核武器,都投到美國的軍事基地去。

接下來,考慮到核打擊之後,中國的絕大部分土地已經不適合人類居住。

所以,我們將組織全部的軍民沖向蘇聯本土。

軍隊開路,民衆隨後跟上,在蘇聯境內和他們進行長期的遊擊戰。

中國的人口多,所以,在這個方面我們占據優勢。

毛主席這個計劃一透露,蘇聯和美國同時傻了眼。

特別是美國,他們本來還是看熱鬧的心態,萬萬沒想到,自己如今成了故事裏的主角。

蘇聯這邊則開始了新一輪的爭吵,經過反複討論之後,蘇聯方面的官員認爲,如果把中國逼到絕路上,中國是完全有可能實施毛主席所說的這個龐大計劃的。

到那時,蘇聯豈不是得不償失?

而這個時候,美國又來了一招火上澆油。

原來,在看到毛主席的計劃之後,美國方面反複思量,認爲最好的辦法還是從源頭上扼殺這次核戰爭。

所以,美國方面立刻告知蘇聯,如果蘇聯對中國進行核打擊的話,那麽,美國也會對蘇聯進行同樣的核打擊。

甚至,他們還送來了詳細的計劃,比蘇聯對中國的那一份更加誇張。

美國在計劃中表示,他們會針對蘇聯的130多個城市進行核打擊。

只要蘇聯有一枚遠程導彈離開發射架,投向中國的土地,那麽,美國的報複就會立刻開始。

美國的反應讓勃列日涅夫大怒,並直呼被美國人出賣。

但生氣完之後,冷靜下來的勃列日涅夫不得不選擇放棄此前的核打擊計劃。

因爲,這次計劃有可能帶來的代價,讓蘇聯難以承受。

危機解除

而在這個階段,毛主席還下達了自己的第三條指示,那就是讓領導幹部有序的撤離北京。

其中的道理是,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

蘇聯當時內部還陷于爭論當中,也就是說,隨時有可能改主意。

如果他們還是堅持要進行核打擊的話,北京是第一個攻擊目標。

所有的領導幹部都聚集在北京,一旦遭受攻擊,我國的指揮集團很可能一夜之間癱瘓。

所以,經中央商討過後,除了周總理和少量幹部留守之外,包括毛主席在內的中央幹部全部分散到全國各地,以防不測。

除了領導幹部之外,各大城市也都對居民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疏散,甚至著名的知青下鄉,也與這次事件有關。

毛主席號召大量知識青年下鄉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爲了給中國保留下來這些革命的種子。

青年們全都聚集在高校之內,很容易成爲蘇聯打擊目標,但是分散到鄉村的話,可以保證他們的安全。

留在北京的周總理,則開始了和蘇聯之間艱難的談判。

如果能夠以和平的方式化解這場矛盾,當然是最好不過的。

如果談判破裂的話,我們也有最後的准備。

中央的各個將軍們,已經去到了不同的大城市坐鎮,各大軍區的戰士們枕戈待旦。

無論蘇聯進攻哪裏,我們都可以發起反擊。

蘇聯這邊,則在中蘇邊境屯兵百萬,以此作爲自己談判的籌碼。

就在這樣一種緊張的氛圍裏,十月份,談判正式開始。

蘇聯提出了許多過分的條件,被周總理一一駁回。

蘇聯國內的態度則幾經變動,兩派人馬爭執不下。

但毛主席斷定,我們的談判會成功,而成功的因素之中,有蘇聯,也有美國。

從蘇聯本身的角度而言,他們之前在珍寶島已經是損兵折將,也看到了中國的態度是絕不妥協的。

他們現在,在邊境屯兵,看起來威風,但軍費開支已經令國家不堪重負。

再這樣下去,很有可能動搖統治的根基。

所以,蘇聯表面強硬,其實內心更想和中國談條件,而不是直接開戰。

至于美國,則更是一個大爲有利的因素。

因爲,美國是想要和中國建交的,出于這個目的,美國在這件事情上會明裏暗裏對蘇聯施壓,而蘇聯顯然是不想和美國爆發正面沖突的。

當然,中國本身更是制勝的關鍵。

我們已經向蘇聯表達了明確的態度,中國人民厭惡戰爭,但絕不畏懼戰爭,我們的戰士和人民隨時准備抵禦外敵。

10月15日,蘇聯代表柯西金無奈地對勃列日涅夫報告:

“也許美國的所謂核報複計劃是恐嚇,但中國的反擊決心是堅決的。雖然他們的核彈頭不多,但我們不可能在戰爭一開始就剝奪他們反擊的能力。更何況他們在4年前就進行過導彈負載核彈頭的爆炸試驗,其命中目標的精度是相當驚人的。而且他們有了防備,現在幾乎動員了全國所有的人都在挖洞,我們應該和中國談判。”

柯西金

在這樣的事實面前,勃列日涅夫不得不低頭,放棄了此前對于中國的一系列進攻計劃。

一場籠罩著中國的危機,也終于消散。

參考資料:

張敏卿《中蘇珍寶島危機爆發的原因及其善後處理》

何慧《美國對1969年中蘇邊界沖突的反應》

張世忠《寸土必爭珍寶島事件始末》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40 阅读:11980
评论列表
  • 2024-04-05 02:42

    偉人就是偉人,及時作出正確的決定

  • 樂樂 10
    2024-04-09 21:29

    神在用兵

  • 2024-04-16 18:30

    大智大勇!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