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北院區用上了自愈合混凝土,建設現場直擊——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4-04-26 17:15:48

在位于海澱區西北部的西北旺鎮西玉河村,由上海寶冶承建的故宮博物院北院區項目(一標段)施工正加速推進。記者近日獲悉,面對混凝土裂縫這個業界難題,北京金隅混凝土公司與上海寶冶創新工作室攜手,曆時180余天適配研發出新型混凝土産品。經過專家論證,這款低碳長壽命自愈合混凝土,能實現“裂縫自愈合”,力爭全面達到故宮北院區百年設計使用要求。

伴隨著陣陣轟鳴聲,20多輛混凝土罐車整裝待發,泵車伸出“長臂”,向20余米深的修複樓項目基坑內進行澆築。來自北京金隅混凝土公司創新工作室的宮汝元手持對講機,目光投向了澆築底板,隨時指揮調度澆築作業。

“混凝土的流動性和坍落度狀態都不錯!”看著混凝土灌入鋼筋結構中,他松了口氣,用手指向了偌大的地下空間:“未來這裏會進行大型文物的修複和展示,我們的混凝土要經得起一切考驗!”

宮汝元負責研發故宮北院項目工程涉及的十余種特殊混凝土,其中一款低碳長壽命自愈合混凝土技術堪稱國內首例,首次面世就用在了故宮北院區項目上,能達到後期不産生細微裂縫的效果。

“通俗地說,我們在混凝土中摻加一些結晶活性材料,有裂縫後能夠發生化學反應形成晶體,從而填滿裂縫,實現裂縫自愈合,提高了混凝土後期致密性與防水性能。”宮汝元說。看似簡單的原理背後是高強度研發,創新工作室人員日夜進行實驗研究,從混凝土産生裂縫的三個階段進行控制,設計配比並試拌8次才得出最終論證結果,整個研發過程曆程180余天。

“混凝土整體質量優秀,各項指標良好,能夠滿足故宮博物院的使用要求。”建設方的肯定,讓創新工作室團隊人員歡欣鼓舞。

據了解,目前,故宮博物院北院區項目(一標段)辦公樓底板已完成澆築,項目主建部分修複樓也在澆築中,預計10月份一標段三個單體建築將完成主體結構封頂。

作爲國家“十四五”規劃的重大文化設施、中央和國家機關在京重點建設項目,故宮博物院北院區項目預計于2025年建成完工,進一步助力故宮古建築空間騰退和修複保護,有效緩解大型珍貴文物科學保護和展示利用問題,形成實物展覽與數字展覽相結合的現代展覽體系,與故宮博物院本院優勢互補,爲廣大觀衆提供更優質的參觀服務和文化體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