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香格裏拉最美7大中國傳統村落,藏著原始純樸的秘境風光

古村記 2024-04-21 17:42:28

雲南,迪慶,香格裏拉。

藏語意爲“心中的日月”,位于雲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橫斷山區腹地,是滇、川、藏三省區交界地。原名“中甸”,藏名“建塘”,香格裏拉藏區曆史悠久,自然風光絢麗,擁有普達措國家公園、獨克宗古城、噶丹松贊林寺、虎跳峽等景點。

一起來看香格裏拉名列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全部7大古村落,你去過幾個?

1 迪慶州香格裏拉洛吉鄉尼汝村

迪慶州香格裏拉洛吉鄉尼汝村,名列第2批中國傳統村落。

世界很大,尼汝很美;天堂很遠,尼汝很近。這是一個幾乎與世隔絕的村子,住著一百多戶人家,藏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半耕半牧,過著最原始的農耕生活。這裏被譽爲“世界第一村”,是香格裏拉最後的“處女地”。

位于三江並流區的腹地,一個遺世而立的神秘之境,一個有著近千平方公裏的原始森林、急澗險灘、草甸華泉的地方,還有一些深藏在密林裏,與原始森林和諧相處的藏族山村……由于尼汝在世所公認的香格裏拉秘境裏,所以被人稱作秘境中的秘境,是個“讓人願意醉死在那裏”的地方。

國內外專家把尼汝作爲“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産提名地景觀資源最具價值的典型展示區,認爲尼汝南寶草場集中了多個高原冰濁湖,湖光山色美如畫,迪吉塘、南寶等高山草甸物種豐富,百花爭豔開放,如彩毯鋪地。尼汝河流域分布的硬葉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古冰川遺迹、高原泉華瀑布等類型多樣,範圍廣大、分布集中的景觀資源難得可貴。

2 迪慶州香格裏拉三壩鄉白地村

迪慶州香格裏拉三壩鄉白地村,名列第2批中國傳統村落。

這裏是納西東巴文化發祥地。白地,納西語意爲祥雲缭繞,美麗祥和之地,擁有號稱“中國棉花島”的白水台景觀、啊明洞、啊明故居和豐富的東巴傳統文化資源。

白水台景區,地處哈巴雪山腳下,是納西族東巴教的發源地,擁有深厚的曆史文化背景。其形成是由于富含碳酸氫鈣的泉水慢慢流淌,碳酸鹽逐漸沉澱,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就形成了如同梯田般層層疊疊的台地,也被人們形象地稱爲“仙人遺田”。這片華泉台地面積約3平方公裏,是我國已知最大的華泉台地。

二月八是納西族的傳統節日,在香格裏拉,尤以白地村白水台的二月八最爲盛大熱鬧,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七、初八,白水台炊煙升起,歡笑聲、歌舞聲此起彼伏,人們無不沉浸在隆重、和諧、熱鬧的節日氛圍中。

納西族手工紙主要用于記錄東巴文化藝術,故又稱東巴紙,“納西族手工造紙技藝”于2006年入選爲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留存于白地村

3 迪慶州香格裏拉縣建塘鎮小街子村

迪慶州香格裏拉縣建塘鎮小街子村,名列第2批中國傳統村落。

這裏有著聞名遐迩的松贊林寺景區,是雲南最大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群山之間,一座規模宏大的建築群。整個寺院依山而建,外形猶如一座古堡。紅色的飛檐、粉白的牆體、金黃色的殿頂,在高原灼烈的陽光照耀下,熠熠放光,奪人眼目。

這裏是滇藏茶馬古道的要道,也是香格裏拉藏民文化的縮影,文化深厚、民風純樸、民族飲食習俗、服飾和宗教文化獨具特色,民居建築保持藏族傳統的建築特色和風格。在這裏,可以看見藏族村落和青稞地交錯的美好田園風光。

4 迪慶州香格裏拉建塘鎮紅坡村委會霞給村

迪慶州香格裏拉建塘鎮紅坡村委會霞給村,名列第3批中國傳統村落。

普達措國家森林公園的大門就設在霞給村的村頭。霞給村有二十多戶藏族人家,獨具特色的藏族民居保存完好,隨處可見佛塔、瑪尼堆、經幡和護法天柱,建有風格各異的水力轉經筒、銅制轉經筒和羊皮制轉經筒等。

走進霞給村,可見鼓樓、風雨橋、三塔、太陽曆柱等景點依村傍寨巧妙布局,錯落有致,與自然山水融爲一體。

霞給村的葛丹.德吉林寺是當地藏民舉行盛大法事活動以及朝拜的聖地之一,是藏區目前唯一的一座集中供奉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和藏傳佛教八大教派始祖的佛像的寺廟。

霞給村有許多手工作坊,土陶工藝作坊、唐卡工藝作坊、木器工藝作坊、牦牛骨雕工藝作坊等,隨處可見到藏族民間藝人用手工精雕細刻,制作原始古樸的手工藝品,使各種面臨失傳的藏族傳統手工藝重新獲得生命力。

在這裏,多姿多彩的服飾裝點著平靜日常生活,甯靜的高原牧場,健壯膘肥的牛羊,點綴著和诠釋著人與自然的和諧,藏民日常的生産習俗和生活場景鮮明地展現在遊人面前。

5 迪慶州香格裏拉尼西鄉湯滿村委會湯堆村

迪慶州香格裏拉尼西鄉湯滿村委會湯堆村,名列第3批中國傳統村落。

一個屋塔錯落的美麗藏族村莊,白塔耀目,藏式小樓古樸甯靜,院牆外溪流淙淙。舊時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因黑陶而被人知曉,身處香格裏拉腹地,始終純美,始終質樸。

這裏居民家的房前屋後、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身姿挺拔、高大粗壯的古桃樹。每當三月,湯堆村尤其美好,桃花盡情盛開、爭放鬥豔、瑰麗多彩,藍天白雲下,群山環抱中,桃花、藏房、田野沐浴在陽光下,編織成一幅五彩斑斓的畫卷。

湯堆村至今還沿襲著有一千多年曆史的民間制陶工藝。尼西黑陶享譽滇西北及全藏區,在中國黑陶藝術中獨具一格。這種陶具大方美觀,廣泛的使用于滇西北部以及藏區,烹饪饪出的食物有著現代化的炊具所無法提供的地道的泥土味。

湯堆村背後就是石卡雪山,在香格裏拉藏民的心中,石卡雪山就是香格裏拉的保護神。在湯堆村,感受鄉野田園的生活,遙望石卡雪山,享受心靈的澄淨與安甯。

6 迪慶州香格裏拉格咱鄉木魯村

迪慶州香格裏拉格咱鄉木魯村,名列第3批中國傳統村落。

位于巴拉格宗東面,海拔2700米,四面環山,環境宜人,自古以來,村民一直保持著傳統的生活方式,靜靜的在神山腳下延續傳統至今。

木魯村四面環山、巍峨如畫。村落的位置很有趣,四面的山像一只微握的手,木魯村恰好居于掌心。據說最初這個村子是納西人建的,木魯就是納西語“牧放牦牛的地方”,但是這裏現在這裏的居民全是藏族。

7 迪慶州香格裏拉虎跳峽鎮海典村

迪慶州香格裏拉虎跳峽鎮海典村,名列第4批中國傳統村落。

海典村有著甯靜美好的彜族村寨風光。這裏傳統建築保存完好,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都比較豐富,是雲南省典型的傳統村落。海典非物質文化遺産豐厚,木楞房、傳統左腳舞、彜族服飾文化、民風民俗、傳統種植技藝等。

古村記編輯自網絡

0 阅读:8

古村記

簡介:發現中國大地村落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