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照相機的發明史:從“暗箱操作”開始

問號邱 2024-02-28 09:43:39

現代智能手機拍攝夜景的技術

從暗箱到第一家伊士曼柯達公司,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裏,攝影已經走過了漫長的道路,但照相機究竟是什麽時候發明的呢?

如今,照相機不僅司空見慣,它們在很多領域幾乎是無法避免的。街上每個人的口袋裏都裝著一部帶有攝像頭的智能手機,可以在一眨眼的時間裏捕捉到令人難以置信的高分辨率圖像。社交媒體已經使攝影技術成爲全球數十億人生活中的日常娛樂方式。

照相機是一種相對現代的數碼電子産品。就在10年前,智能手機攝像技術還遠遠落後于更昂貴的數碼單反相機。隨著時間的推移,專業攝影師的照相機和普通人的照相機之間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當然,如果追溯到很久以前,你會發現大多數人根本就沒有照相機。

我們現在可能認爲隨時拍照是理所當然的,但在很久以前,這個想法是不可思議的。從最早的暗箱到第一家柯達公司,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台照相機和攝影技術發明背後的故事。

照相機的前身:暗箱

說明暗箱如何工作的插圖

照相機是什麽時候發明的?很難確定一個確切的日期,但照相機的旅程是從暗箱開始的。暗箱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照相機,“暗箱”一詞來自拉丁語,意思是“暗室”,它更是像一台投影儀。

暗箱最簡單的形式就是一個黑暗的房間,在房間的一側開一個很小的小洞,裏面偶爾會有一個鏡頭。從房間的外部,光線穿過這個洞,在對面的牆上投射出一個圖像。

據英國科學與媒體博物館介紹,至少從公元前4世紀開始,這種技術在中國就以某種形式被使用了。在公元1011年至1021年之間,伊拉克科學家穆哈默德·本·哈桑·本·海什木·巴士拉(Alī al-Ḥasan ibn al-Ḥasan ibn al-Haytham)的《光學書》中也有描述。

一個藝術家使用方箱版本的暗箱

意大利博學家列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在15世紀曾寫過一個類似的裝置,到17世紀,便攜版的暗箱開始流傳,它們主要被藝術家用來練習素描。

到了19世紀,暗箱主要以三種形式存在:全尺寸的暗室;便攜式帳篷和鏡子,用于在帳篷內的桌子上産生圖像;還有一個小巧便攜的方箱,可以在半透明的紙上顯示圖像。

正是後一種暗箱最終導致了最早的照相機的發展。

攝影技術是什麽時候發明出來

暗箱操作示意圖

隨著暗箱的興起,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對許多不同的主題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實驗。其中包括德國醫學教授約翰·海因裏希·舒爾茨(Johann Heinrich Schulze),他對研究各種鹽及其對光的反應很感興趣,這最終導致了攝影技術的發明。

舒爾茨的實驗發現,鹽變暗完全是由于光的影響。也就是說,鹽熱量和暴露在空氣中都沒有影響,只有光有影響。

1826年,涅普斯拍出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勒古拉斯的窗口景象》

半個世紀後的1777年,瑞典化學家卡爾·威爾海姆·舍勒(Carl Wilhelm Scheele)發現,氯化銀是最容易因光照而變黑的鹽之一。這導致了攝影技術最早的先驅之一英國發明家托馬斯·威治伍德(Thomas Wedgwood)進一步的實驗,他將物品放在鍍有硝酸銀的陶瓷罐上,並將其暴露在光線下,從而成功地創造了圖像。最終的結果並不是永久性的,但它代表了使用銀溶液創造圖像的最早嘗試之一。

然而,直到1826年,法國發明家約瑟夫·尼塞福爾·涅普斯(Joseph Nicéphore Niépce)創造了第一張永久圖像《勒古拉斯的窗口景象》,攝影技術才正式被發明出來。

誰發明了照相機

路易·雅克·曼德·達蓋爾

根據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電影學院的說法,大多數曆史學家都認爲,雖然照相機的發明最終是多年創新的結果,但是第一張印在氯化銀紙襯上的照片是由法國人涅普斯創造的。事實上,涅普斯在1826年拍攝的一張照片是現存最古老的照片。

許多人認爲涅普斯是發明照相機的人。1816年,涅普斯創造了一種裝置,他在給哥哥的信中描述爲“一種人造眼睛,就是一個小盒子,每面6英寸(約15厘米)見方。它裝有一根可以加長的管子,並裝有透鏡狀的玻璃。”

涅普斯最終與法國發明家路易·雅克·曼德·達蓋爾(Louis Jacques Mand Daguerre)合作,在攝影方面進行了進一步的實驗。1829年,達蓋爾發明了一種新型照相機,這種照相機改進了便攜式照相機暗箱的設計。

達蓋爾照相法示意圖

達蓋爾的裝置使用了覆蓋銀的銅板,用碘增感,然後暴露在熱汞中以捕捉圖像。這些照片後來被稱爲達蓋爾照相法(又稱:銀版照相法),以發明這種方法的人命名。

涅普斯于1833年7月5日去世,結束了他與達蓋爾的合作關系,但到那時,這種更現代的照相機的消息已經廣爲流傳。大約在同一時間,英國科學家威廉·亨利·福克斯·塔爾博特(William Henry Fox Talbot)一直在研究使用銀鹽拍攝照片的另一種方法。1839年1月,塔爾博特出版了一本小冊子,題爲《關于光繪素描的一些說明》,這是第一本將攝影作爲一種藝術形式進行分析的出版物。

之後,塔爾博特徹底地改變了攝影的格局。

卡羅式攝影法:第一個使用負片打印的相機

塔爾博特的攝影作品《納爾遜紀念柱的建築》

1841年,塔爾博特發明了自己的照相方法:卡羅式攝影法。在某些方面,這被看作是對達蓋爾照相法的改進,它有效地創造了照相底片,而不僅僅是一張照片的打印。

這使得使用卡羅式(或碘化銀)紙或塔爾博特的氯化銀(或“鹽”)紙可以從一個負片打印出多個正片,是相當便宜的,有效地開創了潛在圖像的發展。

盡管卡羅式攝影法奠定了現代攝影師仍在使用的負片或正片處理方法的基礎,但是這些照相機從未達到達蓋爾照相法的普及程度,當商用照相機進入生産時,達蓋爾照相法成爲了基礎。

第一台商用照相機

達蓋爾照相相機

1839年,在塔爾博特的卡羅式攝影法問世之前,涅普斯的兒子和達蓋爾就把達蓋爾照相法和日光照相機的版權賣給了法國政府。作爲回報,他們可以獲得終身年金。

同年,法國奢侈品和家具制造商阿爾豐斯·吉魯(Alphonse Giroux)公司與這兩個人簽署了一項協議,批量生産達蓋爾式照相機,並以400法郎的價格出售這些照相機及其配件。

彼得·威廉·弗裏德裏希·福倫達

雖然這些照相機標志著普通人第一次能夠接觸到的拍照儀器,但是它們與更現代的照相機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首先,這些早期的達蓋爾照相法的曝光時間非常長,要花5到30分鍾才能拍出一張照片。這就是爲什麽很少有人在照片中微笑的部分原因,保持半個小時的微笑是相當痛苦的。

盡管如此,達蓋爾照相法還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版本進入了世界各地的市場。德國發明家彼得·威廉·弗裏德裏希·福倫達(Peter Wilhelm Friedrich  Voigtlander,福倫達三世)在阿爾豐斯·吉魯公司最初生産的幾年內創造了一個圓錐形的全金屬版本的照相機,其他制造商的許多創新使每張照片的曝光時間縮短到三分鍾。

福倫達早期工廠的面貌

多年來,微小的變化不斷發生,但也許對攝影技術最有影響的下一步是在1888年,美國伊士曼柯達公司創始人喬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首次成功推出了第一台手持式膠片相機:柯達相機。

第一台柯達相機

1920年,柯達2號布朗尼方箱相機,是原始柯達相機的更新和改進版本

喬治·伊士曼是美國紐約州羅切斯特市的一名前銀行職員,他于1888年發明並銷售了柯達相機,徹底地改變了業余攝影的面貌。最初,柯達相機的設計是一個小而簡單的盒子,預先裝上一卷100張的膠卷。一旦膠卷用完,整個照相機就必須被送回羅切斯特市的柯達工廠,在那裏它被裝上一卷新的膠卷,而柯達公司的員工則對用過的膠卷進行沖洗。

雖然這款照相機的設計本身就是一種創新,但是它的廣泛流行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伊士曼的天才營銷策略。據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統計,在柯達公司推出産品的十年內,業余攝影師手中估計有150萬部柯達膠片相機。

1914年,福倫達生産的立體相機

伊士曼在1900年推出了柯達膠片相機的升級版,並將其命名爲“布朗尼”(Brownie)。事實證明,這款照相機比最初的版本更受歡迎,一直到20世紀60年代都是柯達公司的固定産品。

從那時起,漸進式的變化和技術創新使照相機的像素更加清晰,並能夠在幾秒鍾內産生令人難以置信的高分辨率圖像。今天,全世界數十億人都可以使用這項技術,盡管我們可能認爲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是看到攝影領域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了如此大的進步,人類真的很了不起。

0 阅读:14

問號邱

簡介:衆生百態,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