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後,爲何要“廢長立幼”選擇三子趙恒呢?

學典曆史 2024-04-25 21:44:09

宋太宗趙光義一生總共有8個兒子,其中繼任者宋真宗趙恒是趙光義的第三個兒子,在長子趙元佐還在的情況下,宋太宗選擇了三子趙恒。

要知道,北宋是中原王朝,奉行的是“嫡長子繼承”的制度,因此趙光義的做法令人感到驚訝,他爲何要“廢長立幼”呢?

長子趙元佐自幼聰明伶俐,深受宋太宗喜愛,想將他作爲繼承人培養;但“金匮之盟”卻害慘了他。

按照杜太後生前定下“金匮之盟”的約定,宋太宗穩定局勢後,應傳位給四弟趙廷美,之後再傳給趙匡胤僅有的兩個兒子;可趙光義坐穩皇位後卻不想讓了。

爲了鞏固皇權,他將趙廷美貶到了房州,遠離了朝堂,趙廷美最終憂悸而亡,年僅38歲;趙匡胤的兩個兒子也都屬于非正常死亡。

趙元佐知曉他的叔叔趙廷美是被其父趙光義所害,因此爲他求情,宋太宗非常惱怒;趙廷美死後,趙元佐受不了這個打擊,因此得病發瘋。最終,宋太宗便放棄了這個兒子。

隨後趙光義將心思放在了次子趙元僖身上,可不幸這個兒子卻在27歲便英年早逝了;宋太宗很無奈,按照“長幼順序”排列下去,應該輪到三子了。就這樣,趙恒便順理成章的成爲了太子。

趙恒此人並無過人之處,能繼位爲君實屬運氣較好而已;公元997年,宋太宗趙光義駕崩,年僅29歲的趙恒登上了曆史的舞台,成爲了大宋王朝的第三位掌舵人。

0 阅读: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