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業航天爆發式增長

穿越的喬治 2024-03-03 10:11:14

截止2023年底,我國已經擁有航天、衛星相關企業超過21萬家,比上一年新增5萬1400家,同比增長達到42.84%。

包括天兵科技、藍箭航天、以及東方空間在內,已有六家民營航天公司成功把火箭發射入軌。2023年全國一共把270顆衛星送入太空,其中有137顆屬于商業衛星。商業航天軌道級發射總量67發(占全球30%),僅次于美國116發(占全球52%),位居全球第二。

隨著人類科技發展和社會需求,寬帶衛星互聯網、衛星導航、對地觀測(農業、交通、環境監測、災害評估)和遙感數據采集與處理,民生需求和基礎設施服務,越來越需要商業航天服務。全球航天産業當前估算市場規模是5460億美元,大部分是商業應用。2023年至2028年將會是商業航天産業的黃金發展期 (預計2025年中國的市場規模達到2.8萬億元人民幣)。

美國SpaceX公司的火箭發射。

衛星系統是商業航天中競爭最激烈的領域,軌道和無線電頻譜作爲有限資源,國際電信聯盟現有原則是先到先得。特別是衛星中98.9%是低軌衛星,300至1000公裏的近地軌道只能容納不超過6萬顆衛星,一旦軌道被占滿,後來者就無法使用該軌道。不論從國防戰略或商業考量出發,低空軌道都是各國需要搶占的的重要戰略資源。美國SpaceX推出的Starlink目前是全球規劃規模最大、發射數量最多的低軌衛星星座系統,總規模接近4萬2000顆衛星。

中國在這方面已經意識其商用與戰略意義。中國星網公司于2020年9月向國際電聯申請了GW星座計劃,共1萬2992顆衛星,構成中國版衛星互聯網。中國另一計劃“G60星鏈”,計劃發射的衛星數量也將超過一萬顆。

距離北京市中心近一小時車程的小鎮亦莊新城瀛海鎮,今年4月將成爲中中國首個商業航天共性科研生産基地,被推到中國商業航天科技的最前沿。這裏將引進和培育商業航天高新技術企業、致力培育出能與美國商業航天霸主SpaceX媲美的航天巨頭。

烏克蘭士兵正在准備Starlink衛星互聯網系統。

中國具備全球最完善的工業體系、全球最多的工程人才。過去10年建立了基礎能力,在火箭發射、衛星制造、測控等領域打好了基礎。盡管預計中國商業航天最快也要在2030年左右才能追趕到美國目前的水平,但中國一定會通過政府與民間的力量,超越美國,成爲這一領域的王者。因爲無論從經濟、軍事、外交,商業航空領域始終是中美競爭的重要一部分。

1 阅读:291
评论列表
  • 2024-03-03 22:41

    中國商業航天大而不強。

    穿越的喬治 回覆:
    努力中,至少自己能發,不受制于人。

穿越的喬治

簡介:分享知識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