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大授銜,“一野”有3名將領的軍銜偏高,這仨人分別是誰?

南書房 2024-05-13 17:26:04

1955年大授銜過後,人們“總結”後發現,在一千多名開國將帥中,四野出身的將領,就足足占去了三分之一。

而在四大野戰軍,一野出身的將軍無疑是很少的,畢竟,受客觀因素影響,一野人數上就比四野少了幾十萬。

衆所周知,在評授軍銜時,野戰軍出身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比如說,缺席了整個解放戰爭的徐海東同志,能夠被評爲大將,一個很重要因素就是因爲徐海東是陝北紅軍的代表人物。

正是出于野戰軍出身因素考慮,一野有三個將軍,他們的軍銜特意授高了。

一、幾度請求降低軍銜的許光達

第一位是許光達大將。

紅軍時期,許光達最高軍職是師級領導幹部,從1932年開始,許光達基本上在蘇聯養病。按照這個職務,許光達根本夠不到大將的標准,要知道,許世友紅軍時期可是擔任軍長職務,而許世友只是上將。

不僅如此,抗戰中後期,許光達才擔任旅長,而同時期同等軍職中的將領,軍銜大部分是上將,甚至還有中將,解放戰爭時期,許光達成爲一野兵團級將領,按照後來授銜標准來看,兵團級正好是上將軍銜。

從戰功來看,客觀來說,許光達的確不是特別優秀,甚至不如一些戰功卓著的上將。

1954年,在擬定軍銜的會議中,當時軍銜評定小組給許光達擬定的軍銜,的確是上將。

1955年1月中旬,彭德懷主持了軍委特別會議,在討論軍銜問題時,毛主席指示到,要平衡好紅軍時期各個方面軍的曆史貢獻,要考慮到紅二方面軍的曆史貢獻。

1月16日,軍委最終決定,許光達評爲大將,因爲他不但是紅二方面軍代表,更是八路軍120師和一野代表。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基于參考蘇聯軍銜制原則,蘇聯的裝甲兵司令員是大將。當時,許光達職務正好是裝甲兵一把手。

對于大將軍銜,許光達知道自己明顯是被授高了的,一時間,他連續幾天情緒不甯,後來他找到了老領導賀龍和毛主席,許光達告訴毛主席:“主席,我實在是惶恐啊,論戰功,我比很多上將都不如,我覺得王震同志就比我更適合。”

毛主席微笑著握緊許光達的手說道:“許光達同志,你是一個好人啊!”

最後,許光達接受了大將軍銜,不過,在行政級別上,他要求只享受上將待遇。

二、獨臂上將

第二位:賀炳炎上將。

賀炳炎在紅軍時期,最高軍職是紅5師師長,抗戰時期最高軍職是副旅長,解放戰爭時期是軍長。

不管是從戰功,從資曆,還是從戰爭歲月中的軍職來看,賀炳炎都夠不到上將標准。

用四野梁興初和三野陶勇,和賀炳炎來比較。

抗美援朝時期,梁興初指揮的38軍,創造出了一系列戰爭奇迹,38軍萬歲軍的榮譽響徹全軍,和賀炳炎一樣,解放戰爭時期,梁興初已經是軍長。

陶勇在紅軍時期同樣是師長,1949年2月,陶勇擔任三野23軍軍長。

可以說,在三野和四野中,不少中將都擁有賀炳炎的資曆和軍職級別。

1955年8月,根據毛主席建議,上將人選要減少兩個名額,爲此,賀龍特意申請,將外甥兼愛將廖漢生降爲中將。

就這樣,廖漢生和主動要求降軍銜的徐立清成爲了中將。

1955年9月,中央召開了第18次授銜相關會議,由于廖漢生降爲中將,上將中,已經沒有一位紅二軍團出身的將領,經過會議討論,最後決定將賀炳炎軍銜破格提升爲上將。

三、破格提升的一野中將

第三位:楊秀山中將。

楊秀山在整個共和國將官隊伍中,算不上什麽赫赫有名的人物,紅軍時期,楊秀山最高軍職是副師級幹部,而且大多數時候都是做政治工作,抗戰時期,楊秀山最高職務是軍分區司令員,副旅級幹部。解放戰爭後期,楊秀山也只是副軍長。

不得不說,這份履曆相對來說,並不是非常漂亮。而且從戰功來看,楊秀山也沒有立下過什麽特別大的戰功。

按照軍銜標准,楊秀山最多授予少將軍銜。

可以用四野悍將鍾偉對比一下。在紅軍時期,鍾偉是師政治部主任,1948年11月,鍾偉被提拔爲49軍軍長。從軍職上看,鍾偉甚至要比楊秀山同志還要高,然而鍾偉只獲得一個少將,當然,不少人都認爲鍾偉這個軍銜確實給低了。

而楊秀山之所以會被授予中將軍銜,這一切是因爲賀龍。

在授銜前夕,賀龍特意找到彭德懷等同志商議,賀龍指出,楊秀山的級別雖然夠不上中將標准,可是他的革命貢獻是突出的,至今楊秀山同志身上還有21塊彈片沒有取出。

不久,楊秀山和西南軍區一位同志互換軍銜,成爲中將。

事實上,一野除了許光達三位將軍軍銜是“授高”了的,還有一位少將,同樣屬于授高了的,他就是曾光明少將。

曾光明同志在長征時期是一位營級幹部,1949年2月,曾光明擔任一野4師副政委。

客觀來說,不管是軍職,還是戰功,曾光明的確是沒法和四野鍾偉相比的。

1953年3月,在初步軍銜名單中,曾光明的軍銜是大校,1955年,鑒于曾光明在新疆軍區作出的突出貢獻,黨破格提升曾光明爲少將。

在1955年大授銜時,黨中央評授軍銜時,都是公平公正的,一些將帥之所以授高,這是因爲他們有著特殊的曆史貢獻,比如說授予許光達同志大將軍銜,這何嘗不是黨考慮到紅二方面軍的突出貢獻。

同樣的道理,一些將領軍銜之所以授低了,一方面是因爲人數控制考慮,一方面也是因爲其個人可能犯過一些錯誤,譬如說鍾偉,以他的軍職和戰功,中將的確是夠資格的,但是性格急躁的鍾偉,在戰爭歲月中,犯下了不少的錯誤。

7 阅读:2052
评论列表
  • 2024-05-17 17:18

    賀晉年副兵團少將,才是真的低

  • 2024-05-17 00:08

    賀炳炎准兵團上將 王近山副兵團中將 韓先楚副兵團上將 梁興初准兵團中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