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精圖治,使國庫空前充實的雍正皇帝,爲啥挨罵?

史上風雲 2024-04-03 23:46:47

雍正勵精圖治,使國庫空前充實的雍正皇帝,口碑不如其父其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得罪了讀書人。

雍正皇帝即位時,由于康熙晚年吏治走向腐敗等原因,國庫空虛,國家財政狀況惡化,急需開源節流,充實國庫。于是,雍正皇帝就施行了一系列政策,用來充盈國庫。

這些政策有士紳一體當差、火耗歸公和攤丁入畝。原本一些大臣家族和有功名的人,是不需要當差的,這項政策的執行,有利于減輕百姓的負擔,卻也得罪了官僚和讀書人。

在雍正之前,朝廷收稅時,由于收到的銀子是碎銀子,需要融化後重新澆築,這其中必然會有所損耗,官員爲了足數繳納,只得向納稅人多收部分,由于沒有規定火耗多少,很多官員就不同程度的增加這部分銀兩,從而中飽私囊。火耗歸公後,官員們就失去了一向中飽私囊的來錢之路,自然對雍正皇帝心生怨念。

攤丁入畝也是如此,原本人頭稅是國家稅收的重要一部分,可是很多經濟條件不好、孩子多的人家,面對人頭稅就是一個難關。攤丁入畝後,誰的田畝多,誰就多交稅,這直接得罪了那些大財閥、大地主們。

讀書人是記載曆史、演繹曆史、改編曆史文章的人,他們的利益受到了損害,自然不會高度評價雍正,甚至要想方設法抹黑他。

其二,統治時間相對比較短。

雍正在位時間只有13年,施行的新政對國家貢獻很大,但是很多好政策還沒有實施太長時間,百姓沒有完全體會到新政的好處,影響了人們對雍正的評價。

康熙統治時間長達61年,期間擒鳌拜、平三藩、抗沙俄、三征葛爾丹等,名氣很大;乾隆統治時間長達60年、實際64年,自诩十全老人,名氣也很大。康乾皇帝都比雍正更有名,這也影響了對雍正的評價。

其三,兄弟鬥爭。

不管曆史真相誰是誰非,九子奪嫡鬧得沸沸揚揚是真,雍正和兄弟們不和諧也是婦孺皆知的事情。

雍正在位不久,就對兄弟們發難,很多當年參與競爭的兄弟都沒有好下場,甚至把他們改名爲“阿其那”、“塞思黑”,這些都直接影響了雍正的口碑。

對此,大家認爲呢?

0 阅读:29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