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1944》:直到宋卓武被抓,才理解宋卓文想要策反關雪

小雲晴朗 2024-05-03 23:21:28

《哈爾濱1944》是一部優秀的諜戰劇,但已經不止是諜戰劇。

宋卓文按照淺野大吾的命令,僞裝成新京特使,前往東甯要塞調查,意外發現了731部隊的秘密。

那些戴著面罩的士兵,讓他很不舒服,但“731”代表著什麽,此時的宋卓文還不清楚。

但直覺告訴他,這個事情很嚴重,必須馬上彙報給組織。然而,就在回來的飛機上他暴露了。

幸運的是,暴露的只是他不是特使這件事情。

日本人只是懷疑淺野大吾另有所圖,沒有懷疑宋卓文是地下黨,但這個事情經不起仔細調查。

所以,宋卓文襲擊了駕駛員,制造了墜機事件,想要掩蓋一切。

最後,宋卓文僥幸活了下來,成爲唯一的幸存者,回到了特務科,把情報交給了組織。

但是宋卓文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墜機事件真的這麽容易過去嗎?

淺野大吾說,上級把墜機事件定性爲了機械故障,加上天氣原因,引發的意外事故。

但在飛機上,宋卓文和其它人搏鬥的時候,駕駛員其實改變了航行路線。

雖然後面被宋卓文用槍頂著腦袋,逼迫糾正了線路,但不可能什麽痕迹都沒有留下。

另外,飛機上搏鬥過程中,宋卓文是開槍的,駕駛員身上的中槍痕迹,機艙內的子彈痕迹,等等。

也就是說,只要稍微調查,就可以發現異常,而只要發現異常,宋卓文作爲唯一的幸存者,不可能不接受調查。

日本人如此輕描淡寫就翻篇,絕對不是什麽糊裏糊塗,更不會是寬宏大量,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沒工夫。

也是說,局勢正在發生變化,日本人可能准備要走了。而這種時候,往往也是最瘋狂的時候。

宋卓文和宋卓武兩兄弟,一個智慧機警,一個勇敢聰明,但並不是沒有缺點,他們有相同的缺點,就是沒有大局觀。

所以,宋卓文才會又策反關雪這種荒唐的主意。

同樣的,也是因爲缺少大局觀,宋卓文沒有發現日本人的異常,沒有發現淺野大吾的異常。

事後,淺野大吾讓宋卓文繼續關注東甯要塞的事情,和齊齊齊哈爾方面交涉,甚至要求他態度更加強硬,給予特務科更多權力。

顯然,淺野大吾失去了信任,他的遞交的報告沒有得到回應,只能通過宋卓文,繼續咬住這個事情,找出那個“奸細”,尋求翻盤的機會。

之後發生的事情,也進一步證明這一點。

何山背叛組織,暴露了和同志的接頭地點,特務科爲了確保抓捕順利,淺野大吾幫特務科,請來了日本人憲兵隊的幫助。

但過程中,憲兵隊卻沒有按照淺野大吾的命令做事情,趁機直接從街上抓走了一撥人,拒絕配合特務科的抓捕和調查,宋卓武也在其中被帶走。

宋卓武如果沒有被帶走,他落入特務科手裏,宋卓文必然暴露。但被帶走做實驗,是更悲慘的結果,沒有人能活著離開試驗監獄,而且會遭受慘絕人寰的實驗折磨。

顯然他們在加快實驗速度,他們從一開始的目的就是抓人,他們已經不在乎地下黨有沒有抓到,抓人也不再像一開始,各種遮遮掩掩。

甚至知道了抓捕的人中,有僞滿洲財政廳廳長的兒子,也絲毫不在乎。這些都說明日本人已經是強弩之末,喪心病狂。

就是這樣的情況下,宋卓文還想著,如何通過關雪和淺野大吾的博弈,建立新的賬本,從中爲組織謀取情報。

這顯然是重大的誤判,形勢變化下,淺野大吾自身難保,關雪早已經開始盤算,例如留下何山。

顯然,宋卓文沒有跟上節奏,正是這樣的錯誤判斷,對何山的處理有誤,讓他和其它同志,卷入了一些本來可以避免的麻煩,最終損失慘重。

其實也不全是宋卓文的問題。整個哈爾濱地下組織,都面臨著人員緊張,負責人老錢沉穩有余智慧不足,難以應對複雜變化的局面。

從這個角度上說,宋卓文想要策反關雪其實也沒有錯。雖然關雪的手上沾染了許多同志的鮮血,但組織上確實需要一個關雪這種懂得局勢的人。

一切都是爲了盡早把日本人趕走,只是宋卓文也不知道,關雪和他們從來是道不同不相爲謀。關雪也希望日本人走,但她想要的,是在僞滿洲國的軀殼上複活大清帝國。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