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聚焦戰機技術發展,中國一枝獨秀,最近一次閱兵或驚豔世界

強國軍情 2024-02-17 09:04:46

在過去的一年裏,世界局勢動蕩不安,很多老牌發達國家紛紛陷入衰退,但這並沒有阻擋這些國家,對先進戰機技術的追求。

德國在去年陷入技術性衰退的事情,人盡皆知,歐洲經濟引擎就此熄火,裏面有太多的政治博弈,導致德國很多政府推動的項目陷入停滯,但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仍然在推動和法國、西班牙的六代機項目。

說實話,這個項目有法國在,還挺靠譜,但是日本、英國、意大利三國推動的六代機項目,就很顯然非常不靠譜,這三個國家連制造第五代機的經驗都沒有,拿什麽去造六代機呢?

相比之下,韓國已經試飛落地的KF-21戰機,倒變成了最靠譜的項目了。但這款戰機的缺陷,也很明顯。

首先是外挂彈艙,破壞了飛機整體的隱身性能,但加上原本很多隱身設計因素,讓這款飛機變成了一個“四不像”,堪堪達到四代半戰機的水准。而它聲稱的“國産”也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從其官網信息來看,這架飛機除了屏幕是韓國本土生産的,其它的可能都依靠進口成品或者關鍵技術,和“國産”兩個字完全不搭邊,也只有韓國能面不改色心不跳的來一句這是一架“國産”戰機了,而最近,這款飛機在剛剛問世之初,還野心勃勃的說要發展艦載版本,用于韓國的“國産”航母。在韓國航母八字還沒一撇的情況下,所謂艦載型KF-21,在我看來,還不如印度的光輝戰機。

要知道,在去年,印度國産LCA光輝艦載機,在維克蘭特號航母上成功起降,抛開光輝戰機的性能不談,單單印度有航母這一點,就是韓國比不上的。

這些國家的項目,都是小打小鬧,真要談戰機前沿技術,還得看中美。

去年,美國B-21轟炸機的高調問世,和RQ-180無人偵察機的悄悄上陣,向我們展示了這個老牌霸權國家厚實的技術基礎。

這兩架飛機都采用了翼身融合布局,從外觀上看,說是親兄弟也不爲過。但RQ-180自問世後保密度就非常高,即使以美軍用新裝備進行威懾的慣例,RQ-180在外界的信息都只是寥寥幾張照片。而B-21恰恰相反,曝光度非常高,如果說這架飛機有什麽特點,那大概是簡配版B-2,本身幾乎沒有使用什麽先進技術,除了美國鼓吹的人工智能賦能,讓這架飛機具備六代機屬性外,怎麽看怎麽像小號B-2幽靈轟炸機。

美國的看著不過瘾,還是看我們的國産戰機過瘾。

在過去短短一年裏,我國就曝光了多架新型戰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海軍五代機和更換國産發動機的殲-20。

前者是實打實的新飛機,盡管其研制時間有點長,但和殲-20一樣,是我國自研自産的新型五代機,如果不出意外,這架被網友稱爲殲-35的戰機,將成爲我國第一架艦載五代機,從福建艦上起飛,飛向深藍。

而後者的重要程度,和前者也差不了多少。自殲-20問世以來,發動機就備受外界關注,現有發動機很難發揮殲-20本身的一些優勢,可以說目前的殲-20,還沒有達到設計目標。而就在去年,殲-20突然曝出換裝國産發動機的消息,讓人爲之一振,這不僅意味著困擾殲-20的最後一個問題得到了解決,也意味著我國渦扇發動機技術,取得了突破。

這兩點都是絕對性的技術進步,在全球聚焦戰機發展的當下,絕對是獨領風騷的存在,按照慣例,這些裝備很有可能會在最近一次閱兵中出現.

我算了一算,這五年內,我國有四次閱兵機會,第一次是今年的建國75周年,第二次是2025年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第三次是2027年建軍100周年,以及可以百分百確定的2029年建國80周年,大家覺得哪一個可能性大一些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4 阅读:454
评论列表
  • 2024-02-17 12:09

    沒有可展示的東西,除非拿出戰轟

  • 2024-02-17 18:44

    差的太多太多太多!太遠!太遠!!太遠!!!

  • 2024-02-18 02:56

    全部戰鬥系統無人化!中東的土豪最喜歡

強國軍情

簡介:最新軍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