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不蓋主,又懂進退,仍難逃殺身之禍,劉伯溫到底錯在哪裏?

意智說曆史 2024-05-07 17:44:25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爲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何琳

編輯|t

引言

三國有孔明,大明有劉基。劉伯溫的故事一直爲人津津樂道,他和朱元璋的君臣關系自然也是熱門話題。

尤其是明明劉伯溫爲了明哲保身已經退出官場,最後卻又爲何會落得那樣的下場。

(劉伯溫畫像)

一、不滿元朝,三度辭官

劉伯溫自幼聰慧,由父親啓蒙,此後便在學業上一往無前。

按照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劉伯溫妥妥的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據史料記載,他的閱讀速度極快,還有著過目不忘的本領,往往在他人還未能理解其書中奧秘之時,他便能跟老師侃侃而談,還能提出一些另辟蹊徑的言論。

這等才學令教導他的師長都自愧不如,甚至還有大儒對其父親說出“您家孩子如此出衆,將來一定能光耀門楣”。

學成文武藝,買與帝王家。

(元朝風貌畫像)

考上進士的他本該在朝堂上大展身手,但因元末戰火不休,時局兵荒馬安,他也只能在家待著。

這一待就待了三年。

直到至元二年,他才來到江西當了個八品縣丞。

俗話說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初入官場的劉伯溫心裏滿懷抱負,想著要好好治理這裏,好讓當地百姓能安居樂業。

于是他經常深入民間與百姓閑聊,體察民情到了細致入微的地步。

(劉伯溫)

而他做的這些也不是徒勞無功,很快他就抓住了當地豪紳和貪官汙吏勾結的事情。經過一頓大刀闊斧地整治之後,當地風氣煥然一新,劉伯溫也借此贏得了民心。

但也有人說過:過剛易折,而這也隱隱爲他之後的命運埋下了伏筆。

他的正直很快就引起了對立勢力的不滿,縱使有長官的保護和下屬的信任,但頻繁被人陷害汙蔑的劉伯溫,終究還是辭官了。

此後朝廷聽說他的名聲,也有重新任命他爲江浙一帶的官吏,可惜他的性格實在和當時黑暗的官場環境格格不入,在同事的抱團排擠下再次辭官。

此後他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隱士生活,經常與各種方外之人來往,平日裏就靠著教書爲生。

不過飲冰十年,難涼熱血。

(古代隱士生活場景)

兩度辭官的劉伯溫還是對當時的元朝抱著一絲期待,所以才會在朝廷再次起用自己的時候,毅然決然的去了,只是這一次注定還是要讓他失望了。

面對無惡不作的當地匪首,劉伯溫自然是秉持著殺雞儆猴的想法,可事與願違,惡人不但沒等來正義的處罰,反而被朝廷诏安授官了。

面對這個黑暗腐敗的朝廷,劉伯溫徹底心灰意冷,他又雙叒叕辭官了。

(劉伯溫)

二、得遇明主,大顯身手

而且這次隱居一隱就是八年,直到朱元璋發現了這枚滄海遺珠。

元朝時期是蒙古人當政,這個在馬背上打天下的民族,對當時的知識分子嗤之以鼻。

他們不通文字、也不事生産,一切全靠奴役中原人來獲得,並且元朝社會等級分明,他們還按照民族、職業來把人劃分爲三六九等。

(劉伯溫)

其中中原文人只比當時的乞丐高上一級,地位甚至還不如當時的從事花柳行業的人。

在重重大山的壓迫之下,元末終于爆發了聲勢浩大的起義,張士誠、陳友諒、韓林兒都是當時叫得出名字的起義領袖。

那麽後來的大明開國朱元璋又在哪裏呢?

窮苦出身,又當過和尚的朱元璋在當時只不過是韓林兒的一員大將。一開始他的名氣不大,也並沒有那麽大的野心,直到後來看了《漢書》,知道了劉邦之後才逐漸萌發了稱帝的種子。

而最終幫他一步步實現自己的想法的還是劉伯溫。

(朱元璋)

朱元璋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他知道得天下離不開知識分子的幫助。

于是在征戰途中,他一直沒忘記搜尋各類有識之士,在這個時候劉伯溫進入了他的視線。

在民間傳說裏,經常有人把劉伯溫與諸葛亮做對比。兩人之間誰更勝一籌一直沒有定論,但他們確有相似之處,比如都是請了三次才出山。

面對這個廢了不少功夫才籠絡的人才,朱元璋自然是對他寄予厚望的。

(朱元璋)

劉伯溫也很激動,認爲自己終于遇到了明主。畢竟他還是一個傳統的知識分子,一直的想法都是“士爲知己者死”,不然也不會三度辭官。

在平時的大小事上,朱元璋都會向他請教。遇到這麽個好學的學生,劉伯溫自然也是傾囊相授。

不管是作戰還是對未來的規劃,兩人往往一拍即合。憑借著劉伯溫的足智多謀和對形勢人物的准確分析,朱元璋很快就在當時冒了頭。

于是乎他離開韓林兒,帶著自己的原班人馬單幹了。

(劉伯溫)

三、過剛易折,最終結局

在應天稱帝後,他定國號大明,年號洪武,並封第一謀士李善長爲左丞相。

沒錯,劉伯溫雖然得到了朱元璋的重用,但他並不是最早跟著朱元璋的謀士;自然也不是他最信任的人;能臣和帝王的關系一直以來就是複雜的。

亂世時他們相互依靠,太平盛世卻又相互猜疑。縱使朱元璋曾對劉伯溫說過“吾之子房也”這樣親密信任的話語,但時移世易,人心終究是會變的。

上文說過劉伯溫的性子過于剛強,站在百姓的角度來看,有這樣的好官自然是好事一件;但不管是元朝還是大明的官場上,都不容下這股清流。

也說過他是個傳統知識分子,那麽自然也有著傳統知識分子的通病:清高。

這兩點的弊端從他最後的結局就可以看出一二。

有人認爲他是憂憤而死,也有人覺得他就是被胡惟庸害死的,但不管是哪種定論,其中都少不了李善長的身影。

(影視劇李善長形象)

論謀略,劉伯溫勝;論戰功,劉伯溫多;甚至在封左丞相時,最初的人選都是劉伯溫。

眼看著後來者居上,這讓跟朱元璋相識于微末的李善長又如何自處。

兩人的關系本就有嫌隙,在朱元璋北征之時更是進一步加劇了。

當時李善長爲左丞相,劉伯溫爲禦史中丞兼太史令,都是位高權重。一旦政見不合,那便是兩敗俱傷的大事。

(劉伯溫與朱元璋)

劉伯溫性子剛正不阿,由他來擔任執法最高長官可謂是再合適不過了。可能這也是朱元璋一開始的想法,但這也是把雙刃劍。

某次李善長的好友犯事正好栽在了劉伯溫的手裏,爲了維護法律的公正,這自然是要秉公處理;可李善長爲了所謂的面子堅持要放好友一馬。

兩人僵持不下,只好讓朱元璋裁決,不過這是李善長的朋友,跟他朱元璋又有什麽關系呢?

這起案件的結果當然是依律處斬。

(朱元璋)

新仇舊恨,李善長這下是徹底恨上了劉伯溫,此後便經常在朱元璋面前給他上眼藥,甚至聯合其他記恨劉伯溫的官員一起彈劾他。

面對他人潑的髒水,劉伯溫覺得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堅持三不原則:不吵不爭不解釋。

但當了帝王的朱元璋本來就疑心病重,擔心他功高蓋主,現在這麽多人彈劾你,你還不解釋,那你是不是就是因爲做賊心虛了呢?

(李善長)

李善長的讒言只是讓朱元璋將信將疑,大批的彈劾卻是徹底坐實了劉伯溫的罪名,于是他便慢慢冷落了劉伯溫。

兔死狗烹的故事最終還是在他身上應驗了,劉伯溫決定暫避鋒芒。

但他想隱退可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畢竟他是君子,多得是看不慣他的小人,胡惟庸就是其中之一。

(胡惟庸)

李善長病重之時,朱元璋挑了三位備選人,想來問問劉伯溫的意見。但這三人均被劉伯溫否決了,但他也不是無的放矢,還說出了他們各自的缺點。

這下既得罪了三個候選人,又得罪了朱元璋。

結果就是兩人的關系進一步拉開,三人之一的胡惟庸也成功上位。

此時的劉伯溫可謂是前有虎後有狼

一來朱元璋年事已高,晚年的他猜疑心愈發嚴重。面對劉伯溫這樣的人才,是既想重用但又忌憚;並且在李善長和其他官員的挑撥下,兩人的關系也不複最初的親密;再加上現在人才濟濟,劉伯溫似乎也可以被別人取代了。

(劉伯溫與朱元璋)

就像是盲人的眼睛已經好了,哪裏又還需要拐杖呢?

況且還有胡惟庸在一旁添油加醋,在得知劉伯溫曾經阻止過自己上位後。他便一直在暗中等待時機准備報複回去。

在劉伯溫告老還鄉,對朝堂的影響力沒有那麽大之後,胡惟庸出手了。

他借著江浙一帶海盜造反的事情,把劉伯溫牽扯了進來。朱元璋很是憤怒,當即就命人把他捉進京來。

(劉伯溫)

劉伯溫氣急攻心病重不起,見此情境朱元璋也清醒了過來。畢竟這可是開朝功臣,不能死在自己手裏。

于是在明知胡惟庸和劉伯溫有著舊怨的情況下,他還是命人前去探望。

明眼人都知道,這就是借刀殺人啊!既能除去一直以來的心腹大患,又不會損傷自己的名聲,最後還能爲自己的子孫後代掃清障礙。

經過胡惟庸帶去的醫生診治,劉伯溫反而病得更重了,最後卒于65歲。而直到臨死前他都還挂念著大明。

(劉伯溫臨死前)

作爲忠臣的劉伯溫,結局雖然不盡如人意,但他的一生足夠跌宕起伏,且絢麗多彩。屬于他的時代雖已緩緩落幕,但他的身影卻宛如流星般劃過大明的夜空。

參考資料:

梅朝榮.朱元璋如何借胡除劉[J].溫州瞭望,2007(15):102.

蘇貴慶.略論劉伯溫[J].鹽城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01):59-62.

1 阅读: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