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佛山一棵百年古榕樹,長了10個樹頭,它所在的村子更了不得

開心菜菜慢生活 2024-05-11 18:46:45

在廣東佛山,有1棵百年古榕樹,具體年代不詳,它根枝盤錯,枝葉郁郁蔥蔥,紮入地底的樹根足有10個,猶如一只長著多條巨腿的巨人。村民甚至還給它安了身份----樹祖公。許多人以爲那樹冠形成的巨大陰涼是由幾棵大榕樹組成,實際上,一樹成林而已。人們甚至分不清那深紮土地的巨根,到底哪一根才是母樹。爲了不作過多解釋,村民在母樹的枝幹上挂了一個小牌子,清楚地標明了“母樹”的身份。

奇了怪了,“母樹”的樹幹遠沒有“子根”的樹幹粗大。或者說,所有的“子根”都比“母樹”雄壯。其中一根“子根”的位置原本建了一座磚塔,那“子根”長著長著慢慢把磚塔給包裹了進去,那磚塔竟像被“子根”吞進了肚腹裏。

這棵榕樹旁是一座祠堂,祠堂並沒有多華麗,但前面的旗杆石至少有20個左右,從祠堂的名字“何氏六世祖祠”來看,至少知道這裏的村民姓何。

假如你了解過廣東的曆史,一定知道廣東人除廣府本地人外,大都于南宋時期由韶關珠玑巷遷來。這何氏也不例外。南宋度宗鹹淳末年,貴六郎後代“思遠公”從珠玑巷遷到了佛山九江鎮南石龍村定居,曆經繁衍生息,明代正統十四年,第六代又再次遷徙,這次走得並不遠,僅走了5.2公裏,開天劈地自己開村,取名“裏海”。

你或許還不太了解爲什麽六世祖給自己的村子取名“裏海”,假如你見過村子如今的模樣,就會知道,村子河道縱橫,遍布桑基田,這“裏海”是相對于防洪堤“外海”而命名的,在以水路爲主的年代,村民便是通過河道進入西江再去往珠江到達廣州做生意的。

假如“裏海”是小名兒的話,村子還有個大名兒,叫“燕橋村”,因村子外形神似展翅的燕子而命名,而且村口的河道上有一座木橋叫“燕橋”。因河道終年水汽充足,霧氣缭繞,從清朝時起,“燕橋村”慢慢變成了“煙橋村”。

而我之所以會往返110公裏來到這煙橋村,也不過是因爲村口的那座木橋。

木橋就建在祠堂前面的河道上,長也不長,僅25米,由幾塊木板簡單錯落搭成,人走在橋上,顫顫巍巍邊搖邊彈。據說,“燕橋”最初的模樣是一座長竹橋,清朝時期改爲木橋,這橋的中間有一塊木板,當船經過時,可以取下木板供船通過。

煙橋村保留下來的明、清古建築並不算太多,馬頭牆、镬耳屋,典型的嶺南建築風格。大多數已被改建爲更爲宜居的別墅。這些建築從外面看不過一層,但內裏卻是兩層。從木梯走上二樓,地板的中間都留有一個“天窗”,可以看到一樓,或許是用來采光用的。

二層的窗戶也不是清、民時期流行的彩色玻璃,而是木窗,打開窗戶,便有風與光透進來。

自古煙橋出文人,煙橋村祠堂前的旗杆石整整齊齊擺了一長排,足以證明它曾經的輝煌。煙橋曆史上的首位舉人名叫何文绮,在他考取功名的第4年,何氏六世祖祠拔地而起。之後,何氏後人陸續有多人均有功名。

據說,煙橋村的村民在清朝時期大都以經營藥材爲生,在當時極爲富有。

在煙橋村,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個人:何丹山。何丹山是清朝時期嶺南畫派的名家,佛山西樵山的翠岩上至今還保留著他的親筆題刻,他的後人還請了修複廣州陳家祠的工匠修複了他在煙橋村的故居。(陳家祠是廣州知名祠堂,以磚雕、石雕、木雕等聞名天下)只可惜,我在煙橋村遊覽的時候,只看了一眼他的故居外觀,而沒有留下照片。

煙橋村自古風光绮麗,清朝時便有了煙橋八景,現如今再看煙橋,依舊河水依依,如同打開一幅曆史畫卷,供人們回看、品味......旅遊貼士:煙橋村地址:廣東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煙橋古村交通:乘坐廣佛線地鐵到魁奇路站C口,步行113米到麗日豪庭站坐“南海----高明”到煙南村委站下車,再步行約400米可到。

2 阅读:2496
评论列表
  • zhao 8
    2024-05-11 20:26

    和江門小鳥天堂那棵大榕樹對比,根本不是同一個級別的存在

  • 2024-05-12 23:48

    那天去西樵看看,老房子很快就沒了

  • 2024-05-12 01:06

    一看就知道,這是中原客家人的後代,並非嶺南土著廣府人

  • 2024-05-12 03:30

    和江門小鳥天堂那棵大榕樹對比,根本不是同一個級別的存在

  • 2024-05-12 18:53

    我允許你走進我的世界,但不允許你在我的世界裏走來走去卻不跟貼!

開心菜菜慢生活

簡介:腳下有路,遠方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