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被缢殺後,他的兒孫們是何結局?

縱橫五千年 2024-03-27 21:09:25

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宇文化及發動兵變,將隋炀帝楊廣缢殺,史稱“江都宮變”。作爲一位充滿爭議的帝王,隋炀帝的統治至此結束,整個隋朝也名存實亡。消息傳到長安,李淵奪位稱帝,建立起了唐朝。隋炀帝雖然被殺了,但他仍有一些兒孫在世,那麽這些人又是什麽樣的結局呢?

一、炀帝三子

隋炀帝有三個兒子,分別是長子楊昭、次子楊暕、三子楊杲。楊昭出生後就被送入宮中,是由隋文帝撫養長大的。楊昭“有武力,能引強弩”,他的脾氣還特別好,“性謙沖,言色恂恂,未嘗忿怒”,因此深受隋文帝、隋炀帝的喜愛。大業元年(605年),剛剛即位不久的隋炀帝冊封楊昭爲皇太子,次子楊暕也被晉封爲齊王。

楊昭本來是個不錯的繼承人,可是他的身體狀況卻很差,于大業二年(606年)七月病死,終年二十三歲。之後,隋炀帝有意培養次子楊暕,但楊暕的表現很差,他還“陰挾左道,爲厭勝之事”,結果被隋炀帝監視了起來。江都宮變爆發時,楊暕也被亂兵殺死,終年三十四歲。十二歲的皇三子楊杲也被殺死在隋炀帝的跟前,血濺龍袍。

二、死于江都

隋炀帝有六位皇孫,長子楊昭生有三位,次子楊暕也生有三位。燕王楊倓是隋炀帝的長孫,“敏慧美姿儀”,最受隋炀帝的喜愛,“常置左右”。江都之變爆發前,楊倓已經有所察覺,他與梁公蕭钜、千牛宇文皛通過芳林門側的水窦進入宮中,可是卻在玄武門前遭到了守門者的阻攔。過了一會,宇文化及率兵入宮,楊倓以及楊暕的兩個兒子都被殺害。

隋炀帝在離開洛陽前,讓楊昭的另外一個兒子楊侗鎮守洛陽。隋炀帝被殺後,留守洛陽的隋朝官員“以侗元德太子之子,屬最爲近,于是乃共尊立”。就這樣,楊侗成爲皇帝,年號皇泰。然而,朝廷的大權卻落到了王世充的手中。619年4月,王世充逼迫楊侗禅位。一個月後,楊侗被王世充缢殺,他在臨死前焚香禮佛,希望“從今以去,願不生帝王尊貴之家”。

三、生死茫茫

隋炀帝在南巡前,還讓另外一個孫子鎮守長安,他就是楊侑。617年,唐國公李淵占領長安,此時的李淵還不具備稱帝的條件,于是他擁立楊侑爲皇帝,並且遙尊隋炀帝爲太上皇。之後,李淵積極擴張勢力,在得知隋炀帝死後,他終于站到了台前。618年6月,在位僅177天的楊侑被迫退位,降封爲酅國公。

619年6月,禅位一年的楊侑病死,年僅十五歲,其實他是被李淵害死的。不過,隋炀帝並未絕後,因爲他還有一個孫子在世。此人名叫楊愍,字政道,是楊暕的遺腹子,出生在江都宮變之後。楊政道跟隨祖母蕭皇後四處飄零,還被處羅可汗封爲隋王。630年,楊政道跟隨祖母重返中原,被李世民任命爲員外散騎侍郎。直到唐高宗時期,楊政道才病死。

參考資料:1.《舊唐書》;2.《北史》

2 阅读: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