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名士氣質,實現創新發展:中國地方美食(紹興菜)研討會召開

尋寶記紹興菜 2024-04-10 10:39:51

地方菜是地方文化的象征,不僅承接著一方水土的舌尖鄉愁,還承載著城市與地區的文化底蘊。地方美食與城市文化如何進一步實現高質量融合?在“名士之鄉”紹興,文化底蘊深厚的紹興菜又有哪些創新發展的新路徑?

4月8日,十余位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齊聚紹興,以題爲“地方美食:中國城市發展新力量”的中國地方美食(紹興菜)研討會,分享交流對于地方美食的研究心得,對紹興菜的發展建言獻策,提出了寶貴的建議與觀點。

承載2500余年紹興文化

紹興菜大有可爲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商界地方美食研究院、紹興市餐飲業和烹饪協會、紹興市紹興菜研究會三方聯合主辦,由中國商界地方美食研究院秘書長申華偉擔任主持。

在研討會開場環節,申華偉提出,如今的地方菜已經成爲一種“現象級”,其背後有巨大的推動力,根本原因來自中國經濟的崛起和文化複興。本次紹興菜研討會是全國地方美食研討的開端,期待未來看到更多地方美食研討會的出現。

世界中餐業聯合會秘書長趙文珂表示,地方菜的繁榮發展于行業而言是一個共識,是文旅商結合發展的有效抓手。擁有2500余年曆史的紹興文化源遠流長,承載著紹興文化的紹興菜是大有可爲的。

如何進一步促進地方菜發展?趙文珂提出了四個方面:一,要有政府的頂層設計;二,需要有格局的行業組織引導;三,需要有擔當的企業主體去推動;四,需要有視野、有方法的專家團隊。趙文珂表示,在研討會現場感受到了這樣的探索,世界中餐業聯合會願意發揮自身的平台和資源優勢,與更多地方菜企業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多位專家學者來“把脈”

共尋紹興菜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近年來,紹興菜的發展態勢紅火,新的機遇也帶來了新的挑戰。紹興市商務局商貿發展處處長沈炜在發言中提出,餐飲行業對于城市經濟、文化建設十分重要。這些年來,紹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希望鼓勵紹興菜做大做強,把紹興菜的品牌打響,也切實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對比其他發展相對成熟的菜系,紹興菜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沈炜說,希望請在場的專家們一起“把把脈”,怎麽發揮紹興特色,讓紹興菜真正“走出來”。

紹興市餐飲業和烹饪協會會長宋金才說,參與這樣聚集了全國專家的研討,不論是對企業還是對行業,都是非常好的學習機會。現在,像鹹亨和尋寶記這樣專注做紹興菜的本地企業越來越多了。在去年,我們還舉辦了第三屆中國地方菜發展大會,希望借助這樣的平台多交流、多學習,聽到更多來自外界的聲音和寶貴意見。

如何與城市文化結合,更好地推動紹興菜的高質量發展?中國商報社社長助理、《中國烹饪》雜志副社長、中國商報研究院副院長張家銘提出以下幾點:第一,深化供應鏈結構改革,將傳承曆史文化與現代感相結合。第二,優化營商環境,提高餐企生存與發展空間。第三,實施區域協調發展,以餐飲行業賦能全産業鏈。第四,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是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第五,加強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紹興是“名士之鄉”,也是人才的儲備地,餐飲行業需要更多新生力量。

溯源曆史 共論古今

紹興菜:中國菜系中的名門望族

會上,紹興市紹興菜研究會副會長伊旭松,以《紹興菜:中國地方菜裏的“名門”和“望族”》爲題,爲在場嘉賓展現了紹興菜的曆史淵源與發展演變。伊旭松說,紹興是內斂的,紹興菜是低調的,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需要更多煥新之作,也呼籲更多有識之士、有能之賓、有心之友,共同出謀劃策,讓紹興菜這一“名門望族”守正出新,發揚光大。

浙菜宗師、紹興菜非遺傳承人茅天堯說,作爲從事餐飲行業多年的紹興廚師,對紹興菜的發展責無旁貸。紹興菜像紹興人一樣,以平中見奇,但是做好並不容易。紹興菜有十大風味體系,紹興的臭豆腐曾經被美國雜志《美味》評爲“最不尋常美味獎”,“只是很多好東西我們都放在家裏,別人都不知道,需要進一步宣傳”。茅天堯認爲,紹興菜的創新發展需要鹹亨酒店這樣的老牌企業,也需要尋寶記這樣的新生力量,兩者結合,一定會越來越好。

紹興菜如何更好地“走出去”

全國知名媒體人共同支招

在本次研討會上,還邀請了多位知名媒體人,集中討論了關于紹興菜創新發展的思路。

《隨便食單》主理人、著名美食評論家曹滌非提出了對于“好吃”的標准:記得住,還想來。曹滌非說,紹興的曆史文化豐富,但在傳承文化的同時,不要被前人和經典綁住了手腳。在不同的時代,烹饪技術和食材不同,人的審美需求也都不同,關鍵在于把握好“度”和“節奏”,“做世界的料理,守住自己的味道”。

對此,《食味藝文志》主理人、物候與美食專欄作家魏水華表示,紹興菜“走出去”,本質上的邏輯與王陽明的“致良知”相關,即打破傳統文化中固守的“教化”觀念,尊重每個人的味蕾。對應當代紹興菜的發展,就是要在傳統的大菜系背後用心做好小菜系,在尊重個體味蕾的同時,考慮時代發展需求和大衆口味變化。

河南衛視導演、影視策劃人胡怡然圍繞“守正創新”,談了對紹興菜發展的理解。胡怡然說,“守”,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景仰,在曆史中發現城市的氣質;“正”,是正心正念,秉承初心,轉化地方餐飲血統純正的優勢,發揮源自文化的使命感;“創”,以文化講好故事,建立增加記憶的儀式感,找好情緒價值,把文化用好就是最好的傳承;“新”是在新時代用新思維模式,找到新的焦點,聚焦風氣、人心、審美“三個所向”,通過建立新的IP形成共鳴,通過新的傳播帶來裂變。

紹興菜的IP如何才能做好?南友圈聯合創始人、中國攝影記者聯盟發起人單增輝從方法論的角度,提出了三點:第一,地方菜是基因多樣性的存在,應當爲了保護這樣的多樣性而努力。第二,地方菜自身具有豐富性,比如紹興菜風味多樣,可以適應很多人的口味,不要局限在某個點上。第三,美食最終是生活方式的呈現,要關注精神需求與情緒價值。

研討會最後,紹興市紹興菜研究會會長、尋寶記創始人張亮做了總結發言。張亮說,美食是一個城市的入口,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因爲美食而來到一座城市。作爲餐飲企業來說,需要有一種使命感,有些事情必須要我們去做。“比如台州菜有新榮記、甯波菜有甬府,紹興菜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也需要我們去挖掘紹興菜裏的名士氣質,這件事任重而道遠,會是一道很長的課題,也是我們需要長期努力去走的一條路。”

4月8日下午,紹興宴風越裏店開業盛典暨臻品紹興菜發布會圓滿舉辦。會上,由紹興市紹興菜研究會副會長伊旭松主持發布了臻品紹興菜,並由中華禦廚、國際烹饪大師黃啓雲現場制作與展示。由中國商界地方美食研究院發布了“2024中國地方美食藍海計劃”,並舉行了“中國地方美食文化大使”授牌儀式、中國地方美食研發基地(紹興菜)授牌儀式,中國青藤畫院院長、紹興畫院院長方本幼先生現場贈畫,紹興市紹興菜研究會會長、尋寶記創始人張亮進行了題爲《風雅千年,與紹共興》的主題分享。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