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鳴卓:虞姬爲什麽要死?——看電影《霸王別姬》有感

光影故事的博客 2024-05-02 16:52:21

“ 不瘋魔不成活!”

這是段綜小樓對蝶衣的評價,第一次是在蝶衣嘶吼著要和他演一輩子別姬時,第二次是蝶衣幽幽的問他“虞姬爲什麽死”時。而之所以會如此評價他,無非是因爲,他不懂。

他無法理解蝶衣口中的從一而終,更無法懂得虞姬對霸王的癡情,在他的眼裏,蝶衣始終是一個戲癡,戲瘋子,一個不管世事變幻,只知道唱戲的師弟。所以,在這場真虞姬與假霸王的愛情中,蝶衣從一開始便輸得徹徹底底。段小樓需要的是一個端茶倒水傳宗接代的發妻,而不是海誓山盟至死不渝的虞姬。他始終只是一個普通的戲子,只想過自己的太平日子,蝶衣的愛,于他而言,太重。

即使沒有菊仙的出現,這也依舊是一場姬別霸王的悲劇。而蝶衣的紅塵知己袁四爺,卻更有霸王的風範。作爲一個遊手好閑的官二代,他確實沒幹什麽好事,可他卻是唯一一個懂得蝶衣,或者說懂得“虞姬"的人。他有著與身份極不相稱的藝德,亦或是對京劇一種愛到極致的追求,這種品質,蝶衣也有。

我常在想,假使袁四爺活到了文革之時,定不會屈服于時勢出賣蝶衣,畢竟,他是連將死之時都昂首挺胸,邁著四方步被押赴刑場的真霸王。我想蝶衣對于菊仙,應該是不甚喜歡的,可我卻對這個唯一的女主角有著莫名的好感。同蝶衣的母親一樣,菊仙也是妓女出身,也許是環境所致,她有著不同于尋常女子的世故與潑辣,她是真正適合在亂世生活的人。

而可悲的是,就連她這樣精明世故的人,也終難逃命運的魔爪,最終悲劇收場。 她是愛小樓的,是真正托付一生的那種愛,所以她才會在聽到段小樓要與她“劃清界限“後選擇自殺;而對于蝶衣,她既像情敵一樣防著他,又憐惜蝶衣的無助痛苦,既有女性的自私又有母性的無私。而正是這種矛盾的合,讓她成爲了全片的亮點。

“說好了一輩子,少一年,一天,一個時辰,都不是一輩子。” 蝶衣所追求的,是從一而終的愛,就如虞姬對霸王。從“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那一刻起,蝶衣就完成了自我心理性別的轉換,從此虞姬心裏便只有霸王一人。而他與小樓分分合合,也終是由清末唱到了新中國。然而時勢真的可以完全改變一個人。曾經呼風喚雨的大太監,淪落成了街頭賣煙的癡傻老人;縱橫梨園行的戲霸袁世卿也終歸難逃批鬥至死。而蝶衣,也終是等到了他的劫難。

文革可以說是新中國成立後最不可言說的一段曆史,在那段以階級鬥爭爲綱的年代裏,一切荒唐的事情都被看做正常,人們以莫名的狂熱去互相揭發,傷害。文化,藝術,親情,愛情,甚至是師徒情,都遭到了難以想象的顛覆。而當楚霸王都跪在那裏乞聲求饒時,虞姬的心,怕是真的死了。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霸王別姬是一場悲劇,蝶衣與小樓又何嘗不是。

十一年後兄弟二人重回戲院,再演那出霸王別姬時,小樓忽然的唱出“我本是男兒郎”,蝶衣那麽自然的接口“又不是女嬌娥”,段小樓只是說,錯了,又錯了。蝶衣于是幡然醒悟,一直沉浸在戲中多年的情感終歸是錯了。他終是做了選擇,在那把見證了他與小樓全部故事的劍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正如虞姬自刎于霸王面前,他于師兄面前,以小豆子的身份,從一而終。

虞姬死了,蝶衣死了,哥哥死了。

戲裏戲外,亦真亦幻。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