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常被叫錯的5個名字,讀錯很容易鬧笑話的,你讀對了嗎

小橘子述文化 2024-05-14 21:40:54

如果說讀《三國》有什麽好處,相信大部分人會說,能夠促進大家對于曆史的興趣愛好,實際上,它還能夠幫助大家認識不少生的僻字。三國時期,英雄輩出,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英雄的名字也逐漸被世人誤讀。那麽,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三國時期最容易讀錯的五個人名。

劉禅

劉禅(207年~271年),即蜀漢孝懷帝,又稱後主,字公嗣,小名阿鬥。漢昭烈帝劉備之子,母爲昭烈皇後甘氏。劉禅因“樂不思蜀”的典故而廣爲人知,他的名字也經常在各種遊戲中被提起,然而他的名字卻常常被錯讀爲劉禅(chán)。

劉禅的名字之所以容易被誤讀,主要是因爲“禅”字在佛教文化中的普及,人們往往將其與“坐禅”、“禅宗”等詞彙聯系起來,而忽略了它在人名中的特殊讀音。

事實上,劉禅的“禅”正確的發音應該是“shàn”。

荀彧

荀彧(163年-212年)作爲曹魏集團中備受尊敬的謀士,其名字同樣常常被後人誤讀。荀彧的姓氏“荀”雖然較爲少見,但因爲它與“詢”、“旬”等字形相近,,一些不熟悉這個名字的人往往會將其讀作“gǒu huò”。

但實際上,荀彧的正確讀音應爲“xún yù”,建安十七年(212年),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而被調離中樞,在隨征孫權途中,于壽春憂郁而亡(一說服毒自盡),享年五十歲。死後谥號“敬”,魏鹹熙二年(265年)被贈爲太尉。

賈诩

賈诩(147年~223年8月11日 [71]),字文和,武威姑臧人。漢末三國時期軍事戰略家,曹魏開國功臣。在三國衆多謀士中,賈诩以“毒士”之稱聞名于世,這是因爲他的智謀與策略常使人驚歎。然而,其名字卻同樣遭遇了誤讀的命運。

賈诩的“诩”字在現代漢語中並不常見,很多人在初次見到這個名字時,會按照偏旁部首的習慣,將其讀作“jiǎ yǔ”。然而這種讀法並不准確,實際上,“诩”字應讀作“xǔ”。

許褚

許褚(生卒年不詳),字仲康,谯國谯縣(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區)人。在三國時期,曹魏的武將許褚以其勇猛著稱,然而,他的名字卻經常被誤讀。很多人在看到“許褚”二字時,會不自覺地將其讀作“xǔ zhū”,這種讀音實際上是錯誤的。

許褚的名字中,“褚”字的正確讀音應爲“chǔ”。在古代,褚字要麽用作姓氏,要麽表示裝東西、儲藏之意,這或許與許褚出身農家,文化水平不高有關。

盡管名字簡單,但許褚在曆史上的表現卻一點也不普通,他以忠誠和勇猛贏得了曹操的信任,是曹操身邊不可或缺的武將。

蔡邕

蔡邕(133年-192年),字伯喈,陳留郡圉縣(今河南省尉氏縣、一說爲河南省杞縣)人。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大多數人在看到“蔡邕”這個名字時,會將其與“邑”混淆,讀作“cài yì”。

然而這種讀法並不正確,蔡邕的名字中,“邕”字的正確讀音應爲“yōng”。

蔡邕各方面的才華都是非常卓越的,蔡邕不但爲官非常清廉,而且對自己的父母也是異常的孝順。曆史記載說他的母親生病之後,蔡邕就一直沒有睡過好覺,一直盡心盡力地守護在左右。當他的母親去世下葬之後,他也一直在墓旁守孝了很長時間。

寫到最後

這些名字看著眼熟,但是卻很容易讓人讀錯,這主要與古代人喜歡用生僻的單字有關,才導致了人們對這麽多字不熟悉。以上5個人名,你是否全讀對了呢?

除此之外,周濬,韓暹,何旻這些名字,你知道怎麽讀嗎?歡迎在評論區進行留言和討論,同時也歡迎收藏和轉發。(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0 阅读: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