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電子垃圾“變廢爲寶”!首批一萬噸碳減排量交易完成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4-04-21 08:45:54

記者從中國物資再生協會了解到,我國電子廢棄物領域的首個碳減排項目在浙江簽發落地後,近日首批一萬噸碳減排量交易已完成開票。

據介紹,該項目的首批交易由浙江盛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與聯想集團完成。前者通過拆解處理電子廢物産生碳減排量,後者作爲電器電子産品生産企業,通過購買碳減排量,抵消其生産過程中的碳排放量。

浙江盛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強毅:一萬噸的碳減排量,第一次我們也定了價格,也是試點,後面碳減排量需求肯定會越來越大。隨著以舊換新政策的落地實施之後,相應的今年家電的報廢量會有較大增長,我們的拆解企業貨源也會越來越充足,它是一個穩定的收益。

據了解,生産企業或者碳排放量較大的企業,可以向碳減排市場上有交易需求且持有碳減排量的相關機構或者企業購買碳減排量,或者通過第三方進行購買碳減排量。

處理廢電器 如何獲得碳減排量

作爲廢舊電子産品的處理企業,浙江盛唐是如何産生碳減排量的?計算的依據與原理又是怎樣的?

在浙江盛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一大早開始,從各地運送廢棄電子産品的貨車幾乎占滿了停車場。負責人告訴記者,最近送貨量較上月明顯增加,每天大概有四十多輛貨車前來送貨。

總台央視記者 王善濤:在一家環保公司的卸貨作業場,八條卸貨作業線中,有六條同時在進行作業。工作人員最重要的一個工作流程,就是要在每件電子産品上貼上一個標簽,裏面包括電器的品名、重量以及功率等。

浙江盛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收貨部主管蔔軍強:就是一個“身份證”,從什麽時候進公司,什麽時候進庫,什麽時候拆,都可以一鍵可查,就憑這個信息。

數量大、有據可查,就爲碳減排量的計算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以一台50公斤的廢舊空調爲例,拆解處理後可以獲得約27.5公斤鐵及其合金、8.5公斤銅及其合金、5.5公斤塑料、3.5公斤鋁及其合金等,可以通過電子垃圾回收與再利用方法學計算,該處理過程回收以上資源産生的碳減排量約爲9公斤。

浙江盛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強毅:跟原生礦相比,我們直接(拆解獲得的)廢鐵去提煉成鋼材,它比原生礦要少排放碳,這個過程當中就是減碳的一個概念。

碳減排量“上市”需扣除拆解産生的碳排放

廢棄電子産品獲得碳減排量後,並不能直接拿去交易,因爲拆解也要用到天然氣、電、柴油等資源,也就是在拆解的過程中也會産生碳排放。所以,在計算可交易的碳減排量時,還要將這一部分碳排放量進行扣除。

華測檢測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服務事業部副總經理 林武:我們拆解下來的量,銅鐵鋁大概有多少?它有一個叫做排放的系數,一乘進去就能得出基准線排放。項目排放也是一樣,要獲得什麽,用了多少電,用了多少氣,也是有相應的排放因子,計算出來項目排放,一減就得出它的減排量。

在碳減排項目落地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要通過獲得聯合國檢測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按照國際認可的標准進行檢測認可,並將相應的數據進行核實計算。

華測檢測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服務事業部副總經理 林武:每個過程的每個數據都要去核實驗證,要找出原始的憑證,要看監測的設備是不是真正是能夠滿足監測的要求,最終能確保這個數據是真實可靠的。

最終,基于浙江盛唐每年拆解280多萬台套廢棄電子産品的數據,做出該項目預估年減排碳排放量爲33380噸的結論,並獲得了國際自願減排機制的認可。

什麽樣的企業需要購買碳減排量

剛才講了碳減排量的供應方,再來看需求方。什麽樣的企業需要購買“碳減排”量?專家表示,一般來講,主要是生産型企業。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秘書長 于可利:比如說汽車生産企業、制造類的企業,在制造産品過程當中,一定會産生碳排放,爲了抵消碳的排放量,生産型的企業就會選擇去購買碳減排量 ,從而實現抵消和中和。

另外,隨著全球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加深,許多國家和地區開始實施更爲嚴格的環保政策和措施。可以預見的是,國際市場上對于制造業産品出口的碳排放約束會越來越強,對産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數據的披露要求也會愈發嚴格。

聯想集團副總裁 王會文:我們會使用此次項目以及後續同類型項目産生的碳減排量,抵消我們産品及價值鏈上的溫室氣體的排放。目前,中國也正在建立和完善國家碳排放交易市場,通過市場機制促進減排,這也將有助于科技制造業通過碳交易優化資源的配置,降低碳排放的成本。

再生資源領域“碳減排”潛力巨大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表示,廢棄電器電子産品只是我國再生資源回收領域的一個細分領域,整個再生資源領域“碳減排”潛力巨大,今後將推動整個再生資源領域開展碳核算和碳交易。

據介紹,截止到2023年底,我國廢電器拆解處理,共産生拆解産物超過2000萬噸,得到超過750萬噸的再生資源,包括銅、鋁、鐵、塑料等。

從整個再生資源領域來看,2023年,我國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塑料、廢紙、廢輪胎、廢棄電器電子産品、報廢汽車、廢舊紡織品、廢玻璃、廢電池十個品類再生資源回收總量接近4億噸,“碳減排”潛力約占到總碳減排量的30%左右。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秘書長 于可利:我們也通過各種渠道核算過,整個再生利用行業産生的碳減排量,能夠占到社會總減排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這麽一個量級。隨著我們整個方法學和市場的發展,相信整個資源綜合利用行業也會逐漸進入到這種強制性的“碳減排”市場當中去。

下一步,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將聯合廢電器回收處理企業、第三方認證機構等,共同推進廢電器“雙碳”工作的開展,並以廢電器回收利用“雙碳”工作爲試點,推動整個再生資源領域開展碳核算和碳交易,助力“雙碳”目標的達成。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