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嶺的志願軍、淞滬會戰的中央軍面對敵人的火力優勢爲何損失差別那麽大

千年論戰 2024-03-25 19:22:08

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中國軍隊的對手都擁有巨大的火力優勢,但戰爭結果卻截然不同,上甘嶺戰役中的志願軍人員傷亡遠遠少于參加淞滬會戰的國軍士兵。

這可不是聯合國軍火力不如日軍,在朝鮮戰場上美國陸軍一共發射了105毫米炮彈2822萬發、81毫米迫擊炮彈1205萬5800發,僅僅是75毫米以上的炮彈美軍就使用了4000萬發,60毫米迫擊炮炮彈美軍發射了1116萬發;美國海軍也發射了406萬9626發炮彈,空軍投彈70多萬噸,整個朝鮮戰場上美軍使用了330萬噸(也有313萬噸的說法,和聯合國軍其他部隊加起來一共使用了500萬噸)各種彈藥,平均每年使用上百萬噸彈藥。

抗日戰爭中日軍八年內在中國使用的從1931年到1945年日本兵工廠生産生産的105毫米和155毫米炮彈總數可比美軍少得多,只有848萬8000發,是美國朝鮮戰爭的三分之一,這些炮彈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被用到了中國戰場上。抗戰時期,日本使用最多的炮彈是88毫米以下炮彈(主要是75毫米炮彈),它在八年時間內用了6296萬9000發,日軍在中國戰場上一共使用了140萬噸彈藥,平均每年消耗17.5萬噸(是抗戰時期中國的14倍),日軍抗戰時期在中國消耗的彈藥只有朝鮮戰爭中美軍的七分之一。

美軍是中國軍隊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強敵,上甘嶺戰役的美軍發射的炮彈是淞滬會戰日軍的六倍(190萬發VS30多萬發),但志願軍的傷亡卻少于抗戰時期的中國軍隊,這是因爲志願軍在隊形和土木工程方面都有了巨大進步。按照美軍《敵人的戰術、技巧和作戰學說》一書在1951年的總結,志願軍用三種戰鬥隊形沖擊,最大人員間距是15步,稍微緊密的沖鋒隊形兩人之間也要間隔7到8步。志願軍的沖鋒隊形拍電影看起來很不好看,但非常實用,因爲美軍105毫米炮彈的一般殺傷半徑就是十幾米,疏散隊形沖鋒大大減少了美軍炮彈的殺傷威力。如果按照影視劇的隊形沖鋒,美軍可能只用幾十萬發炮彈就能把志願軍全部消滅。

志願軍的土木工事更是遠遠超過了抗戰時期的中國軍隊,讓美軍的炮彈都大大吃緊。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就建造了後世大名鼎鼎的貓耳洞,這種士兵用的防炮洞頂部厚2到3米,深一米多,可以抵抗美軍大部分炮彈的攻擊。志願軍的大型坑道的標准是可以對抗美軍155毫米炮彈攻擊,坑道上層厚度達到15到30米,美軍155毫米炮彈、500磅炸彈最大殺傷威力也不過是10米深。

因爲有了這些工事,志願軍在1952年一月份迎接了美軍94萬5,800炮彈,結果傷亡3939人,美軍240發炮彈才能造成我軍一人傷亡;到當年2月份,美軍發射了59萬1,000發炮彈造成我軍2239人傷亡(傷亡數字中包括人民軍),平均每264發炮彈才能造成我軍一人傷亡;到4月份,我軍防禦能力進一步增加,美軍要用640發炮彈才能讓我軍傷亡一人。按照這個效率,美軍的5000多萬發炮彈一共才能對我軍造成十幾萬人的傷亡,這個數字和志願軍傷亡總數吻合。

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承包了防禦工事的九成。朝鮮人民軍一邊打下手,一邊學習。到如今朝鮮人民軍也成了土木高手,並把這種手藝傳到了中東,讓某個中東小霸王吃虧不少。同樣是中國人。志願軍的戰術就比抗戰時期的中國軍隊強得多,作戰效果自然就強得多。

3 阅读:1229
评论列表
  • 2024-03-28 05:17

    偉大的英雄萬歲

  • 2024-04-07 08:54

    上海周邊的地形地貌,能像上甘嶺那樣進行坑道作業?還有,鬼子在淞滬除了4艘航母/輕航母,還有二十余艘巡洋驅逐組成的艦隊炮擊,甚至一度打算動用在馬鞍列島的戰列艦長門、陸奧。陸軍的105 155炮跟海軍艦炮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火力

  • 2024-03-27 20:17

    地勢不一樣,易守難攻和易攻難守。

千年論戰

簡介:談古論今,說千年戰爭,預測戰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