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要做好農村一件“大事”,和高標准農田建設有關,農民支持嗎

仁文和農事 2024-05-14 10:22:37

高標准農田建設是這幾年啓動的一項農業改革措施,目的就是將現有的一些基本農田全部改造成爲高産量、高質量且抗災防災能力比較強的優質農田。

在我國發布高標准農村建設遠景規劃之後,也確定了三個階段的任務目標。分別是在2025年、2030年和2035年這三個階段。

截止目前,我國已經建成的高標准農田建設面積已經達到了十億畝以上,未來的幾年,還要繼續沖擊目標,所以,隨著2025年的臨近,今年咱們國家的農業農村部也發話了,會做好高標准農田建設這件“大事”,確保如期完成目標任務。

高標准農田建設工程分爲新建和改造提升這兩大方案。新建主要是對一些耕地質量差,設施不完善的農田進行建設。而改造提升主要聚焦永久基本農田,不僅要增加配套設施,同時也要改善耕種條件。

而這兩大方案的最終目標就是在經過土地整理、改良和配套設施建設等措施,使農田具備較高的生産力、生態效益和抗災能力的優質農田。並且也在建成之後嚴格管護,堅持全部用于糧食生産。

另外,據我了解的情況,除了在平原地區,糧食主産區建設高標准農田項目之外,今年開始,在旱地這方面,同樣也會啓動建設方案。而對于幹旱地區的設施建設安排,主要是優先解決水利灌溉的問題,完成這一項基礎工作之後,才會實施全面改造。

從長遠來看,我國全面啓動高標准農田建設對農民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從這幾年建成的情況來分析,好處也是挺多的。

第一是建設好的高標准農田的確可以改善農田的生産條件,便于農民機械化、規模化生産,而産量高的情況下也能讓農民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第二:建設好的高標准農田建設投入使用後也讓農戶原本細碎化的農田,全部變成集中連片的耕地,方便種植的同時也增加了許多配套設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産的效率。

而在農村調研的過程中,很多農民對于高標准農田建設的態度總體上是積極的。他們普遍認爲,這一政策有助于提升農業生産水平,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質量。

當然,也有部分農民對于政策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表示擔憂,比如說;土地調整可能帶來的利益分配問題、工程質量不合格,驗收走過場等問題。最害怕的就是建好的高標准農田會閑置不種,用于其他項目發展。

因此,各地在建設高標准農田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工程監管,只有合格了才要驗收,同時在建成後也要做好維護和管護工作,不能“一建了之”,後面就不管不顧了,這樣做只會浪費國家的資金。好了,以上就是我國農業農村部要在農村做好的一件大事,對于高標准農田建設,大家有什麽意見嗎?可以說說。

0 阅读:0

仁文和農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