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效應:如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空城舊夢呢 2024-05-20 17:14:07

2024年3月10日,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初一學生王某某被殺害。3月11日,涉案的張某某、李某、馬某某3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機關全部抓獲。檢察機關高度重視,依法提前介入公安機關偵查活動。3月21日,邯鄲市肥鄉區公安局對涉嫌故意殺人罪的張某某、李某及馬某某提請檢察機關核准追訴。近日,經最高人民檢察院審查,依法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張某某、李某及馬某某核准追訴。

邯鄲初中生遇害案之後引發的破窗效應隨即出現,今日南京一16歲男童與一女子因小區停車發生爭執,揚言“我拿刀砍死你們,反正沒滿16歲,判不了死刑”。一個16歲的初中生竟然說出這種話,實在令人震驚,現在的極個別未成年人不僅霸淩同學,也可是依仗未成年人保護法開始霸淩成年人了。河北邯鄲三位嫌疑人還沒有得到應有的處罰時,如今卻有人懂得利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同時也懂得如何威脅成年人。如果孩子們腦子裏根深蒂固的就是我是未成年人,我犯罪不用擔責,我殺人不用償命,這是多麽可怕的事情啊。

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s theory),也被稱爲破窗效應,是盛行至今的一種犯罪學理論。意思是:一扇窗戶破了,如果沒有被及時補上,不僅這扇窗戶會被繼續破壞,而且別的窗戶也會被破壞。其核心觀點是: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導致其他人仿效,甚至變本加厲。

結合破窗理論,如何預防未成年人,第一肯定要加強價值導向,對河北邯鄲初中生遇害案的處理結果將直接影響千千萬萬未成年人對法律的敬畏。避免破窗效應應該加強未成年人犯罪的違法成本,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法,不法永遠不得淩駕于守法之上,未成年人保護法 是成年人對未成年人施暴的加重處罰,而不是對未成人違法犯罪的保護,現在的孩子接觸多媒體,心智成熟的更早,保護可以到18歲,而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年齡更應該定位到更小的年齡。同時把未成年惡劣行爲記錄在個人檔案,伴隨一生,將來就業時公開透明,讓未成年孩子和家長有所顧忌。必要時追究監護人責任。

同時反思素質教育的缺失,才是孩子囂張氣焰的根源。是什麽樣的教育環境讓一個未成年的孩子敢于如此囂張,是什麽樣的一個成長環境,讓他敢于如此肆無忌憚?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怎麽教育孩子就會長成什麽樣。懂得讓孩子知道什麽是是非和尊重,知道敬畏法律,未成年不是違法犯罪的保護傘,不能成爲免死金牌,任何人都不能淩駕于法律之上。我們需要深思,需要行動。作爲家長,我們應該如何教育孩子?作爲學校,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學生?作爲社會,我們又應該如何保護和引導未成年人呢?

1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