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增直播間人氣被判刑,不能讓刷流量把戲一再得逞

新京報傳媒研究 2024-04-20 21:20:21
不能讓這種撈偏門掙快錢的方式肆意幹擾網絡空間秩序。 ▲王某從朋友處聽說直播間刷流量“助陣”非常賺錢,于是購買設備,在鄞州區多地設立群控機房,想著能大賺一筆。圖/網絡視頻截圖 文 | 遲道華

“這個玉米真的很好吃!”“這款粉底我用過,很服帖。”“主播太棒了!”……你可能不會想到,直播間這樣齊刷刷的評論,可能是一個刷手同時操作幾十個號發出來的好評。

據報道,近日,浙江省甯波市鄞州區人民檢察院受理了浙江首批因造假手段操控軟件虛增直播間人氣被判非法經營罪的案件。其中,王某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後,最終以非法經營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緩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

在流量爲王的時代,伴隨直播經濟的崛起,直播間刷流量等似乎找到了大施拳腳的舞台。王某的操作看似簡單粗暴,背後收入卻相當暴利。據報道,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不到4個月的時間裏,其收入近300萬。然而,即便這塊市場蛋糕足夠誘人,也不能越雷池一步。刷好評虛增人氣的做法,看似一時得了流量,其實是以欺騙消費者的方式爲商家引流,終難長久。

王某所涉案件中,涉及的虛假賬號、二手手機買賣,科技裝備應用等,顯示針對直播間刷流量的操作模式及相關産業鏈已愈發成熟。這提醒相關方面,對其治理工作必須拿出提質升級的硬辦法。

其實,在直播間刷流量的把戲已不是什麽新鮮話題。去年央視3·15晚會就曾揭露過網絡水軍亂象,這嚴重阻礙了直播經濟的健康發展。

如今,網絡水軍以一則案例的形式,再次進入公衆視野。我們看到,從王某拉人入夥、購買裝備到設立群控機房,接單幹活收錢,每一步幾乎都沒遇到什麽障礙。這說明,成爲網絡水軍的“門檻”依然很低。

高額回報,低門檻入行,或許正是水軍久禁不絕的根本原因。而治理的發力點,就要通過嚴密的監管和懲罰性的措施,讓水軍成爲高危行業。因此,對王某判刑也是對水軍從業者的警示。

據報道,王某用于直播間刷單的各種裝備,包括大量二手手機、路由器、交換機等網絡設備、乃至“雲控軟件”,都是從“長沙某科技公司”購買。這家公司能夠爲王某提供全套裝備,就能向更多水軍提供技術、裝備支持,而類似這樣的公司全國還有多少家?

不妨以此爲契機,順藤摸瓜,查出網絡水軍的“技術支持商”,尤其針對手機回收市場可能存在違法犯罪活動,可利用互聯網定位和溯源等技術,及時發現問題,打斷支撐水軍刷單的産業鏈。

此外,也要看到,王某等人能夠“成事”的關鍵,還在于其購買了大量未經平台實名認證的虛假賬號。有了虛假賬號才有了直播間的“假人”。一直以來,查處這些假賬號,如同在“打地鼠”,打下一個,冒出另一個。對此,平台需積極作爲,負起主體責任。平台可考慮探索行業聯合治理模式,共享水軍黑名單。同時,建立注冊審理過濾機制,防止賬號遭查封後,卷土重來。

機房裏的大量手機進入指定直播間“充人頭,增人氣”,最後再按進入直播間的時間和手機數量結算非法獲利,網絡水軍的如意算盤該被打破了,不能讓這種撈偏門掙快錢的方式肆意幹擾互聯網生態了。

撰稿 / 新京報評論員 遲道華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李立軍

值班編輯 / 王可

你可以知道多一點

新媒體文案怎麽寫才有看頭?

辛苦拍攝的短視頻爲何沒人點?

各平台賬號漲粉越來越難?

策劃方案怎麽總是差點意思?

......

針對大家遇到的各種難題,新京報融媒共享平台推出新媒體策劃及運營、短視頻制作及運營、輿情分析及風險處置等培訓課程,去年開班13期,合作單位包括政府機構、媒體、企事業單位等,參訓學員500余人,均滿載而歸。

今年,更多量身定制的培訓課程陸續上線,歡迎前來新京報交流,一起進步。

獨家課程 量身定制

提供融媒課程定制服務,根據學員的實際需求和預期的學習方向,量身打造專屬課程。

“沉浸式”跟班學習

培訓期間,跟班學員以現場觀摩、全程參與、互動交流等方式“沉浸式”跟班學習。

重在實踐 不搞空談

根據培訓學習內容,圍繞重點工作策劃宣傳方案、拍攝作品,導師現場點評,在實踐中檢驗學習成果。

開拓視野 開放交流

走進互聯網大廠,實地參觀拓展視野,與行業大咖在交流互動中吸取經驗、促進提升。

More

點擊查看部分培訓實錄

北京發行集團培訓班:

正在刷短視頻的我,被靈魂拷問:“你多久沒看書了?”

帶貨直播間,只來了看熱鬧的同事……

合肥日報培訓班:

十幾年的資深攝影記者,發力做視頻了

河北省媒體培訓班:

五個新媒體策劃方案,齊了!

吉林省媒體培訓班:

淩晨5點半,策劃方案終于好了!

蘇州市媒體培訓班:

“剛剛,官方正式通報!”算不算標題黨

余姚市幹部媒介素養培訓班:

新聞發言人,感覺回來了!

咨詢詳情,請添加新京報融媒共享平台微信

標注姓名、單位、職務或身份

0 阅读: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