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壇風雲再起,最新民調出爐,民主黨內讧,特朗普又被“禁言”

志宏教授 2024-04-14 20:36:22

隨著美國2024年總統大選的序幕持續拉開,新一輪風雲變幻也正向美國襲來。

關鍵時刻,美國政壇再次傳來了3個新動向。

動向一,當不成總統了?美國最新民調出爐,拜登再收“差評”。

8日,海外網消息,美媒CNN報道稱,雷德菲爾德和威爾頓戰略咨詢公司公布了一份最新民調數據,顯示自從去年10月巴以沖突爆發以來,拜登的支持率大幅下降,目前爲37%,並顯示有接近一半的美國民衆不贊同拜登在巴以沖突上政策。

據悉,巴以沖突爆發後,拜登政府極力偏袒以色列,多次阻撓聯合國通過涉巴以局勢決議,並向以色列提供武器裝備的舉動,引發了美國民衆強烈不滿,包括華盛頓在內的多個地區頻繁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

並且,拜登支持率大幅下降的同時,其主要競爭對手特朗普的支持率雖然波動不大,但卻已經領先拜登。

美媒認爲,若拜登再不改變在巴以局勢上的政策和態度,按照目前的民調數據,拜登很可能輸給特朗普。

此外,不光是巴以沖突,拜登在俄烏沖突中,不斷向烏克蘭提供武器裝備,導致沖突不斷被延長的舉動,也同樣引發了美國民衆廣泛不滿,不少反戰組織時常在白宮、國會大樓等地舉行抗議示威活動,並高呼“美國退出北約、解散北約”等口號。而這,同樣是導致拜登支持率“跌跌不休”的主要原因之一。

反觀特朗普,曾多次就俄烏局勢表態,稱他如果贏得2024年總統大選,就有把握在“24小時內平息俄烏戰火”,這令特朗普博得了不少選民的好感和支持。

在這樣的背景下,拜登若繼續保持如今的對外政策,那其參選之路或面臨更多阻礙。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隨著巴以局勢持續變化,7名國際慈善組織成員在加沙死于以色列空襲,其中包含來自美英澳、波蘭等國公民,令以色列迎來了巨大國際壓力,也令拜登政府不得不重新審視其在巴以沖突上的政策。

更關鍵的一點,民主黨人似乎也開始向拜登表達不滿了。

消息二,佩洛西帶頭發聲,40名民主黨議員聯手向拜登“逼宮”。

7日,《華盛頓郵報》報道稱,佩洛西爲首的40名民主黨議員聯名致信拜登,要求美國停止向以色列提供武器准備,原因是,在7名國際慈善組織成員死于以軍空襲以及加沙地帶人道主義危機日益嚴峻的情況下,美國向以色列提供武器裝備是“不合理的”。

據悉,就在幾天前,拜登剛決定,向以色列提供一批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武器裝備,其中包括25架F-35戰機和2300多枚重型炸彈。

如今,佩洛西帶頭向拜登施壓,要麽是民主黨內部出現了巨大分歧、發生“內讧”;要麽就是佩洛西與拜登“唱雙簧”,通過黨派壓力給拜登政府轉變對巴以沖突政策“找台階下”。

畢竟,佩洛西是民主黨元老,與拜登關系親密,如今二人突然鬧“翻臉”,這顯然是很不合理且充滿蹊跷的。

不過,8日,以色列宣布從加沙撤軍,預示著巴以沖突可能會暫時告一段落,美國很可能趁此機會放緩對以色列的軍援。

但鑒于以色列前不久空襲伊朗駐敘利亞使館,造成多名伊朗軍官身亡,伊朗誓言報複以色列,加沙沖突告一段落後,以色列很可能與伊朗發生沖突。

屆時,美國同樣將面臨抉擇——要不要幫以色列?如果幫了,美國卷入沖突的可能很大,如果不幫,以色列是否會向美國表達不滿和抗議?拜登要如何面對美國猶太裔選民的憤怒?

只能說,佩洛西帶頭向拜登施壓後,更大的麻煩還在等著白宮。

此外,拜登麻煩不斷之際,特朗普也迎來了新麻煩。

消息三,大選當前,特朗普又被“禁言”了。

7日,美媒CNN報道稱,美國紐約州法官宣布,擴大對特朗普的“禁言令”,即:禁止特朗普對紐約法官和曼哈頓地區檢察官及其家庭成員發表不當言論,理由是,法院認爲特朗普的言論很可能會給案件相關人員及其家人“帶來恐懼”。

據悉,特朗普早在3月底,便因爲“封口費”案件被紐約法官處以“禁言令”,禁止特朗普發表對該案法官、陪審員和法庭工作人員發表具有“威脅性、煽動性和誹謗性”的言論,如今對特朗普的“禁言令”再次擴大,則是阻止這些執法人員的家人受到影響或威脅。

要注意,紐約法官的擔憂並不多余,特朗普在美國的支持者不僅數量龐大,還都很狂熱,例如美國2021年1月發生的國會山騷亂事件,便是例子。

如今,特朗普深陷重重司法糾紛,本就心有不滿,其支持者也頻繁爲特朗普抱不平,爲了避免更多混亂發生,紐約法官對特朗普下達禁言令,也就並不讓人意外了。

不過,特朗普一方對禁言令表示不服,認爲這會限制特朗普的競選活動,目前正打算提起上訴。

由此可見,相比拜登、民主黨人的步步施壓和層層攻勢,如何應對這一系列司法糾紛,或許才是特朗普參選之路上的最大阻礙。

接下來,且看特朗普會如何應對吧。

8 阅读:7505
评论列表
  • 2024-04-15 17:59

    狗咬狗,一嘴毛。

志宏教授

簡介:太原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