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鄉人,鄂州這些地方變化很大

長江日報 2024-02-15 16:00:41

這一年,爲了回家你奔赴了多少公裏?

輾轉各地後發現那對鄉音鄉憶的熱愛早已深入骨髓。

如今放眼望去高樓林立、交通四通八達一湖清波、滿城綠意古今交融同樣的地點,不同的面貌生動展現了鄂州這些年的日新月異。

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家鄉的變化!

在鄂州

一幅幅和諧宜居、綠意盎然的

生態畫卷徐徐展開

湖泊河流交錯彙

山巒環抱如畫卷

鄂州通過各類方式

不斷增加城市“含綠量”

擦亮城市底色

01

新建成的濱江四期如同一幅靈動的畫卷,橫亘在長江之濱。這裏綠意盎然,植被茂密,仿佛是大自然的調色板。沿著江灘漫步,可以欣賞到詩畫走廊、多彩印畫等八大景觀,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詩意與韻味。江水潺潺,波光粼粼,與岸邊的綠樹、鮮花相映成趣,在這裏,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溫柔,感受城市的脈搏,品味生活的美好。

02

推門見綠、開窗見花,桂花園社區,顧名思義,這個社區曾因桂花的芬芳聞名鄉裏。草木蔥茏、鳥語花香,高大的樹木與馨香的桂花樹散落于社區中,桂園自身就已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特寫。

伴隨著鄂州口袋公園建設工程拉開序幕,桂園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老舊小區、農貿市場

市政公園齊齊改造

一個個崛起

鄂州市容市貌已經大變樣

如今,面對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

鄂州正加速轉型

以高質量發展爲目標

在強市建設的賽道上

展現出新的風貌

01

鄂城通用機械廠鑄就了曾經鋼鐵時代的輝煌,伴隨著一個時代的漸行漸遠,這片區域經曆了煙囪倒下、廠房被變賣,從最初的14排平房,到後來建成20棟樓梯房,在改制後一度成爲被遺忘的角落,一派髒亂差。如今在社區的帶領下,它又有了新變化。

爲了讓居民重拾記憶,小區精心打造“工廠文化牆”,不僅美化了小區環境,而且還承載了記憶,成爲老舊小區特色文化地標。彩繪牆中既有工人入黨宣誓的畫面,也有通用機械廠工人生産生活的場景,以及工廠廠徽等老物件,牆繪充分尊重曆史,畫面栩栩如生。

02

人間四月天,菜場占半邊。菜場是市民生活的必打卡之地,改造後的蟠龍農貿市場不僅在外觀上煥然一新,更是在“煙火氣”中融入了“文明風”。

近年來

鄂州持續創新文旅融合之路

構建多元化、多層次的旅遊格局

讓鄂州文旅“活”起來、“火”起來

感受現代科技

和傳統文化的融合碰撞

讓文化傳承有了新載體

更有精氣神

01

鄂州是一片人才輩出的土地,晚清時期有一位著名的書法家、散文家誕生,他就是張裕钊。他的書法在吸納傳統書法精華的基礎上,另辟蹊徑,獨創一體,融北碑南帖于一爐,創造了影響晚清書壇百年之久的“張體”。

梁子湖區沼山鎮叢林村內,就有一座收藏展示張裕钊書法精品及家族文物的展示館——張裕钊書法文化博物館。博物館的外觀設計古樸典雅,充滿了曆史的厚重感。館內陳列著大量珍貴的張裕钊書法作品及其相關文物,通過實物、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全面展示了張裕钊先生的藝術成就和書法藝術的發展曆程。

每一幅作品都凝聚了藝術家的心血和智慧,每一筆、每一劃都充滿了生命的張力和藝術的魅力。 02 鄂州作爲百湖之市,水域面積4.97萬公頃,境內湖泊133個,其中碧波萬頃的梁子湖是許多人心中最富魅力的水鄉。

在梁子湖畔,就有一座與水相關的場館——梁子湖生態文明展示館,用精妙的設計與豐富的展覽,打造出一座集打卡體驗、寓教于樂、旅遊休閑爲一體的“科普館”。這裏是華中地區首個以湖泊保護、水生態修複、水生物多樣性保護爲特色的研究展示中心,總建築面積約1.8萬平方米,投資3.5億元,以三個獨立的展示區,帶來最趣味生動的觀展體驗。

回顧過去鄂州砥砺前行城市品質已然發生巨變……建築會衰老,照片會褪色可屬于我們的歲月記憶卻不會消散回到鄂州的你還感受到家鄉的哪些變化?

(來源:鄂州市融媒體中心)

【編輯:丁翾】

【來源:鄂州市融媒體中心】

0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