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繩應成爲和平合作的樞紐而非軍事對抗的前沿

亞太說 2024-05-16 14:20:22

當前,亞太安全形勢日趨嚴峻,美國企圖聯合盟友實施對華遏制,日本政府配合美國幹預台海問題,並在沖繩等西南群島推進“軍事要塞化”部署。此類舉動加劇了地區陣營對立及局勢緊張,導致東亞安全及發展面臨威脅。沖繩與日本中央政府及駐日美軍之間的矛盾也因此再度凸顯,沖繩民衆日益擔憂自身的安全與發展利益受到損害。在此背景下,“東亞和平發展與琉球學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于5月15日在京舉辦。研討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東海問題研究中心、日本研究所聯合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協辦。會議邀請中日相關領域專家,就近現代琉球問題的由來演變、當前沖繩所面臨的安全與發展問題,中國與琉球(沖繩)的交流以及琉球學研究的學科建設等議題展開綜合研討。

研討會現場

開幕式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秘書長、黨組成員趙志敏,日本社民黨副黨首、衆議院議員新垣邦男,中國社會科學院東海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日本研究所所長楊伯江在現場或通過視頻方式致辭。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闫坤主持開幕式。

趙志敏在致辭中表示,自明朝初年雙方建立官方關系以來,中國同琉球在經濟貿易、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天文曆法、生産技術等多個領域的交流取得了豐碩成果。令人憂心的是,近年來,日本中央政府爲配合美國的東亞戰略,無視沖繩人民搬遷美軍基地、減輕沖繩負擔、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訴求,繼續加緊在以沖繩爲中心的“西南群島”部署軍事力量。美日兩國政府目前的政策不僅損害了中國的利益,同時也對沖繩民衆的發展權、自決權、安全權造成了威脅。同時,美日兩國政府持續幹涉台灣問題,支持台灣島內“台獨”勢力興風作浪,顯著加劇了台灣問題的複雜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秘書長、黨組成員趙志敏通過視頻致辭

趙志敏表示,希望與會專家深入總結中琉友好交往曆史經驗,探討實現東亞和平發展的可行方案。爲此,他提出三點想法:一是要共同維護東亞和平穩定。我們認同並支持當前沖繩民衆和平反戰的正義立場,願同日本、特別是沖繩的國際和平力量一道堅決反對任何勢力在本地區謀求軍事霸權,煽動陣營對抗、制造安全陷阱、加劇緊張局勢;二是要攜手推動東亞共同發展。曆史上,作爲“萬國津梁”的琉球是東亞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期待沖繩能在21世紀東亞經濟一體化及“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再次抓住機遇,發揮區位優勢,發展成爲新時代的地區經濟門戶和聯通樞紐;三是要合作促進東亞文化交流。希望雙方政界及民間組織、特別是學術及文化團體加強對話交流,在弘揚友好交流精神的基礎上,積極發掘、整理、展示、傳播有關雙方經濟人文交流的曆史文獻、遺迹遺産、文明價值,攜手促進“琉球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構建,爲和合共生、開放包容的東亞文化增添新的內涵。

新垣邦男在致辭中指出,盡管當前國際與地區形勢充滿挑戰,沖繩方面依然希望能夠與中方學術界與政策專家共享問題意識,攜手開展合作,積極推動雙方相互理解與深入交流。作爲土生土長的沖繩人,新垣邦男表示,希望中國與沖繩乃至整個日本能夠長期保持和平,並繼續開展富有成效的友好交流。

日本社民黨副黨首、衆議院議員新垣邦男通過視頻致辭

楊伯江在致辭中指出,在日本政府加強“西南群島”軍事部署的背後,是美國從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邏輯出發,強化對中國多邊打壓的地區戰略。這一戰略包藏加劇地區分裂、陣營對抗乃至引爆沖突的風險,是中日兩國一切愛好和平的人們、包括沖繩當地民衆所共同反對的。我們希望沖繩成爲和平合作的樞紐,而不是軍事對抗的前沿。沖繩理應被包含在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東端起點當中,在基于“人類命運共同體”“亞洲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東亞地區融合中發揮出無可替代的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東海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日本研究所所長楊伯江致辭

楊伯江表示,中國社會科學院東海問題研究中心、日本研究所將繼續發揮在涉日、涉海問題方面的研究積澱,利用對日對琉交流渠道等各種條件,積極推動琉球學的學科建設,爭取更好地爲中外同行切磋、重要成果展示架設起橋梁、搭建好平台。

研討會上,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福建師範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日本靜岡縣立大學、青山學院大學、神奈川大學、龍谷大學、沖繩大學、沖繩國際大學等十余家機構的專家學者發言。與會中日嘉賓普遍認爲,日本追隨美國強化“圍堵中國”戰略,在沖繩等西南群島推進“軍事要塞化”部署,導致地區不穩定因素增多。沖繩人民渴望的是和平、繁榮和穩定,期待沖繩與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加強交流、合作,爲地區和平發展貢獻力量。

本次研討會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東海問題研究中心創辦的學術品牌“東海研究論壇”系列活動之一。東海問題研究中心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所屬院級非實體研究機構,成立于2021年3月。中心自成立以來,圍繞以東海爲重點的亞太海上形勢、區域大國關系等問題,集中組織並開展了多場高水平研究及學術交流活動。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