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失敗美國就完了!特朗普放狠話,並且100%的汽車關稅才是殺手锏

非國際知名者 2024-03-18 12:12:55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已經拉開序幕,前總統特朗普面對可能的再次失利,他口無遮攔地發出狠話,試圖借重大關稅政策扭轉乾坤。

這一做法引發了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一個強硬的政策手段,是爲了捍衛美國核心利益,還是一記自毀長城的重拳?

特朗普號稱100%的懲罰性汽車關稅將令國內汽車産業重新煥發生機,但同時也讓世界其他國家的産品在美國市場幾乎完全失去競爭力。這種做法是否合理?

特朗普口無遮攔,美國會被他的滔滔雄辯毀于一旦嗎?

前任總統特朗普向來是個口無遮攔的人,他喜歡用極端言辭抓人眼球。然而就在關鍵的俄亥俄州競選集會上,他那番"如果我輸掉大選,對美國來說就是一場大屠殺"的狂言,實在過于誇張和危言聳聽。

特朗普顯然是有意無意地將自己的個人命運與國家前途牢牢捆綁,彰顯出一種自我重要性。

他在關鍵時候丟出"大屠殺"這樣的重磅炸彈,不啻是在煽動仇恨、制造恐慌,妄圖讓選民對其他候選人産生由衷的恐懼和不信任。

不可否認,特朗普的這種極端化言論手法在過去的確曾吸引了不少支持者的目光。可是現在這種借機言辭滿懷主觀偏見,將自身利益淩駕于國家整體利益之上的做法,恐怕難以得到太多共鳴。

畢竟,作爲一個成熟的民主國家,美國已經走過了太多曆史風雨,絕不可能就因爲一個人的當選或落選而遭受所謂的"大屠殺"。特朗普如此狂妄自大的說法,不啻是對美國民主制度的藐視,對民意的不屑一顧。

那麽,特朗普爲什麽還要甘冒被輿論抨擊的風險,放出這樣的狂言威脅呢?很明顯,他是在重要的鐵鏽帶地區釋放這一"殺手锏",試圖鞏固自身在這一制造業大州的支持率。

可問題是,一味迎合某些地方利益,罔顧全局,最終能走多遠?這種做法是否會引起民衆反感,適得其反?

美國的鐵鏽地帶

不賣車的殺手锏"真有那麽厲害嗎?

特朗普在俄亥俄州的演講中,不僅狠話連連、言辭激烈,更是拿出了一個"殺手锏"——對所有進口汽車征收高達100%的懲罰性關稅。聽起來確實很有殺傷力,可是實際效果卻未必盡如人意。

對進口汽車開刀,固然可以在短期內爲美國本土車企撥雲見日、掃清競爭對手。

但美國開足馬力生産汽車,供應能否跟得上市場需求?況且美國工業對進口零部件的依賴程度很高,關稅大幅上調後,生産成本必將節節攀升。

更何況,汽車行業的全球化程度極高,各國車企早已在世界範圍內紮根互爲依存。

一旦美國展開對外國車企的征稅行爲,其他國家指不定也會對美國汽車企業做出反制。屆時一場沒完沒了的貿易戰愈演愈烈,雙方最終難逃兩敗俱傷的下場。

從曆史經驗看,關稅戰絕非一勞永逸的"殺手锏"。上世紀30年代,爲對抗經濟大蕭條,美國政府曾通過《斯姆特霍利關稅法》,將進口關稅大幅提高。

結果適得其反,不僅加深了經濟危機,還引發了其他國家的報複性關稅,國際貿易遭受重挫。

上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場景

而在2018-2019年,中美兩國曾陷入漫長的貿易摩擦,關稅之爭波及方方面面。雖然一時看似美國占了上風,但最終還是以雙方互有讓步而告終。如此紛爭,已使雙方經濟和企業蒙受了巨大損失。

因此特朗普此番關于汽車征稅的威脅,固然可以贏得鐵鏽帶地區的垂青,但要真的付諸行動,後患無窮。

倘若失算,其"殺手锏"不啻于一顆原子彈,最終傷及無辜的可能就是美國老百姓了。那麽,當前汽車行業正面臨何種困境,才讓特朗普不惜使出這一絕招?

汽車工業會成爲美國的"鐵鏽"嗎?

特朗普爲何在汽車産業大州如此極端言論?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汽車工業曾是美國制造業的皇冠上的明珠,在上世紀中葉一度引領全球浪潮。

但隨著日系、韓系車企的崛起,以及歐洲車企的強勢回歸,這個曾經的"鑽石"開始黯然失色。

21世紀初,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等老牌車企更是遭遇重創,紛紛破産重組。雖然在政府財政援助下擺脫了泥潭,但已然無法重拾當年的輝煌,日漸失去在全球市場的主導權。

更糟的是,新能源汽車浪潮的到來,讓這些曾經的巨頭陷入更加被動的境地。長期躺在電動車的溫床裏的特斯拉,如今已經遙遙領先;傳統車企則在這片新藍海中舉步維艱。

據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特斯拉在美國電動車市場的占有率高達65%,而通用、福特等老將更像是日落黃花的少數了。

可以說,電動車的風潮已經徹底顛覆了這個曾經是美國支柱産業的"王國"。

舊時代的王者爲何會就此衰落?歸根結底,還是因爲創新能力的匮乏。這些曾經的航母級企業體積太大,官僚主義作風嚴重,很難做出及時的戰略轉型。

相比之下,特斯拉無舊疾積累,可以從最初就瞄准新能源這個未來市場,並在資金、人才等方面給予足夠投入。在美國電動車市場的各個環節,從電池到充電樁,特斯拉無一不占據著絕對主導權。

這種嚴酷的現實,讓特朗普無比焦慮。他口中振振有詞的"百分百關稅殺手锏",就是爲了扶植那些日漸式微的燃油車巨頭。但殊不知,這只會加重它們的包袱,根本無助于重現輝煌。

放眼全美,俄亥俄、密歇根等馬路工業州至今仍是汽車制造的重鎮。這些地區的就業和經濟發展,都離不開本土汽車行業的興衰。特朗普竭盡全力爲之呼籲,也是出于保住自己在這些"搖擺州"的政治基本盤。

然而任何狹隘的地方保護主義和守舊政策,都無法阻擋科技發展的大趨勢。當汽車行業加快朝著電動化、智能化方向轉型時,美國本土車企若還固步自封,最終只會被這趟列車遠遠抛在身後。

在這個全球一體化的時代,誰都不可能獨善其身。那麽,如何方能再度振興美國汽車工業?還需依靠新的科技和産品,還是依賴新的政策推動?這一切都將在今年年底的大選格局中暴露無遺。

2024總統大選海報

大選年,華盛頓是否還是"深水區"?

離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已經不足一年時間,特朗普與拜登這對宿敵的最新選情備受關注。兩黨的初選階段已接近尾聲,雙方都在爲最後的沖刺階段做著最後的准備。

80多歲高齡的拜登,能否順利連任?這仍是一個未知數。高齡固然帶來經驗老到的優勢,但健康狀況和精力狀態等因素,也可能給他的競選蒙上陰影。

另一方面,年過古稀的特朗普雖然精力似乎尚在,卻被多起官司纏身。其中最嚴重的指控是試圖阻撓國會認證2020年大選結果,如若罪名成立,將面臨長達20年的監禁。這對他的民意基礎無疑是一大打擊。

即便如此,特朗普顯然並未放棄重返白宮的渴望。他不惜以極端言論博取選民關注,更是毫無顧忌地將國家前景與個人命運捆綁,妄圖利用民粹主義手段贏得選票。

而拜登陣營方面,除了靠著其本人的親和力和就任期間的政績說話,也在暗中打造所謂"拜登家族品牌"。

其子亨特一直是備受質疑的對象,但家族內部似乎有意打造其作爲"接班人"的形象。

亨特.拜登

因此今年大選更像是一場家族之爭,而非簡單的人員較量。雙方陣營都在暗中布局,施展種種手段。美國政治向來是"深水區",陰謀詭計、黑暗交易可謂應有盡有。

更何況,美國現在的肌體正日漸衰微。經曆了新冠疫情的重創,通脹飙升加劇了民生窘境,而兩黨內讧也讓執政陷入停滯。普通民衆對政客的不信任感高漲,但也無計可施。

在這種動蕩時期,總統大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雙方陣營裏究竟在暗中布局些什麽?又會使出什麽樣的伎倆互不相讓?乃至兩人勝出後,將如何重振國運?這一切仍將是未解之謎。

如此看來,美國政壇暗流洶湧,選戰硝煙四起。而無論最終勝者爲who,都難逃"華盛頓深水區"的命運。那麽,這場直接關乎美國前途命運的大選,在全球格局下又將呈現怎樣的影響?

美國大選年,世界會缺"美"嗎?

每逢美國總統大選年,全世界都會聚焦這一"超級大賽"。作爲當今世界第一超級大國,美國無疑對全球格局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今年這場特朗普與拜登之間的"重賽",其結果將如何影響美國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

無論最終勝者爲誰,美國超級大國的地位短期內或難以動搖。它雄厚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以及在國際事務中的主導權,都注定了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繼續主導國際秩序。

但從長遠來看,內憂外患的美國是否能永葆不衰,仍是個未知數。這場大選結果將直接決定未來四年美國內政外交的基本走向,影響全球格局的去向。

以中美兩強在太平洋地區的博弈爲例,雙方矛盾目前已經白熱化。如果特朗普重掌權柄,他大概率會出于私利而針對中國的強硬政策或將繼續;而拜登雖亦堅持"戰略競爭"立場,但行事手法或稍顯溫和。

在歐洲,俄烏沖突陰雲密布,北約與俄羅斯對峙加劇。無論特朗普還是拜登,都將堅持支持烏克蘭,但在制裁力度和談判訴求等方面,可能會有所不同。

戰場上的烏克蘭女兵

在中東,美國仍將充當"睚眦必較"的角色。伊朗核問題將是大選雙方一個攻防焦點。而不列顛及其他歐洲盟國,都在密切關注美國在該地區的戰略走向。

對于亞太和拉美等其他地區而言,與美國的經貿關系也將面臨考驗。雙邊關稅戰一觸即發,將直接沖擊經濟發展。

世貿組織

結語

因此無論今年的美國大選結果如何,都將影響世界各國在未來4年乃至更長時間的戰略布局。無論特朗普還是拜登,其新政府施政風格都將引發國際格局的深層次變革。

人們期待的是,美國能從這一年的角力中鑄就新的團結,走出國力日漸式微的困境。世界難道真如許多人所憂那般失去超級大國的"領頭雁"而陷入無序動蕩?

抑或恰恰相反,這一年將催生美國的自我覺醒與振作?無論如何,時代車輪滾滾向前,這場大選定將成爲國際關系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0 阅读:30

非國際知名者

簡介:作品全部原創,國際財經,一點就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