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生我們做陌生人!”救人殉職公仆妻子清明發文,訴說家人難言的痛

老白的文藝小醬 2024-04-10 10:47:47

“心如刀割!”

這是一位妻子在清明節之際,寫給來不及相擁道別、就匆匆離開這個熱鬧的世界和他們溫馨的小家的丈夫的短文。

行文平實質樸,如訴家常,看似嬌嗔和抱怨,卻字字泣血催淚、句句含情蘊愛。尤其是短文的標題,一句“如果有來生,我們要做陌生人”,直接讓人心碎淚奔,哀恸不已。

這字句的表達別有深意。字面上是道不盡的追思想念魂牽夢萦、訴不完的悲楚哀怨傷心欲絕,背後卻有對“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的殷殷盼求……

4月3日上午,贛東北連降大到暴雨。

江西景德鎮樂平市,4人駕車返鄉祭祖掃墓。在經過衆埠鎮方家村時,他們不顧路邊鎮村幹部的竭力勸阻,強行駕車通過已被洪水淹沒的道路,結果連人帶車被急流沖走。

當時正在該地方值守和巡邏的衆埠鎮副鎮長朱如新看到險情發生,連鞋子都來不及脫下就和其他人員一起下水救人。

萬分痛心的是,朱副鎮長再也沒有露出水面——專業營救隊經過十多個小時的緊張搜救,直到4日的淩晨三點左右才發現了他的遺體。

朱如新不幸殉職,他倒在了工作崗位上,年僅51歲。

朱副鎮長的所作所爲是好樣的,看見群衆有難,義無反顧、奮不顧身地營救,將自己的生死和安危置之度外,體現了人民公仆的本色。地方黨委和政府應該大張旗鼓地表彰這種“舍己救人”的精神。

恕我直白和狹隘,從另外一個角度(家人視角)加以審視的話,公仆朱副鎮長這樣的舉動是不是真的有必要?對于他一家老小來說,是不是顯得過于決然和殘酷?

毫無疑問,見義勇爲是一種美德。但是營救他人應先保全自己,這也是一個基本法則。在下水救人之前,施救者應該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評估一下事發時的具體環境和實際情況,比如危險系數、水性如何、身體狀況以及家庭和單位情況等等因素。

更何況,這4名被洪水沖走的群衆,是因爲本身像蠻牛一樣執拗死倔、不聽勸阻、強行涉險,才導致險情發生,有“自討苦吃、咎由自取”的可憐意味。

這樣“二愣子”的貨色,多少會令朱副鎮長這份營救善舉以及帶來的“犧牲”的價值和意義打了折扣。

官方曾多次在不同場合、以各種方式告誡公民,認爲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貿然盲目施救是“不明智之舉”,不值得提倡。

專業的營救工作還是需要由專業的營救隊伍進行,其他人沒有必要做更大的無謂的犧牲,從而讓家人獨自承受這份無以言表的刻骨銘心之痛……

0 阅读:23

老白的文藝小醬

簡介:從文藝和善的視角,看待紛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