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萬億利潤破紀錄,豐田“偷襲”中國新能源汽車!

丁丁看點 2024-05-20 13:40:05

就在全世界都在質疑豐田前途的時候,這家公司卻在默默地研制固體電池,爲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起了猛烈的沖擊。我不禁要問,豐田公司之前極力推行氫氣車的真正用意是什麽:它也許只是想要誤導大衆,讓大衆以爲豐田仍然把精力集中在氫氣上,卻忽略了其電池科技的進展。實際上,豐田公司已將大量資金投入到了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上。

豐田近期公布的業績可以用“驚豔”兩個字來形容:在過去一年裏,它賣出了1030萬台車,實現了5.3萬億日圓(約2485億元)的收益,創下了該公司自創立以來的最大盈利紀錄。如此優異的表現令豐田財務長難掩其激動之情,在活動中,他驕傲地宣布,該公司的銷售收入增長近一倍。不過,令人難堪的是,據蓋世汽車統計,國內十八大主要車企的淨利潤加起來也不過500億左右,不及豐田的1/4。

豐田由于對純電動汽車的批判,被某些媒體冠以“缺乏創新”,“不思進取”,“脫離時代”,“落伍”等字眼。雖然在宣傳方面處于劣勢,但是豐田的銷售卻從來沒有失敗過。根據豐田的報告,去年只賣出了110,000輛電動汽車,與其一千萬輛汽車的銷售總量相比,簡直是微不足道。不過,這兩家公司銷售了355萬台混合動力汽車,在市場上占據了1/3以上的份額,這也是豐田盈利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另外,比亞迪、理想等公司也在這一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就科技而言,液體電池的化學潛能已經被開發到了極致,要想再進一步發展,就得依賴于物質上的革新,比如將電池重新排列,讓它能夠在有限的空間裏裝下更多的電池。這也是爲何600 km的續航裏程很難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原因,固態電池被認爲可以從600 km跳到1000 km。豐田已經積累了超過1300個固體電池的專利,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當人們對豐田抱有悲觀態度時,豐田正在加緊發展固體電池技術,爲“突襲”中國的電池行業做好了充分的准備。

考慮到這一點,我們不得不對豐田的戰術保持警覺。他們對外宣稱氫能帶來的好處,或許只是用來分散整個産業的視線,但事實上,他們早已經將氫能源技術擺在了最前面。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曾經直言不諱地表示,日本、德國對固體電池的研發都有清晰的時間表,而中國則尚未出台相關的國家層面的時間表。由于我們控制了液體電池的生産能力,所以日本、德國都把固態電池看作是重新獲得科技領導地位的鑰匙。所以,未來3-5年,我們必須突破全固態電池的産業鏈,才能繼續引領世界的發展。

縱觀最近的汽車産業,我們可以看到,媒體關注的重點並不是科技,也不是電池,而是更多的是一些比較“膚淺”的事情。這一現象值得我們深思。傳媒與産業應該更加重視汽車工業的産業鏈、競爭者的動向以及我國的技術進步。

我們不能等著競爭對手把先進的技術拿出來,然後我們才發現自己已經落伍了。對于中國汽車制造商來說,他們所面對的最大的威脅就是超前與自滿。

唯有不斷地進行科技革新與策略前瞻,方能保證公司在世界汽車工業中的競爭優勢。豐田公司對固態電池的秘密研究與開發,給我們敲響了警鍾,讓我們時刻警惕,時刻保持警惕,不斷革新。

要想保持行業的領導地位,就必須把注意力集中在目前的競爭上,同時也要看到將來可能發生的變化。也就是說,哪怕我們現在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對于新興科技的研發與投入卻是絲毫不能松懈。在電動車科技中,固態電池的開發是一種極佳的範例。

在這場科技變革面前,汽車廠商與科研院所緊密配合,組成一個強有力的本土聯盟。其中包括:研發成果共享,市場風險分擔,合作推進産業標准制訂等。另外,政府的支持也很重要,包括財政支持、政策引導和國際協作等。

另外,我們也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爲將來的研究與工程人才提供必要的支持。此外,大衆的認識與接納程度也是十分重要的。通過宣傳與宣傳,提升消費者對新科技的信任度與接受度,是推動新技術走向市場的關鍵。

最後,我們要意識到,盡管來自于競爭者的威脅,但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和提高的機遇。豐田公司的案例表明,要想取得持久的成功,必須要有科技創新和多元化的營銷戰略。所以,通過對其成敗的觀察與分析,可以幫助我們及時調整策略。

總之,我們既然已經走到了科技的最前沿,就不應該滿足于目前取得的成績,而應該繼續進行探索與創新,才能在將來的科技競賽中立于不敗之地。通過整合資源,智慧和實力,我們不但可以保持目前的市場占有率,而且可以不斷地拓展新的成長空間,從而保證我們在世界汽車工業中的競爭力和影響。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