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銷約1.8萬斤,“蘸鞋底子都香”!這裏的辣椒一夜之間火遍全國,是因爲...

長江蔬菜 2024-03-25 10:56:42

一個多月銷售63.8萬斤

總銷售額757.38萬元

被稱爲天水麻辣燙“靈魂”

甘谷辣椒銷售火爆!

圖片來源:寶雞旅遊

3月19日,陝西名爲“佳哥有點餓”的網友來到天水,品嘗了麻辣燙後,便來到徐記甘谷辣椒店,帶了很多辣椒産品給親朋好友。像“佳哥有點餓”這樣的遊客有很多很多,他們都是在品嘗過天水麻辣燙之後,將甘谷辣椒一並帶回家。

甘谷辣椒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20日中午12時,甘谷縣13家辣椒經銷企業在天水麻辣燙火爆出圈以來,共銷售辣椒産品63.8萬斤,總銷售額757.38萬元。按35天計算,平均每天銷售約1.8萬斤。甘谷辣椒呈現出一副加工忙、銷售旺的場景。

甘谷辣椒有多“香”?

天水麻辣燙唇齒留香、回味悠長的關鍵在于甘谷辣椒的加入,因此甘谷辣椒被稱爲天水麻辣燙的“靈魂”所在。

甘谷縣是我國辣椒栽培最早的縣之一,已有400多年的種植曆史,素有“辣椒之鄉”的美譽。由于其獨特的土壤、氣候等自然條件,甘谷辣椒肉厚油多、色澤紅亮、味道濃郁、香辣可口,曬幹的甘谷辣椒磨成面、澆上油,滋滋冒香。

圖片來源:寶雞旅遊

甘谷辣椒的獨特之處在于其品種。甘谷出産的線辣椒形似牛角,長約18-20厘米,直徑1厘米左右。于是甘谷人給辣椒起了“羊角辣椒”和“七寸紅”這樣富有詩意的名字,形象地描繪了辣椒的形態特征。

據了解,甘谷辣椒含有醛類、烯類、醇類等45種風味物質,顯著高出同類産品16種,且富含人體所需氨基酸18種,其中Vc含量45.76mg/100g,較同類産品高92.88%;鐵含量67.48mg/100g,較同類産品高32.44%;反式辣椒紅素含量17.02g/kg,較同類産品高34.55%,使甘谷辣椒的色澤更鮮豔、香味更濃郁,成爲辣椒産品中的佼佼者,被美國專家列入全世界130多個辣椒品種的前十位而受到國際市場的青睐。

圖片來源:甘肅經濟網

甘谷辣椒的辣度適中,既能夠滿足人們對于辣味的追求,又不會過于刺激。這使得甘谷辣椒在衆多辣椒品種中脫穎而出,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圖片來源:甘肅經濟網

2011年,甘谷辣椒通過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産品認證,2020年,甘谷辣椒入選“甘味”區域公用品牌目錄。

2023年,甘谷縣辣椒種植面積達5萬余畝,産值超3億元,成爲當地農業的重要支柱。當地還培育了一批辣椒加工企業,開發了辣椒面、絲、片、丁和油潑辣子等60多個品種,甘谷辣椒成爲當地推得出、叫得響的金字招牌,甘谷已發展成全國辣椒重要生産基地之一。

爲啥甘谷辣椒會這麽“香”?

除了“天時地利人和”,種植方式和加工方式也是甘谷辣椒的“香”的源頭。

甘谷辣椒核心産區多爲山坡丘陵地帶,主要采用壟溝地膜旱作覆蓋栽培。

圖片來源:新天水網

甘谷辣椒的農藥、化肥等的使用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基肥以農家肥爲主,輔助少量的二铵和硫酸鉀,生産周期基本上不再施肥。由于山地丘陵地帶海拔高,病蟲害發生非常少,農藥使用頻率很低。目前,甘谷已確立了《甘谷辣椒栽培技術規範》和《甘谷辣椒壟溝全膜旱作栽培技術》,辣椒生産過程符合綠色食品生産標准。

山旱地線辣椒全膜覆蓋雙壟溝栽培技術要點

1、地塊選擇:選擇海拔1000—1700m,前茬爲非茄科作物的梯田地、堤灌地、灘平灣地,並要求土壤耕作層達到30cm以上。

2、整地施肥覆膜:土壤解凍後,深翻土壤,每畝施農家肥4000kg、尿素15kg、過磷酸鈣30kg作基肥。以全膜雙壟溝方式起壟覆膜,按小壟寬40cm,壟高15cm,大壟寬70cm,壟高10cm劃行起壟,形成兩個大小拱形壟面,每幅壟分大小雙行,幅寬110cm。地下害蟲嚴重地塊起壟時每畝用40%辛硫磷乳油0.5kg加細沙30kg拌成毒土撤施。起壟後用1200mm×0.015mm地膜全地面覆蓋,畝用量6kg,膜與膜相接于大壟中間搭接5cm,覆土10cm壓實,每隔2—3m橫壓土腰帶,以防被風刮起。覆膜後下雨前每隔50cm處打一直徑30mm的滲水孔。

3、品種選擇:選用適應性強,豐産抗病品種天椒24號、航椒4號、航椒7號和“甘谷七寸紅”。

4、壯苗標准:苗高 16-25厘米、莖杆粗0.3-0.5厘米,11-14片真葉,莖稈下基部1/3木質化,葉色濃綠,葉片肥厚,根系發達,須根多,苗齡達80-90天,定植前經過10-15天煉苗。

5、定植:移栽辣椒苗應選陰天或晴天下午3:00後進行,起苗前1天澆透水,起苗時盡多帶宿根土,運送過程中要注意別傷了苗葉根,盡量不栽萎焉苗。辣椒定植不宜過深,以與葉節平齊爲標准。

6、定植方式:采用大壟膜側穴播方式播種,每幅2行。用小鏟在大壟膜側距溝底10cm處定植辣椒苗,行穴距50*40cm,畝栽3000—3500穴,栽後即可覆土澆水。

7、灌水追肥:6—8月份正值線辣椒陸續開花座果期及果實膨大期,也是全年氣溫最高的時期,此階段應注意加強肥水管理。有條件的地方,應及時灌水,灌水時少量勤澆,沿壟溝澆灌,不能淹過壟面,掌握見幹見濕原則。線辣椒追肥主要采取根外追肥,8—9月份葉面噴0.2%—0.5%的磷酸二氫鉀2—3次,以促進果實進一步生長發育。

8、病蟲害防治:做好病蟲害預測預報,在發生初期,及時防治。用農用鏈黴素等防治辣椒瘡痂病等細菌病害,用多抗黴素、農抗120、嘧菌酯等防治辣椒白粉病、炭疽病、疫病等真菌病害,用蘇雲金杆菌、阿維菌素、高氯氰菊酯等防治煙青蟲、棉鈴蟲、蚜蟲等害蟲。

9、采收:9月底至10月上旬線辣椒果實陸續成熟,爲了提高紅果率,果實色澤濃紅後應及時分期采收,采收後的果實晾曬兩天後用細繩串後陰幹。

10、殘膜處理:收獲後,及時利用鐵耙清除田間殘膜,清洗後回收利用,以免造成土地汙染。

在加工方式上,甘谷辣椒保留了傳統的制作工藝。喚醒甘谷辣椒的“鮮香辣”,需要2步。

1、晾曬

制作幹辣椒有三個辦法:暴曬、烘幹,還有陰幹。陰幹能慢慢釋放出辣椒裏面的一些辣椒色素和微量元素,還不會影響辣椒的品質。太陽好的話,暴曬只需要20天,而陰幹卻要90天左右,成本更高,代價更大。傳統的甘谷椒農正是用陰幹的方法來處理甘谷辣椒。

圖片來源:直通三農經濟

首先要把篩選好辣椒編成串,這是一個技術活,三個人合作才能完成。大半天時間,只能串出20多串,平均每串30斤,大約需要1500個辣椒;然後工人把辣椒串放在木架子上陰幹,架子上還會蓋一個彩棚。彩棚可以避免陽光直射,一旦辣椒被曬或雨淋就會發黃,用彩棚能保障辣椒質量。

2、籽皮分離

曬好的辣椒絲是人工切絲,保證口感。辣椒段則是去除辣椒頭尾,保留精華。

甘谷辣椒有兩種傳統磨制方法,一種是用小石磨磨,一種是用石錘在石窩裏搗,都是很費力氣加工很慢的辦法,但是都特別香,因爲在磨和搗的過程中,辣椒籽裏的辣椒油被壓榨出來。

圖片來源:直通三農經濟

在碾碎磨粉之前,老手藝人還會多加一道工序,那就是將辣椒的辣椒皮和辣椒籽通過專業的機器分離開。這樣做是因爲辣椒籽要比幹辣椒皮硬,辣椒皮只需要碾壓3分鍾,而辣椒籽需要碾壓15分鍾左右。如果放在一起碾壓,會出現辣椒皮已經碾碎,而辣椒籽還沒有碾碎的情況,做出來的成品口感沒有那麽好。

兩部分工作都到位後,再按照一定的比例,將皮和籽混合,就是好吃的辣椒面。

圖片來源:七裏河發布

如今,越來越多的辣椒企業將甘谷辣椒的加工進行機械化升級。自然曬幹和人工挑選的精品幹辣椒經過自動化幹洗設備去石、去雜、除塵後進入烘炒工序。隨後送入石碾加工車間,多台石碾同步工作,嗡嗡作響。伴隨著石碾的轉動,陣陣濃郁的辛辣香味撲面而來。

圖片來源:新天水網

無論是農村的石臼砸辣椒,還是現代化工廠的石磨碾壓,都使辣椒保持了其原有的風味和口感。這種傳統的加工方式,使得甘谷辣椒在口感上更加細膩,更具古法氣質。

圖片來源:寶雞旅遊

上乘的辣椒面有了,燙出來的油潑辣子才能香辣又不燒嘴,這是傳說中“蘸鞋底子都香”的佐餐神器。

對于油潑辣子的制作方法,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秘笈:通常用八角、香葉、花椒等香料磨粉調味,加上些許核桃碎、白芝麻、糖,再用蔥段、洋蔥、香菜等炸香的熱油一潑,椒香四溢,辣味香濃,瞬間把味蕾拿捏。

圖片來源:寶雞旅遊

“油潑辣子一道菜,蘸馍拌面肉不換。”這是甘谷人口口相傳的一句話。甘谷人一年四季,頓頓飯都少不了辣椒。對于當地人來說,辣椒不僅是一種增香調味的配菜,更是一種文化、一種情懷、一種難以割舍的鄉愁。

最後,再給大家來一波美食“暴擊”!

蘭州牛肉拉面

紅油麻醬寬粉

虎皮辣子

【聲明】轉載自其它平台或媒體文章,本平台將注明來源及作者。若侵犯著作權,請聯系本平台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台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在24小時內 刪除該文章。

信息來自甘谷縣農業産業服務中心、寶雞旅遊、新天水網等 長江蔬菜綜合整理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