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大有前途的15個專業和實力院校!高薪熱門,發展趨勢!

優志願 2024-05-17 10:39:49

今年,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未來産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要面向未來信息、未來健康、未來制造、未來能源、未來材料、未來空間等六大領域,打造未來産業策源高地,這無疑釋放出信號!

在未來國家將重點關注對相關專業的建設工作,相關專業未來發展會大有前途,值得考生和家長關注!跟著小彙一起去看看吧~

未來”六大領域簡介

未來信息領域

推動下一代移動通信、衛星互聯網、量子信息等技術産業化應用,加快量子、光子等計算技術創新突破,加速類腦智能、群體智能、大模型等深度賦能,加速培育智能産業。

未來健康領域

加快細胞和基因技術、合成生物、生物育種等前沿技術産業化,推動5G/6G、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技術賦能新型醫療服務,研發融合數字孿生、腦機交互等先進技術的高端醫療裝備和健康用品。

未來制造領域

發展智能制造、生物制造、納米制造、激光制造、循環制造,突破智能控制、智能傳感、模擬仿真等關鍵核心技術,推廣柔性制造、共享制造等模式,推動工業互聯網、工業元宇宙等發展。

未來能源領域

聚焦核能、核聚變、氫能、生物質能等重點領域,打造“采集-存儲-運輸-應用”全鏈條的未來能源裝備體系。研發新型晶硅太陽能電池、薄膜太陽能電池等高效太陽能電池及相關電子專用設備,加快發展新型儲能,推動能源電子産業融合升級。

未來材料領域

推動有色金屬、化工、無機非金屬等先進基礎材料升級,發展高性能碳纖維、先進半導體等關鍵戰略材料,加快超導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創新應用。

未來空間領域

聚焦空天、深海、深地等領域,研制載人航天、探月探火、衛星導航、臨空無人系統、先進高效航空器等高端裝備,加快深海潛水器、深海作業裝備、深海搜救探測設備、深海智能無人平台等研制及創新應用,推動深地資源探采、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極地探測與作業等領域裝備研制。

*以上專業的對應性很強,就業優勢明顯。同時大部分專業集中在理工類,可選擇空間比較大。下文爲大家介紹具有代表性的15個專業,建議收藏,定位目標專業時參考!

15個具有代表性的專業

01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該專業培養掌握自然科學知識以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科學研究與開發能力以及基本的實踐開發經驗和項目組織能力,能夠從事商業智能系統、移動互聯網、嵌入式系統的設計、開發和應用等工作,具有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具體課程:集合論與圖論、近世代數與數理邏輯、數據結構與算法、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邏輯、計算機組成原理、彙編與接口技術、操作系統原理、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原理、編譯原理、網站前端頁面設計、Linux系統、JavaEE編程技術、Python程序設計、UML建模工具、軟件工程、人工智能導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的複雜工程問題實訓等。

02

軟件工程

軟件工程專業也是計算機大類專業之一,該專業開設時間比較久,與人工智能的課程體系設置比較接近,而且軟件工程也有專門的人工智能方向。該專業培養掌握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領域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方法,具有軟件開發能力以及軟件開發實踐的初步經驗和項目組織的基本能力,能從事商業智能軟件、商業信息管理軟件、嵌入式軟件等應用軟件的設計、開發和應用等工作,具有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複合型軟件工程技術人才。

具體課程:離散結構、Java程序設計、軟件工程、數據結構與算法、操作系統、數據庫概論、軟件項目管理、軟件質量保證與測試、大數據存儲、大數據挖掘、嵌入式軟件、實訓基礎1(Java)、實訓基礎2(數據庫)等。

03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大數據算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與數學、統計學的交叉學科,會涉及到人工智能的相關課程,該專業要求對數據庫、程序設計、計算機網絡都有足夠了解,通過一些列操作從而獲取、儲存、分析數據。在信息化時代,大數據有著非常重要的應用,適用于各行業。

具體課程:Linux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組成原理、Python語言、人工智能、離散數學、數據結構、數據分析、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大數據存儲與檢索、大數據管理、Hadoop與Spark技術、數據可視化技術,以及數學、博弈論、最優化理論與方法、統計學、金融量化投資等。

04

生物科學

生物科學涉及領域相當廣闊,包括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科學、神經學、生理學、組織學、解剖學等等,主要研究生物的結構、生理行爲和生物起源、進化與遺傳發育等,例如:人體組織結構、人類基因遺傳、細菌培養、基因工程等。

主幹學科:生物科學、醫學、農學

具體課程:生物信息學、細胞工程、基因工程、分子生物科學、解剖生理學、現代遺傳學、人體組織學與解剖學、組織培養、人體及動物生理學等。

05

生物技術

生物技術主要研習現代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包括分子生物科學、微生物科學、基因工程、發酵工程及細胞工程等方面,主要利用生物體的物質來改進産品、改良植物和動物、或爲特殊用途而培養微生物。常見的克隆、基因重組技術、生物疫苗培育皆隸屬于此。

主幹學科:生物科學、醫學、農學

具體課程:細胞工程、基因工程、現代遺傳學、發酵工程、普通微生物科學、生化工程、藥物合成、生物技術制藥、生物信息學。

06

生物信息學

生物信息學將生物與數學、計算機進行了有效結合,主要通過綜合運用數學和信息科學等多領域的方法和工具對生物信息進行獲取、加工、存儲、分析和解釋,來闡明大量生物數據所包含的生物科學意義,研究重點主要體現在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兩方面。

主幹學科:生物科學、計算機科學

具體課程:生物信息學、普通生物科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科學、遺傳學、計算生物科學、基因組學、生物芯片原理與技術、蛋白質組學、Perl/Python語言編程。

07

整合科學

整合科學專業主要促進學科之間特別是生命科學與其它定量學科之間的深入交叉融合,培養新一代跨學科創新性科研人才。

主要課程:微積分與力學、定量分子生物科學、生物化學、定量細胞生物科學、整合熱力學、整合化學動力學、電磁學、概率統計、量子力學與光譜基礎。

08

神經科學

神經科學是指尋求解釋神智活動的生物科學機制,即細胞生物科學和分子生物科學機制的科學。

具體課程:腦科學、神經生物科學、神經病理學、行爲遺傳學。

09

能源與動力工程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是我國高等教育工科門類中的一個重要專業。目前我國很多工科院校都設有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但設置的專業方向有很大差異。

能源與動力工程分爲熱能工程和動力工程兩部分,熱能工程主要研究能源(著重于熱能)的合理、高效利用和轉換,著重于系統節能技術;動力工程主要研究工程領域中能源轉換、傳輸、利用理論、技術和設備相關的工程技術,著重于動力機械。

主幹學科: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機械工程。

具體課程:熱科學基本知識(工程熱力學、工程流體力學、傳熱學)、工程設計基本知識(工程制圖、機械設計基礎)、電工電子基本知識(電工學、控制理論)等。

10

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

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主要研究將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一次能源轉化爲電力、熱能等二次能源的生産和利用過程;研究人工環境、制冷空調、低溫生物醫學等領域的科學技術問題;還研究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等,力求實現能源利用高效、清潔的目的。例如:煤炭燃燒産生蒸汽能推動發電機的過程,社區綠化、供水、供暖的技術問題,風能、核能發電等。

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專業具有很寬的專業知識面,是一個能源、環境與控制三大學科交叉的複合型專業。

主幹學科:除數理化、計算機等公共基礎課外,還設有材料力學、理論力學、機械設計基礎、工程熱力學、工程流體力學、電工電子學、傳熱學、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基礎、自動控制理論、能源與環境工程及自動化系列課程、制冷與人工環境及自動化系列課程等。

具體課程:工程熱力學( I 、 II )、工程流體力學( I 、 II )、傳熱學( I 、 II )、自動控制理論、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概論以及能源轉化、透平機械原理、熱力環境控制、熱力系統工程、熱工信號處理技術、能源生産過程自動控制或制冷原理低溫原理、人工環境設備、人工環境自動化、暖通與空調。

11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主要研究新能源的種類、特點、應用和未來發展趨勢以及相關的工程技術等,包含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核電能、化石能源等,例如:風力發電、太陽能熱水器、沼氣燃燒供熱、農村農林廢物發電等。

具體課程:理論部分,在基礎教育系列中重點強調基礎性與綜合性相結合的原則。包括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等工程技術基礎課群;大學外語、馬克思主義原理等社會科學課群。在專業教育系列中重點遵循厚基礎、寬口徑的原則。包括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能源系統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光伏科學與工程、風力發電原理、生物質能工程、核能利用基礎等專業平台課群;光伏材料與太陽能電池、風力發電場等專業選修課群等。

實踐部分,重點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動手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單獨設立"能源工程綜合實驗"課程,目的是充分利用學科的開放式實驗室,指導學生開展設計性、綜合性實驗項目,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

12

納米材料與納米技術

納米技術已成爲21世紀社會經濟發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納米科技的興起,對信息、生物、能源、環境、宇航等高科技領域將産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新增了納米材料與技術專業,報考也是相當熱門的,競爭很大。當然,本專業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納米材料與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具備納米材料與技術專業的科學理論、基本知識和較強的實踐技能。

具體課程:納米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物理效應、納米材料的結構、尺寸和形貌的表征技術、納米粉體材料的制備與表面修飾、一維納米材料的制備、納米複合材料的 制備、納米結構材料的制備、納米材料的物理特性與應用、納電子器件的基本原理和微加工技術、納米材料與納米技術的最新進展和發展趨勢等。

13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該專業爲2011年新增專業,重點是研究與開發新一代高性能綠色能源材料、技術和器件,發展“新能源材料”的學術研究方向,具備堅實的材料、物理、化學、電子、機械等學科基礎,系統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設計與制造工藝、測試技術與質量評價、新能源系統與工程等方面的專業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的複合型人才。

具體課程:固體物理、物理化學、材料化學與物理、能源電化學、電源工藝學、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儲能材料與制備技術、材料分析與測試方法、能量轉換與應用、先進節能技術、太陽能電池原理與工藝、锂離子電池原理與工藝、能源系統的集成設計、世界新能源發展態勢系列講座等。

14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是研究和應用高分子材料的組成、結構、性能和加工工藝的學科領域。高分子材料由大量相同或不同的重複單元組成,具有輕質、高強度、耐腐蝕、絕緣、可塑性好等特點,在衆多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

具體課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科學綜合實驗、高分子材料表征與測試、高分子材料表征與測試實驗、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實驗、聚合反應工程等。

15

機器人工程

主要研究工業機器人的結構、設計、應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術,進行機器人工作站的設計、裝調與改造等,以提高工業生産的效率。例如:工業生産線使用的機器人的設計研發,自動焊接機器人的制造,激光加工機器人的裝調等。

具體課程:《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電路分析》、《機械設計基礎》、《自動控制原理》、《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單片機原理及其應用》、《機械制造基礎》、《PLC原理與應用》、《工業機器人控制系統》、《運動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計算機編程》。

0 阅读:506

優志願

簡介:優志願分享高考選科、志願填報知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