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抵達上海,下飛機前再提對台軍售,2天後前往北京會見王毅

3號環球眼 2024-04-25 15:33:06

據環球網報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4月24日下午已抵達上海,開啓他任內的第二次訪華行程。據悉,布林肯將會見商界領袖,然後于26日前往北京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舉行會談。就在日前,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負責人就此向媒體做了背景吹風,介紹了訪問相關情況。美大司負責人表示,布林肯國務卿此次訪華,是中美落實兩國元首舊金山會晤共識,保持對話、管控分歧、推進合作、加強國際事務協調的一部分。雙方一直就此次訪問保持溝通。

布林肯訪華

然而,就在布林肯的飛機落地上海前幾個小時,美國參議院通過法案,將向台灣和印太地區提供80億美元,並可能導致美國在全國範圍內禁用TikTok。而且預計,美國總統拜登將很快簽署成法。布林肯發文稱,將與中方展開持續的、直接的面對面會談,並談及對台援助問題。他稱:“在烏克蘭和以色列取得成功的外交之後,我們將熱切地努力在台灣方面取得同樣的進展,特別是在援助法案剛剛通過之後。這是我此行的主要目的。”

對于美對台軍售,中方多次強調,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幹涉。美國國會有關議案塞入涉台內容,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錯誤信號,我們堅決反對。敦促美方以實際行動兌現不支持“台獨”的承諾,停止以任何方式武裝台灣。

拜登

不僅如此,布林肯此前還宣稱將就中國“援助俄羅斯國防工業”的做法表示“關切”,在不久前的七國集團外長會上,布林肯就類似問題大談“中國威脅”,稱中國是俄羅斯振興國防工業的“關鍵力量”,正在“幫助”俄羅斯擴大生産裝備和彈藥的能力,布林肯稱這種做法“威脅到了整個歐洲”。對此,中國外交部明確指出,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中國一貫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積極致力于勸和促談,一直爲此發揮建設性作用。中國和俄羅斯有權開展正常的經貿合作,這種合作不應當受到幹擾和限制,中方也不接受指責和施壓。

可以說,訪華前對華威脅施壓是美式外交的顯著特點。自去年以來,美國高官陸續訪華,但暴露出一個“三步曲”流程模板:第一步,訪華前無端指責找茬、拼命說狠話,以求增加談判籌碼;第二步,訪華時又放低姿態,強調溝通對話,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第三步,訪問結束後,又開始變得強硬,甚至變本加厲指責中國。對于這樣的套路,中國早已見怪不怪了。

中美

本月初,美國財長耶倫訪華期間,多次提到所謂的“産能過剩”問題。然而,解決這些問題主要還要依靠市場,按照價值規律進行調節,將産能等經貿問題泛政治化、泛安全化違背經濟規律,不利于本國産業,也不利于世界經濟穩定發展。隨後,美方對華頻頻舉起“關稅大棒”,對中國相關産業啓動301調查,還對中國鋼鋁征收3倍關稅。如今,布林肯訪華的真實目的自然不會簡單。

就在布林肯訪華前一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還指出,美方一邊出台大規模援助烏克蘭法案,一邊又對中俄正常的經貿往來進行無端指責,這種做法極其虛僞,極其不負責任,中方對此堅決反對。我們奉勸美方:拱火澆油也好、抹黑甩鍋也罷,都不是解決烏克蘭問題的正確途徑。只有兼顧各方合理安全關切,通過對話談判建立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框架,才是唯一正確選擇。

王毅布林肯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王毅曾會見布林肯,王毅就明確指出,美方應客觀理性看待中國發展,奉行積極務實的對華政策,將拜登總統的承諾落到實處,體現在具體行動中。把“去風險”搞成“去中國”,建“小院高牆”,搞“對華脫鈎”,終將反噬美自身。王毅要求美方解除對中國企業和個人的非法單邊制裁,不得損害中國的正當發展權益。

1 阅读:86

3號環球眼

簡介:國際時事熱點,局勢播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