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麽,爸爸再愛我一次

金角財經 2024-03-06 17:19:26

原創首發 | 金角財經(ID: F-Jinjiao)

作者 | 穎寶

又一位阿裏功勳老臣,將退出權力中心。

3月1日,阿裏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在內部全員信中宣布,公司旗下的本地生活集團董事長、餓了麽CEO俞永福將于阿裏本財年結束時(3月31日),卸任在本地生活集團的管理職務,轉向阿裏eWTP科技生態基金,以投資的方式進行更多國際化探索。

信中話術似曾相識。阿裏前CEO張勇離任時,也獲得了阿裏的10億美元科技基金投資。

俞永福曾是與戴珊、蔣凡齊名的“阿裏明星高管”,2014年進入阿裏後,他首先擔任UC移動事業群負責人,僅用短短一年時間,就帶領高德地圖打敗百度地圖、坐上地圖行業頭椅。2015年,即阿裏上市的第一個年頭,俞永福全票當選第一屆合夥人,阿裏內部對他的能力認可度顯而易見。

2021年,俞永福接手包含餓了麽、高德地圖在內的阿裏本地生活業務,並帶領餓了麽在2022年第二季度首次實現單位經濟效益由負轉正,但卻在阿裏“1+6+N”改革進入到關鍵階段之時,選擇了急流勇退,難免讓外界猜疑聲四起。

救火的俞永福

俞永福與餓了麽,彼此相互成就。

早在UC任職時期,俞永福便先後通過剝離非中心業務、聚焦手機浏覽器,帶領UC完成從傳統運營到移動浏覽端的轉變,推動後者市場估值增長2000倍。

2014年UC被阿裏收購,俞永福也一起進入阿裏的戰略決策委員會。從大家熟悉的阿裏十八羅漢的故事可知,馬雲喜歡用“自己人”,允許俞永福這個“外人”進入集團最高決策團,可見對其的信任。

將本地生活業務交給“可信的俞永福”,體現了這條業務線的難啃程度,以及阿裏對其的重視。

中國的本地生活市場是一塊大蛋糕。據艾瑞咨詢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該市場規模達19.5萬億元,預估到2025年這個數據將增長至35.3萬億元。

但分蛋糕的玩家也很多。據《2020年Q2中國外賣行業發展分析報告》,截至2020年上半年,行業頭部的美團的市場份額已達68.2%,同時期的餓了麽占比僅25.4%;2021年,美團繼續發力,確認科技爲第二增長曲線的重點突破口,將企業戰略升級爲“零售+科技”,彼時的餓了麽及整個阿裏本地生活業務,則更多被看作是原有核心業務的導流渠道,發展受到制約。

2020年,字節跳動逐步繪制本地生活版圖,旗下的抖音推出了團購、酒店預訂、門票預訂等功能,旗下的星圖平台上線了達人探店任務。京東則在更早些時候,便將維修、家政等生活服務加入到商品類目中,並依托自身物流能力推出小時購業務。

2021年,本地生活市場百家爭鳴,餓了麽只能在夾縫中生存。上任後,俞永福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減少虧損上,制定三年戰略方向“四縱四橫”,指向餓了麽超級APP、即時商流超算平台、測試效率體系、評價激勵效率體系等8個平台和體系,在集團內部提升運作效率,在用戶群體中提升活動變現效率,並完成本地生活集團的業務資産整合。

2021年7月,阿裏宣布進行組織架構大調整,將高德、餓了麽和飛豬整合爲生活服務板塊“飛高了”,由俞永福分管,向時任阿裏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彙報。

在這之後,高德地圖再次進行品牌升級,將“生活服務”明確爲公司新戰略方向,正式升級爲“出門好生活開放服務平台”,試圖“用一張地圖承載衣食住行”。

來到2023年3月,餓了麽到店業務(原“口碑”)與高德的合並案終于靴子落地。此後,阿裏旗下所有的本地生活到店將統一整合在高德地圖的入口中。

據阿裏財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三個月的未經審核業績中,旗下本地生活集團收入同比增長13%,至人民幣151.6億元,集團虧損繼續收窄,這主要由餓了麽和高德的強勁增長所致。

意味著,俞永福的改革,正有效地將本地生活集團拉出依賴母公司補貼虧損額的沼澤,並打下了一個健康的運營基礎。

卸任消息被公布後,俞永福便給餓了麽、高德業務板塊發送了內部郵件,解釋其離開的原因:“今天高德和餓了麽的業務狀態和班委能力可以讓我放心的放下,我有勇氣在下一個十年在國際市場重開一局。”

乍看之下,是一個關于功成身退的故事,但站在本地生活集團的角度重新審視前方的障礙,故事似乎沒那麽美好。

餓了麽還有一堆破事

本地生活集團的現況並不樂觀。

以餓了麽爲例,其在2018年被阿裏聯合螞蟻金服集團以95億美元全資收購。阿裏的收購目的是彌補自身在新零售本地零售領域的不足,可見當年其對最後一公裏市場的渴求。

阿裏之所以選擇餓了麽,是因爲彼時的後者是中國第二大外賣平台,擁有龐大的終端消費群體,與第一大的美團難分高下。據《2018-2019中國在線外賣行業研究報告》,2018年中國一二線城市在線餐飲外賣訂單量份額分布中,美團外賣份額達51.8%,餓了麽爲47.4%。報告曾預測,美團雖深耕三、四線城市,但未完成對下沉市場的開發,餓了麽仍有進軍空間,未來兩家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不過阿裏入主並未將餓了麽做大做強,反而拉大了與美團之間的差距,並在小紅書、抖音等新興平台的沖擊下,品牌辨識度和消費者忠誠度逐漸變弱。就連餓了麽創始人也表示,如果沒有中途被阿裏收購,餓了麽本該在2018年實現IPO的。

另一方面,從相關財報數據就可窺見,餓了麽當下是表面趨好,實則內裏尴尬,俞永福仍有諸多需要優化的空間。

阿裏的大文娛集團、菜鳥集團、國際數字商業集團在2023年第四季度的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8%、24%、44%。本地生活集團收入增長僅爲13%,跟不上“同門兄弟”的步伐。

而且,本地生活集團的收入漲速遠不及訂單量的漲速。據財報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集團訂單同比增長超20%,年度活躍消費者超3.9億人次;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財年及季度,本地生活分部服務訂單量分別同比增長超過25%及約9%。

可見,本地生活集團的收入提高,主要是成本邊際效應的功勞。換句話說,是依賴活動、補貼等降本增效的手段,在存量市場中盡可能獲得更多訂單,讓每筆訂單虧的錢少一點,在賬目上實現虧損收窄。

阿裏要放棄餓了麽?

阿裏的優先級不在本地生活業務,餓了麽及背後的本地生活集團,正處于阿裏劃分的“非核心資産”範疇中,雖業務已經成熟,但經過多年發展仍處于虧損狀態。

阿裏董事會主席蔡崇信曾多次表示,阿裏要聚集核心的電商、雲業務,其他非核心資産要逐漸剝離;馬雲也在2023年11月拼多多開盤暴漲18%後,在內網激動地說:“阿裏會變,阿裏會改。”

實際上,在2024財年的前9個月,阿裏已完成17億美元的非核心資産出售,並表示“正慢慢退出傳統零售業務”,首當其中是銀泰百貨、高鑫零售。

銀泰百貨是一家互聯網百貨公司,于2014年吸引阿裏入股,曾輔助阿裏完成百貨的新零售變革;高鑫零售是擁有大賣場和電商業務的零售企業,于2017年被阿裏收購。如今,它們都將成阿裏的“棄子”,同時被阿裏邊緣化的還有新零售領域。

與此同時,餓了麽也被阿裏擺上貨架。2023年12月和2024年1月,坊間兩次傳出“字節跳動將以70億美元收購餓了麽”的風聲,均被餓了麽否認。阿裏CFO徐宏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餓了麽仍處于集團的重要地位,“餓了麽對于阿裏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近場資産”。

但同一時間節點,《財經十一人》在報道中稱,字節跳動和阿裏的分歧,一在于價格,字節跳動出價70億美元,阿裏的目標價格是75-80億美元;二在于收購形式,字節跳動只想保留餓了麽的即時配送團隊。

收購行爲孰真孰假,還未能下定論,但與2018年阿裏收購餓了麽的95億美元作對比,如今後者在大家猜測中的70億美元收購價,明顯看出其的市場價值和號召力都在大大縮水。

阿裏如果失去餓了麽,那麽本地生活的故事也就只剩下網約車服務。以目前網約車的市場格局來看,滴滴的地位依舊不可動搖。根據洞見數據研究院、易觀分析等平台公開披露的信息,即便在App下架期間被其他競爭對手瓜分了近20%市場份額,如今的滴滴仍然保有70%左右的市場份額,仍是國內網約車行業的頭號玩家。

阿裏不能將“近場”的所有未來都押寶在滴滴依舊具備統治地位的網約車業務上。餓了麽的存在依舊具有豐富用戶體驗、分攤經營風險的戰略級意義。

這樣一來,經過俞永福的操盤,餓了麽與高德就成爲了無法完全割裂的統一體,要不一起打包出售,要不繼續在阿裏的體系內抱團取暖。

參考資料:

祎二三事《字節收購餓了麽傳言的真相 藏在阿裏巴巴的財報裏》

每日經濟新聞《再度辟謠“被字節收購” 餓了麽進退兩難?》

電商報《100億成立新公司,餓了麽強勢反彈》

钛媒體《阿裏大船也調頭:核心業務尋求穩健增長,拖後腿業務出售幾成定局》

略大參考《“受傷”的又是俞永福》

藍鯨財經《“具有創業者精神”的阿裏合夥人俞永福,再次離開了業務一線》

2 阅读:251
评论列表

金角財經

簡介:有價值的財經故事,有溫度的商業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