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爲什麽會失敗?1946年,劉伯承元帥發表看法:國軍有三怕

一更曆史 2024-04-27 19:41:46

抗日戰爭結束後,蔣介石立馬糾集重兵發起全面內戰。最終結果不言而喻,蔣介石帶著他的反動當局,狼狽地逃往中國台灣。

半個多世紀以來,許多軍事專家就“蔣介石爲何會輸”給出自己的真知灼見。關于這個問題,其實劉伯承元帥早在1946年便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1946年11月初,蔣介石暗中命令國民黨整編第二十六、二十七兩個軍,分別從魯西南的鄄城、郓城和豫北的安陽出動。准備與邢台第十一戰區國民黨部隊會合,最終目標是攻取魯豫解放區首府河北邯鄲,打通平漢鐵路。

晉冀魯豫野戰軍兩位首長劉伯承、鄧小平立即率軍以第七縱隊和冀魯豫軍區各一個旅,分批次阻擊敵軍,牽制國民黨主力進攻集團,采用大迂回、大包圍戰術,直插敵軍縱深。

1946年11月15日夜,晉冀魯豫野戰軍四個縱隊從山東鄄城以北地區向西進發,于11月18日到達河南滑縣以東。當天夜晚,我軍各縱隊立即向敵軍陣地進行滲透。

戰鬥持續到11月22日夜,我軍共殲滅國民黨軍共一萬多人,成功吸引國民黨主力兩個軍回援,打破了蔣介石進攻邯鄲的計劃。

我軍獲得大勝後,時任《新華日報》記者李普率一支采訪隊到晉冀魯豫野戰軍指揮所進行采訪。劉伯承親切接待了記者,向他們介紹邯鄲戰役的詳細經過。

按照劉伯承得介紹,李普回去寫了一篇文章,于1946年11月30日刊登于《新華日報》的頭版頭條,題目就是《劉伯承將軍談蔣介石》。

劉伯承認爲,蔣介石所慣用的戰術打法就是“烏龜戰術”,說好聽點則是“步步爲營”,另外還有一套是“並進長追”。

“烏龜戰術”從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國民黨軍往往會主動發起進攻,一開始在兵力人數還有武器裝備等方面都占據優勢。

但身爲最高統帥的蔣介石總是舉棋不定,不停地更改戰術變化,被我軍團團包圍之後,才知道龜縮防守。一旦被我軍打痛,蔣介石立即又改變戰術部署。

劉伯承接著說,自從蔣介石發起內戰,他就認爲國民黨一定不會成爲最後的贏家。因爲國民黨反動當局的致命弱點,便是不顧全國人民的呼聲與社會輿論,發起全面內戰。

另外,國民黨軍主要有“三怕”:一怕夜戰;二怕白刃戰;三怕野戰。

白刃戰就是空手肉搏或者雙方互拿刺刀進行短兵相接。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敢拿起大刀,砍向窮凶極惡的日寇。但到了解放戰場,這種形勢突然反轉。

因爲大部分國民黨士兵都知道自己這方不是爲了正義而戰,加上自抗戰末期國民黨內派系林立,軍隊腐化從上層一直滲透到基層,不僅讓軍心士氣渙散,甚至在戰場上都喪失了作戰的勇氣。

那國民黨軍又爲何害怕夜戰、野戰?按照劉伯承所說,國民黨軍雖然武器裝備優于人民軍隊,但再好的飛機大炮也要人來操縱。

蔣介石從全國各地抓壯丁,導致後方空虛,許多國民黨基層士兵原先只是普通農民,被強硬地套上軍裝後,根本不想在前線爲反動當局賣命,而是想方設法地回歸人民懷抱。

就連國民黨“王牌部隊”之一整編第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曾在一篇報告中指出:他麾下的士兵在白天戰鬥十分英勇強悍,但到了夜晚根本不敢把他們放出去,只能龜縮在防禦工事裏。

張靈甫雖然沒有在報告中詳細寫明爲何不敢與解放軍進行夜戰,但想來無非就是害怕自己這些“精英士兵”撒出去之後根本收不回來,猶如斷線的風筝,不知飄到哪裏去。

正因如此,劉伯承將軍基于自己對蔣介石以及國民黨反動當局的認識,所以才大膽地說出“蔣介石遲早會輸”、“國民黨軍有三怕”的論點。

我們不妨在劉伯承元帥對蔣介石和國民黨反動當局這番認識的背後進行延伸分析,蔣介石和國民黨究竟敗在了哪一點?

就拿蔣介石這個人來說,在軍事指揮領域可以說是個不折不扣的“門外漢”,但他把零散的種種儒家倫理道德,編織成以“禮義廉恥”爲中心的倫理網。

用這一套辦法,把自己手底下的軍人培養成嚴格遵守國民黨統治秩序的一枚枚棋子。

出身黃埔軍校的蔣介石,滿腦子想用政治或者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約束手下的軍官乃至基層士兵。

不可否認,蔣介石的政治意識要比軍事意識強,他早年之所以能打敗馮玉祥、閻錫山等軍閥,不是因爲他的軍事戰略,而是政治分化。

直到內戰快爆發時,蔣介石還每天召集國民黨高級軍官開會。會上,他對軍事作戰的考慮主要戰場怎麽進行,以及具體指導都沒有。

從文獻上看,蔣介石每天的講話主要包括兩個內容:第一就是從政治上打氣;第二就是講一些細節問題,比如解決經濟或者後勤。

即使是在三大戰役馬上要開始時,蔣介石都把重心放在解決經濟上。

同一時期,毛主席說的則是“我們的戰略目標是要推翻國民黨”;周總理說的是“全國重心在中原,東北的重心在北甯路”(前者指的是淮海戰役,後者指的是遼沈戰役)。

從這方面來看,蔣介石一味地用道德禮儀和政治手段來約束自己手下的軍官,其結果與他的初衷背道而馳。

所以即使是國民黨在敗亡之際,蔣介石還是不注重軍事指揮,反而把自己失敗的緣由歸結于是屬下不忠,對他們的政治洗腦不夠徹底。

其實國民黨到了抗戰末期就已經腐朽到了極點,猶如一棵大樹,外表看上去枝繁葉茂,內部早已被蛀蟲掏空。

當然,最爲重要的一點,就是蔣介石站到人民的對立面,那等待他的只有失敗這一個結局。畢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參考文獻:

[1]劉明鋼.劉伯承指揮作戰趣聞多[J].黨史天地,1994(12):13-14.

2]朱春悅.毛澤東與蔣介石軍事素養的比較研究[J].滁州學院學報,2021,23(04):67-70.

1 阅读: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