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察|英國“盧旺達計劃”前景幾何

中工網 2024-04-25 04:50:10

【時事觀察】

原標題:英國“盧旺達計劃”前景幾何

畢振山

當地時間4月22日,英國議會兩院通過了與“盧旺達計劃”有關的法案,英國首相蘇納克稱將在10至12周內開始向盧旺達遣送非法移民。有分析人士指出,“盧旺達計劃”提出已有兩年,在英國國內和國際上都面臨爭議。盡管議會通過了相關法案,但最終計劃能否落實、對蘇納克的支持率有何影響都還有待觀察。

據報道,英國議會兩院22日就《盧旺達安全(庇護和移民)法案》展開了長達8小時的辯論,直到午夜時分,議會上院才通過該法案。根據該法案,英國政府將可以把一些非法移民遣送到非洲國家盧旺達。

英國首相蘇納克23日發表聲明稱,這項法案的意義不僅是“向前邁出了一步”,也意味著全球應對移民問題的“根本性變革”。

根據蘇納克的說法,第一批運送非法移民到盧旺達的航班預計在10至12周內出發,他拒絕透露航班搭載人數以及確切時間。蘇納克還說,這樣的航班今後要安排數次,這樣才能對移民偷渡船起到威懾作用。

自2022年4月“盧旺達計劃”被首次提出以來,兩年時間內該計劃始終飽受爭議。

2022年4月,爲應對非法移民激增問題,英國約翰遜政府與盧旺達方面達成協議,英國將把抵達該國的一些非法移民遣送至盧旺達,並向盧旺達提供安置資金。當年6月,遣送第一批偷渡者的飛機已經在倫敦機場准備就緒,但歐洲人權法院裁定英方做法可能導致“不可挽回的損害”,迫使英方在起飛前取消了包機。

此後,“盧旺達計劃”卷入漫長的法律程序中。先是英國高等法院裁定該計劃合法,然後英國上訴法院在2023年6月又裁定該計劃不合法。英國政府上訴至最高法院後,最高法院于2023年11月裁定“盧旺達計劃”不合法,認爲非法移民被遣送到盧旺達後可能會被直接或間接遣返回母國。

在此期間,來自保守黨的特拉斯和蘇納克先後擔任英國首相,兩人都支持“盧旺達計劃”。最高法院裁決後,蘇納克政府仍在采取多種措施推動該計劃。

2023年12月,英國方面與盧旺達簽署一項新的移民事務協議,以繼續推動“盧旺達計劃”落實。蘇納克政府還公布了一項緊急立法草案,以確保盧旺達被視爲移民抵達的“安全第三國”。今年1月,“盧旺達計劃”相關法案終于在英國議會下院獲得通過。

有分析人士指出,雖然“盧旺達計劃”已經在議會闖關成功,但該計劃未來落實仍面臨挑戰。

保守黨內部存在質疑該計劃的聲音,一些議員認爲該計劃對非法移民仍然不夠強硬。英國工黨則一直反對該計劃,稱該計劃“不人道”且“耗資巨大”,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非法移民問題。據英國政府先前估算,每遣返一名非法偷渡者就需要花費16.9萬英鎊(1英鎊約合人民幣9元)。英國媒體報道稱,截至2023年年底,英國政府已經向盧旺達方面支付了2.4億英鎊。

“盧旺達計劃”在國際上也遭到廣泛質疑。4月23日,聯合國難民署高級專員菲利波·格蘭迪和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沃爾克·圖爾克發表聯合聲明,要求英國采取切實舉措解決移民和難民非正常流動問題,而不是通過“盧旺達計劃”。格蘭迪說,英方此舉違反《關于難民地位公約》。圖爾克則警告,英方做法“在全球開創危險先例”。歐洲委員會人權專員邁克爾·奧弗萊厄蒂也表示,英國政府“應避免根據‘盧旺達計劃’趕人”。

英國雖然退出了歐盟,但目前仍是歐洲人權法院的一員。蘇納克曾在4月初表示,如果歐洲人權法院繼續阻止英國把非法移民遣送到盧旺達,英國可能退出《歐洲人權公約》。蘇納克4月22日再次確認,如果歐洲人權法院試圖阻止遣送移民的航班出境,英國政府准備采取無視態度,“無論發生什麽情況,這些航班都會起飛”。

但是有英國媒體分析指出,只要英國仍是歐洲人權法院一員,就可能會面臨來自該法院的法律訴訟。一些進入遣返名單的人也可能會尋求法律途徑避免被遣返,這些情況都可能使英國政府的遣返計劃增添變數。

分析人士指出,蘇納克之所以堅持推動“盧旺達計劃”,主要是因爲英國的非法移民問題日益嚴重。

據英國政府提供的數據,2023年有近3萬名非法移民乘船穿越英吉利海峽偷渡到英國,僅次于2022年的4.5萬人。爲了收容難民和尋求庇護者,英國政府在2023年花費了43億英鎊。今年以來,超過6000人搭乘小船抵達英國,比去年同期增加大約四分之一;至少15人在前往英國途中死亡,超過去年全年遇難人數。

英國可能于今年下半年舉行議會選舉。最近的民調顯示,蘇納克所在保守黨的支持率大大落後于工黨。在此情況下,蘇納克希望在選民關注的非法移民問題上拿出“成績”,以提振支持率。然而,僅僅遣返幾百名偷渡者能否解決非法移民問題,英國政府如何應對來自國內外的道德和法律壓力,這些都還是未知數,對選民的影響也無法評估。而工黨已經表示,一旦贏得大選,就將廢除“盧旺達計劃”。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