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金觀平:踐行大食物觀保障糧食安全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4-05-14 07:10:52

樹立和踐行大食物觀,構建糧食安全新格局,實現食物結構多樣化、來源多元化、發展持續化,提高食物産業鏈供應鏈韌性,能夠更好保障“米袋子”“油瓶子”“肉盤子”“奶罐子”“果籃子”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樹立和踐行大食物觀是新時代保障糧食安全的戰略選擇。

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創造性地提出大食物觀。他在《擺脫貧困》中寫道:“現在講的糧食即食物,大糧食觀念替代了以糧爲綱的舊觀念。”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樹立和踐行大食物觀。2015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正式提出“樹立大農業、大食物觀念”,2016年把“樹立大食物觀”寫入中央一號文件。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強調要樹立大食物觀,在廣東、湖南等地考察時也多次談到要樹立大食物觀。

福建省率先探索踐行大食物觀。30多年來,福建立足農業資源多樣性和氣候適宜優勢,“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經”。在穩定糧食生産、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福建建設海上牧場,開發森林糧庫,在四荒地、鹽堿地上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如今,福建踐行大食物觀取得顯著成效,糧食單産提高的同時,食物供給更加豐富多元,畜禽肉類産量大幅增長,水産養殖快速發展,食用菌産業從無到有,成爲全國7個“南菜北運”生産大省之一和主要蔬菜出口省份。

從福建經驗看,樹立和踐行大食物觀,拓展傳統糧食生産邊界,優化食物供給結構,滿足了消費者多元化的食物消費需求。從“以糧爲綱”到樹立“大食物觀”,糧食概念從狹隘的谷物範疇向廣義的食物拓展,食物供給途徑從耕地向整個國土資源拓展,大食物觀內容越來越豐富,發展路徑越來越清晰。

樹立和踐行大食物觀,要充分發揮農業資源比較優勢。我國耕地資源有限,但草地、林地和海洋湖泊資源豐富,還有很多荒地和鹽堿地。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各地應結合自身實際,發展優勢特色農産品,實現各類食物供求平衡。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各地應強化科技和裝備支撐,加快突破育種育苗、機械裝備研制等核心技術,挖掘食物供給潛力。加強農産品質量全程監管,保障人民群衆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樹立和踐行大食物觀,要堅持市場導向,圍繞需求推進産供銷協同發展,拓展農産品市場空間。農産品要種得好,也要賣得好。我國是農業大國,農産品豐富多樣,但每到農産品銷售季節,滯銷問題就比較突出。各地應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和農産品加工業,提升農業産業化水平。要配套建設現代農産品物流體系,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推動形成北糧南運、南菜北運、南糖北運、西果東運、西雜東運等農産品流通格局,把農産品直接從産地賣到銷售端甚至消費者手中,逐漸打破農産品銷售難問題,解決地方發展區域特色農業後顧之憂。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