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彌靠唱戲躲過民兵盤查,從淮海戰場逃脫,事後吹噓:藝多不壓身

康安說曆史 2023-02-25 04:49:08

李彌 圖片來自網絡

在蔣系將領中,若說有人能夠與擅于逃跑的孫元良齊名,那也只能是李彌了。

按理來說,對危險的直覺,或者說對戰場危險擁有敏銳的判斷力,是一個將領的特殊能力。如果把這個能力用在正確的地方,幫助部隊擺脫危險,獲得勝利,這位將領就具有成爲名將的潛質。

比如說在徐州大突圍的時候,李宗仁率領5戰區長官部在一個村子駐紮,突然感到一陣心慌,于是馬上決定部隊轉移。

半個小時之後,日軍一個騎兵大隊襲擊了這個村莊。如果李宗仁稍有猶豫,5戰區長官部就有可能不保。

可如果把這種對危險的直覺用在如何逃跑上,那可就用錯的地方了。孫元良和李彌就是這種人。

在感覺到危險之時,他們先想到的並非如何解除危機,或者說他們解除危機的方式僅有逃跑。可這一逃跑,就把友鄰部隊全部給坑了。

李彌爲何不救黃百韬

1948年11月5日,在新安鎮煩躁不安的黃百韬終于得到了蔣氏同意撤退的命令。

1948年的徐州戰場,蔣軍也是大軍雲集,作爲“雜牌”將領的黃百韬能夠擔任一個擁有4個軍的司令官,可見蔣氏對他還是很信任的。

當時,黃百韬所部共有第25、63、64、100軍12萬兵力。從戰鬥力上來講,雖然比不上擁有第5軍的邱清泉所部,但25軍和100軍也都是經過抗戰檢驗的老部隊,戰鬥力也不容輕視。尤其是100軍,那可是原隸屬于王耀武的半美械部隊,戰鬥力很強。

63軍和64軍雖然稍弱,但也僅是裝備差一點,部隊中也都是在抗戰中和日軍打生打死多年的老兵,戰鬥力也不容輕視。

而畢業于黃埔4期的李彌所部僅有第8和第9兩個軍,兵力僅有黃百韬的一半,這就不得不讓他心生嫉妒。

如果說,這樣一支強大的部隊掌握在黃埔系的將領手中,即使李彌有些羨慕,但不會嫉妒。而對黃百韬則不同,一個“雜牌”將領憑什麽能夠指揮4個軍?

正是由于這種嫉妒,才使得李彌在接下來的戰事中故意坑了黃百韬一把,讓黃百韬全軍覆沒。

讓我們回頭再來說黃百韬。

就在黃百韬緊鑼密鼓布置撤兵的時候,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來了一個電話,把駐守在海州的第44軍撥給黃百韬指揮,同時命令黃百韬一定要與第44軍一同撤退。

這就意味著,黃百韬指揮5個軍了。

至于第44軍幾天能趕到新安鎮,保守的估計是兩天。

正是由于劉峙這一道莫名其妙的命令,讓黃百韬終于陷入了萬劫不複的境地。

劉峙的命令確實很難讓人理解。如果蔣氏真的要駐守在海州的第44軍撤退,完全可以從連雲港通過海路撤退,爲何一定要走陸路呢?

11月7日,第44軍終于來到了新安鎮。心急如焚的黃百韬根本就沒有給44軍休整的時間,馬上就下令撤退。

可等黃百韬撤到運河邊的時候卻驚奇地發現,他在11月5號就派出的工兵竟然沒能在運河上架橋。原因不明。

這下子,黃百韬慌了。

這可不是個小失誤,5個軍近15萬人馬僅靠一座運河鐵橋過河,這要走到“猴年馬月”啊?

而此時,各個方向都已經傳來槍聲,這就意味著華野的追擊部隊已經和斷後的部隊接上火了。如果不趕緊架設浮橋,這15萬人可就真的要面臨背水一戰的境地了。

因此,黃百韬緊急召集幾位軍長商量對策,並布置了架設浮橋的安排。可這時候,黃百韬對部隊的指揮出現問題了。

在這個5個軍中,僅有第25軍是黃百韬的起家部隊,能夠聽指揮。100軍是嫡系部隊,軍長周志道雖然爲人厚道,可那是對黃埔系將領厚道,對像黃百韬這樣的“雜牌”將領一點也不厚道。

63軍和64軍是粵軍,地方習氣濃厚,一向不太服從黃百韬。黃百韬雖然也是廣東人,但離鄉日久,和粵軍將領們沒有絲毫香火之情。雖然黃百韬百般苦勸,可都沒能說服這些軍長服從命令。

第63軍軍長陳章做得更絕,他幹脆以不想和黃百韬部主力擁擠在一起爲名率部離開了大部隊。

可走了沒多久,黃百韬就收到了一個壞消息,63軍才走了不到20公裏,就和華野的追擊部隊遭遇。這就意味著,華野的部隊已經近在眼前了。

11月8日,黃百韬的指揮部終于過了運河,來到了之前規定的集結地碾莊圩。

圖片來自網絡

這時,黃百韬終于收到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李彌所部已經來到了距離碾莊圩西南12公裏的曹八集。

如果李彌能夠在曹八集出兵接應黃百韬,或者不用派兵接應,僅是駐紮在曹八集不動,就可以保護住黃百韬退往徐州的退路。如此一來,黃百韬部即使不能全軍而退,也可以保住大部分力量。

李彌部兩個軍近6萬人,再加上黃百韬部的10余萬人(63軍因擅自行動已被華野包圍在運河以東地區),這可是近20萬的兵力。 這20萬左右的兵力如果采用“滾筒式”陣法,滾動式前進,即使華野因張克俠、何基沣起義已經突破了台兒莊、賈汪一線的蔣軍防禦,也無法順利分割這近20萬大軍。

黃、李兩部即使不能迅速撤離曹八集,這20萬大軍也可以憑借著曹八集已經修建好的堅固工事防守,華野想要攻下,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想到這裏,黃百韬不禁松了一口氣,他現在急需要做的就是趕赴曹八集,與李彌見面,爭取李彌同意他的計劃。

于是,黃百韬驅車奔赴曹八集與李彌見面。

應該說,黃百韬的計劃是可行的。因爲當時華野用來攻擊黃百韬的兵力是30余萬,而黃李兩部的兵力達到了近20萬。以30萬的兵力攻打擁有堅固工事的近20萬人馬,獲得全勝的把握不大。

可令黃百韬沒想到的是,他的計劃卻被李彌否決。

李彌的回答是,劉峙判斷中野要打徐州,已經命令第8軍在8日晚間撤退,第9軍也要在9日把曹八集防務交給黃百韬後撤退。

不能說李彌就是在推诿掩護黃百韬,這是因爲就在華野向黃百韬部周圍快速突進的時候,中野也在徐州以西向徐州發起進攻。

其實,中野攻擊徐州是一個戰略佯動,目的有二,一是爲了吸引駐守在徐州的邱清泉部不能向黃百韬部增援;二是調動李彌所部回防徐州。

明眼人都知道,徐州是蔣軍在中原地區精心打造的一個堡壘,不僅城高池深,工事、碉堡林立,而且還有邱清泉部駐守,以中野10余萬的兵力攻擊這麽強大的徐州,是不明智的。因此,中野佯動的意圖是很明顯的。

可就是這樣一個很明顯的戰略佯動,就讓駐守徐州的劉峙嚇破了膽。他一面命令邱清泉向徐州收縮,又命令擔任掩護黃百韬撤退的李彌部回防。

黃百韬見有劉峙的命令,就知道事情已經無法挽回。

可黃百韬的大部分部隊還沒有渡過運河,黃百韬就懇求李彌,希望李彌率部在曹八集再等幾天,待到黃百韬部的主力渡過運河後再撤退,可李彌卻堅持撤退。

二人臨分別時,李彌不無含義地對黃百韬說了一番話:

“老兄,你已經指揮5個軍了!”

言外之意就是,黃百韬已經指揮5個軍了,難道還想指揮自己的這兩個軍嗎?

確實,如果黃、李兩部合流,以李彌黃埔4期的資曆是無法指揮老資格的黃百韬的,而黃百韬又是蔣氏的“紅人”,不出意外的話,就應該是黃百韬指揮李彌。

黃百韬部本來就因爲張克俠和何基沣的起義,使得部隊的右翼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空當,華野部隊已經穿插了進來。李彌部的撤退,又讓黃百韬部左翼出了一個缺口,終于導致黃百韬部陷入了華野的包圍。

黃百韬直到死也不明白,劉峙和李彌究竟是怎麽考慮的?

難道黃、李兩部交替掩護撤往徐州就不行嗎?這樣既可以讓兩部都得到平安,也會讓徐州得到平安。可就是這樣一個兩全其美的計劃卻被劉峙和李彌無視。

這其中雖然有劉峙指揮能力欠缺,並且貪生怕死的原因在內,但李彌卻並不是個糊塗人,他在聽到黃百韬的計劃時還是思考了一陣子的。他之所以沒有聽從黃百韬的計劃,雖然有劉峙命令的因素在內,但更重要的是,他是不希望接受黃百韬這個“雜牌”將領的指揮。

就這樣,黃百韬部喪失了僅有的一個逃生的機會,在碾莊圩全軍覆沒。

李彌淮海戰場逃脫記

1948年11月30日,杜聿明終于決定要從徐州撤退了。

當時,能夠供杜聿明撤退的路線有3條:

其一、向東,經連雲港走海路。

其二、走兩淮。

其三、沿津浦路西側南下。

向東走連雲港?華野領導認爲不可能。

一來,幾十萬的部隊受到海運船只的制約;二來,容易陷入背海作戰的不利境地。

走兩淮?也不大可能。因爲杜聿明所部主力都是機械化部隊,進入河網密布的兩淮地區根本施展不開。

只有走津浦路西側是可行的。那裏不僅地勢平坦、開闊,有利于大部隊行動,而且還可以獲得駐紮在蚌埠的部隊接應。杜聿明如果要撤退,走這條線路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華野故意在徐州以南的津浦路兩側留出了一個口子,誘使杜聿明率部離開工事林立的徐州,在野外把這個重兵集團殲滅。

果然,杜聿明的撤退路線正好是這條線路。

杜聿明被俘照 圖片來自網絡

爲了避免混亂,杜聿明的撤退計劃的保密級別是很高的。

可即使如此,還沒等杜聿明下令撤退,徐州就已經亂套了。原因是蔣氏害怕存在徐州等地銀行的硬通貨落入華野手中,提前通知他們撤退。

這些人都是達官貴人,哪裏有什麽保密意識?他們知道了,就意味著全徐州的人都知道了。徐州頓時大亂。

緊接著,杜聿明聯系不上李彌和孫元良了。因爲按照杜聿明的計劃,李彌所部應派出一個師先期占領蕭縣;孫元良也應向華野發起佯攻,做出一副徐州部隊要向兩淮方向突圍的假象。

可由于電話兵在拆線的時候誤把杜聿明指揮部的電話線拆了,使杜聿明和各部根本聯系不上。

在倉皇之中,杜聿明只得下令,讓各部經蕭縣永城撤退到滁縣,連起碼的行軍路線和部署都沒有。之前杜聿明精心布置的所謂“滾筒式戰法”還未來得及施展,就垮了。

其實,徐州蔣軍撤退混亂的原因並不僅是電話線被誤拆這一件事引起的,而是孫元良和李彌故意不接杜聿明電話所致。

按照之前杜聿明布置的行軍序列,李彌所部派兵前出至蕭縣的目的就是爲了在大部隊通過後做掩護部隊。按照李彌的話來說,徐州這幾十萬人怎麽走得動?讓我們在後面掩護,不是叫我們當替死鬼嗎?

因此,李彌根本就沒有按照之前杜聿明規定的行軍路線撤退,而是繞過了杜聿明的指揮部直屬隊和邱清泉部,從側翼跑到杜聿明前面去了。

本來,杜聿明規定的撤退時間是11月30日,李彌部因爲是掩護部隊,所以應于12月1日撤退。可李彌爲了逃命,竟在11月30日就率部逃跑。這就是說,杜聿明讓李彌派兵先期進占蕭縣的一個師一下子變成了兩個軍。

失去掩護的杜聿明直屬部隊這下子慘了,追擊而來的華野部隊一次攻擊就打到了杜聿明的指揮部,連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的汽車都被俘虜了。

幸虧劉峙沒有隨隊出發,而是乘坐飛機逃跑了。不然,劉峙就將成爲先于王陵基被俘的蔣軍上將了。

這還不算,李彌害怕杜聿明找他的麻煩,就故意躲著杜聿明,杜聿明無論是明語喊話還是打電報都找不到他。

12月2日黃昏,李彌率部終于跑到了距離徐州百裏之外的洪河集。

說來也巧,李彌部下的通訊營長發現路邊有電話線,就把電話機接在了線上。可剛一接上,就聽見杜聿明在問附近的部隊:

“李彌在哪裏?”

這位通訊營長鬼使神差地就回答了一句:

“在這裏。”

這下壞了,李彌再想躲可就躲不了了,只得與杜聿明通話。

杜聿明質問李彌,爲何不按照之前部署的時間撤退,爲什麽不按照命令完成掩護任務?

李彌的回答是,沒有收到命令。其實,這道命令就揣在李彌參謀長的口袋裏。

12月3日,杜聿明好不容易地把從徐州撤下來的部隊收攏在孟集。

就在杜聿明要重新部署撤退路線的行軍序列的時候,蔣氏又一道催命的命令傳來,要杜聿明立即停止撤退,去解救被圍的黃維。

沒辦法,杜聿明只得召集邱清泉、孫元良和李彌開會。可李彌此時根本就不敢前來,只是派了一個副司令來聽命。

在會議上,邱清泉大罵這位名叫陳冰的副司令,若不是李彌提前撤退,何至于讓部隊陷入混亂?

可這位副司令卻不服氣,他反唇相譏,要不是孫元良提前逃跑,李彌也不會有樣學樣。難道就因爲孫元良是黃埔1期的,你邱清泉不敢罵他,就拿李彌這個黃埔4期的出氣嗎?

原來,李彌之所以敢違抗命令逃跑,是在學孫元良。按照當時杜聿明的命令,孫元良也是掩護部隊,也應該是在12月1日撤退,可孫元良竟然以聽錯了命令爲理由,在30日就率部逃跑。

見孫元良跑了,李彌就明白是怎麽回事了,他雖然對孫元良這種棄友軍于不顧的做法也很厭惡,但同時又對孫元良這種對戰場危險的敏銳度很欽佩。

既然孫元良率先逃跑,就意味著這裏面隱藏著巨大的危險,因此也就有樣學樣,跟著也跑了。

見衆人鬧得實在不像話,杜聿明出來打了圓場。命令邱清泉部打先鋒,孫元良和李彌兩部爲左右翼,向濉溪口方向攻擊前進,爭取早日與黃維彙合。

劉峙 圖片來自網絡

12月4日淩晨,邱清泉所部向濉溪口方向發起攻擊。

可由于杜聿明在孟集耽誤了兩天時間,華野各部已經在東、西、北三面合圍上來,邱清泉攻擊的南線,也有部隊在頑強阻援。

12月5日晚,邱清泉部進至青龍集、陳官莊以西、以南地區之時,華野一部攻進了擔任掩護邱清泉的孫元良部的縱深陣地,同時,華野另一部攻進了孫元良部和李彌兩部的結合部。

正在孟集指揮部的杜聿明也感到了危險,華野一部已經攻至距離孟集不足1公裏的一個村莊。如果再不離開孟集,就有被華野俘虜的危險。

因此,杜聿明的指揮部前移到夏砦。

而此時,邱清泉、孫元良都找到杜聿明商量對策。于是,3人來到了李彌的指揮部。

孫元良提出,仗已經打到這個份上了,前途不樂觀。現在突圍尚有可爲。邱清泉表示贊同,李彌也表示唯杜聿明馬首是瞻。

可杜聿明卻陷入了糾結。

現在各部都已經陷入華野的包圍,能夠突圍出去還好說,可一旦突圍不出去,不僅部隊被打光了,重裝備也將散失殆盡,到那時,將如何向蔣氏交代?

因此,杜聿明的方案是固守,以等待蔣氏派來援兵。因爲在蚌埠還有劉汝明等兩部蔣軍,共約20余萬的兵力可以動用。華中的白崇禧部第20軍已經北上救援,只要再堅持幾天,定可化險爲夷。

可邱清泉、孫元良、李彌這三人早已經沒有了固守待援的心氣了。

因爲在離開徐州時,杜聿明爲了提高行軍速度,命令各部只准攜帶7天的口糧、500公裏的油料和其他物資,部隊到達阜陽後再進行補給。

而現在時間已經過去6天了,各部基本上已經彈盡糧絕了,哪裏有能力固守待援?雖然說有空軍空投物資補給,可那是杯水車薪,根本滿足不了部隊的作戰需要。爲今之計,還是三十六計,走爲上計。

12月6日下午3時,杜聿明終于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可杜聿明此時卻犯了兩個重大錯誤:

其一、命令各部分散突圍到阜陽集中。

其二、甩掉機關和後勤人員輕裝突圍。

當時,杜聿明部雖然經過苦戰,部隊減員在3萬以上,但這個減員數量對于一支擁有近30萬大軍的部隊來說,並不是不能接受的。

如果剩下的20余萬大軍抱成一團,擰成一股繩向外突圍,即使不能全部突圍出去,相信也能跑出去相當一部分。

就像黃維,之所以被死死包圍在雙堆集,仍然不肯突圍,這其中固然有其指揮失誤的成分在內,但害怕部隊突圍時被打散也是一個原因。

因此,黃維所部的幾個軍雖然在雙堆集被殲滅,但也給中野帶來的很大的傷亡。

而杜聿明要分散突圍,正好給了華野分割包圍、各個擊破的機會。這是杜聿明在淮海戰役中的一個敗招。

杜聿明的第2個敗招是甩掉機關和後勤人員輕裝突圍。這一招看似是爲了減輕突圍時的包袱,提高突圍速度,可卻讓那些跟隨杜聿明多年的人既寒了心,又引起了混亂。

本來,杜聿明是想偷偷的走,不把這個消息透露出去。

可是,徐州大撤退這種消息都保不了密,像不帶勤雜人員撤退這種消息能瞞得住嗎?

頓時,杜聿明部內部就發生了混亂,哭喊聲,叫罵聲鋪天蓋地。

本來是一次秘密突圍,這一下子鬧得無人不知。相信華野部隊對此也知道的清清楚楚了。

這還不算,就在李彌送走杜聿明等三人後,在指揮部召開會議,布置7日淩晨突圍的計劃時,他突然聽到孫元良部的陣地上炮聲震天。

李彌急忙給孫元良打電話,發現電話已經不通。李彌明白了,“長腿將軍”孫元良又要跑路了。

這下子,全亂套了。

孫元良的單獨突圍讓杜聿明的突圍計劃迅速破産,華野各部立即收緊對杜聿明部的包圍圈。

見大勢已去,杜聿明只得下令固守待援。

而就在這時,李彌做出了一件讓杜聿明非常不理解的舉動來,他請求杜聿明把已經在碾莊圩被華野殲滅的原黃百韬部的第64軍番號給他。

在已經大勢已去的情況下,李彌竟然還在想著抓兵權,擴張實力,這種野心和對兵權的

癡迷,簡直令人費解。

其實,李彌的舉動也不難理解。在徐州大撤退的時候,李彌不知道從哪裏劃拉了近4000名的散兵遊勇,這些人總得有個名分安置吧?

圖片來自網絡

李彌的如意算盤是,給部下封官許願,讓他們當64軍的各級軍官爲他賣命。

這些人升了官,總得對他感恩戴德吧?這樣就會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拼命保護自己,保護自己突圍。

如果能夠僥幸突圍,將來自己重組部隊,就會掌握3個軍。

可李彌的如意算盤還沒來得及撥動,陳官莊就被華野攻破了,那些還沒來得及上任的軍官都被殲滅了。

1949年1月9日,李彌接到了一個噩耗,第8軍的主力部隊第41師投降了。

41師可不是一支一般的部隊。在抗戰時期,這支部隊就是戰功赫赫的榮譽1師,後來改番號爲第41師,一直就是第8軍的主力。

41師的投降,使李彌終于意識到,自己覆滅在即。

1月10日,華野向杜聿明邱、李兩部發起攻擊,兩部的防線迅速被突破。

李彌自知罪孽深重,沒有什麽好下場,就示意第9軍第3師長周藩出去投降。

可華野命令李彌所部的主要軍官出去報到,其余官兵放下裝備投降。

李彌既不願也不敢出去,他放聲大哭,對周藩等人邊哭邊說:

“我不能死呀!我死不得呀!我若能回去,對你們的家屬,我一定要照顧的。你們都可以放心!”

見李彌如此窩囊,周藩只得代表李彌去投降,而李彌則趁機換上負傷士兵衣服,混在俘虜群裏,等待時機逃跑。

由于當時的俘虜太多,華野的人手不足,幾千人的俘虜隊伍僅有不足百人看守,趁著夜色,李彌帶著幾個人偷偷地逃離了。

不過,李彌很狡猾,他知道南線已經被華野和中野的部隊控制,遍地都是抓俘虜的民兵和遊擊隊。

因此,李彌決定,向北逃跑,先逃到濰縣,然後再逃往青島,從青島坐船返回。1月11日淩晨,李彌和衛士來到了蕭縣,通過金條開路,買了去往徐州的車票。

抵達徐州後,李彌又花錢開了假路條,化名爲“劉湘年”。拿著假路條,李彌和衛士再次坐上火車,于28日抵達了濰縣。李彌進入濰縣後,找到故舊李惠之,請他送自己去青島。當初,李彌率領第8軍駐守濰縣,當地富商李惠之就不斷巴結逢迎。兩人勾結在一起,大發其財。而李彌這次到濰縣,已經由過去的堂堂中將變成了喪家之犬了。可李彌卻表演了一出“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好戲,見到李惠之就撲通跪倒,連聲哀求:

“惠之兄,看在咱們往日的情分上,求你想辦法送我去青島。等我抵達青島後,官複原職一定不會忘了老兄,以後咱們兄弟一同榮華富貴。”

李惠之見昔日的堂堂中將如此可憐,就動了恻隱之心,答應替他想辦法。不久後,李惠之把妾侄王桂合叫來,叮囑道:

“你們戲班子要去青島表演,幫我帶一個朋友去,務必要保護好他。”第2天,李惠之將李彌送到戲班子裏。李彌見到王桂合,也是黃金開道,他掏出5個金元寶,說:

“兄弟,這次麻煩你了。”

王桂合見到金元寶,原有的顧慮頓時煙消雲散,連聲道:

“不麻煩,不麻煩,咱們一同去青島。”可當戲班子抵達昌邑石埠鎮時,路遇民兵崗哨,進行例行搜查。

戲班成員下車後,一位民兵指著李彌問道:“他是誰?唱什麽戲的?”李彌嚇得冷汗直流,王桂合馬上站了出來,說:

“同志,這是我的老師,唱老生的。”

恰巧這位民兵是“戲迷”,看到李彌神色緊張,想要確認李彌的身份,就說:

“能不能請這位先生唱兩嗓子?讓我們也聽一聽。”王桂合剛要阻止,李彌就站了出來,登上一處高台就唱了一出京劇《珠簾寨》。

民兵們一聽,連連叫好,就給戲班子放了行。走了一段距離後,王桂合才敢問李彌:

“老兄,你還會唱戲?”

李彌竟然說:

“藝多不壓身,這不還救了我自己一命。”

幾天後,李彌抵達青島,通過海路逃回上海。

蔣氏得知李彌逃回,立即在奉化召見,決定重建李彌所部,仍任李彌爲司令並兼第八軍軍長。

蔣氏的用人之道確實讓人匪夷所思,像李彌這種因一己之私連坑黃百韬、邱清泉兩部幾十萬人的“罪將”,竟仍然委以重任,難道還指望著李彌能夠知恥而後勇不成?

李彌 圖片來自網絡

0 阅读: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