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發明、杜甫點贊:這些春季時令菜,每道都是紹興人的心頭好

尋寶記紹興菜 2024-03-23 13:11:00

因時而食,應時食鮮。在紹興,這座擁有2600余年曆史的名城,因循時令的飲食文化,古人愛吃的“頭茬春鮮”,隨著時光一代代流傳下來,被賦予了新的創意與表達。

春分到來,尋寶記紹興菜推出了新一期的春季新菜,將清新鮮嫩的自然春味,結合經典烹饪技法與創新研發,呈現了一席賞春亦食春的春之飨宴。

“桃花流水鳜魚肥”

紹八珍:陸遊發明的春季頭牌

傳言中,著名紹興詩人陸遊晚年居住在鑒湖畔。一日至鄰家農戶拜訪,恰巧主人在湖中捕到一尾鳜魚,得知陸遊對美食頗有研究,便詢問他如何烹饪。時值春季,“桃花流水鳜魚肥”,魚肉肥美鮮嫩,院中春筍漸露,陸遊便建議主人將鳜魚與春筍一同烹制,再加入鹹肉等食材提味,菜成後鮮香味美,衆人連連稱贊,這就是傳說中最初的“紹八珍”。

▲ 尋寶記春季頭牌:紹八珍

尋寶記呈現的這道紹八珍,在經典做法的基礎上,加入了多種紹興人愛吃、常吃的春季時鮮:以鳜魚與春筍、鹹肉、鮮蝦、蛤蜊、魚圓、絲瓜、蘑菇等多種食材共同烹饪,湯菜鮮美,春筍清爽,色香味俱全,是每年春季最受關注的“頭道招牌菜”。

“滿山新筍玉棱棱”

紹味鹹笃鮮:肉綿筍脆,春日至味

林地山間冒尖的春筍,是紹興春日到來的訊號。“嘗鮮無不道春筍”,紹興人喜食筍,每年嘗過了春筍,才算是真正品過了春味。除了紹八珍,紹式鹹笃鮮是另一道以春筍之鮮爲主味的經典春菜。

▲ 尋寶記春季菜品:紹味鹹笃鮮

在曆史上這道菜同樣十分著名。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寫過“夜打春雷第一聲,滿山新筍玉棱棱。買來配煮花豬肉,不問廚娘問老僧”的詩句,活靈活現地展現了這道菜的誘人之處。在尋寶記本期的春季菜品中,將春筍與鹹肉、千張結、青豆瓣等文火慢炖,筍的鮮甜與肉的鹹香相互滲透,肉借筍之鮮,筍因肉更香。

“翠莢中排淺碧珠”

羅漢豆:魯迅難忘的童年美味

蠶豆也稱“羅漢豆”,是紹興人餐桌上常見的美食。南宋詩人楊萬裏曾以“翠莢中排淺碧珠,甘欺崖蜜軟欺酥”來形容其美味。魯迅在《社戲》一文裏,生動地講述了童年和小夥伴乘烏篷船看社戲的途中,“偷”摘羅漢豆的趣事。清鮮微甜的豆香,也因此融入了魯迅先生對于故鄉紹興的記憶,在以後多年的時光裏久久難忘。

尋寶記本期的春季菜品中,選用春季新嫩蠶豆,備料裝盤後以熱油澆淋,蠶豆的清香被蔥油激發出新的層次,香滑軟糯,清甜水潤,像是品嘗到了綿軟溫柔的盎然春意。

▲ 尋寶記春季菜品:響油鮮蠶豆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春韭:詩人待客的春食盛景

春初早韭,秋末晚菘。雖然韭菜四季常有,但春季初生的春韭最爲鮮嫩,也被古人用來當做待客的佳品。著名詩人杜甫曾以“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描述被友人盛情款待的場景,紹興才子徐文長也寫過《賦得夜雨剪春韭》,描述與友人一同品春菜、賞春光的小聚。清香美味的春韭,經過曆代詩人的詠賦,也多了些詩意與意趣。

在春韭小土豆這道菜中,尋寶記特意在調味中加入了紹興母子醬油,與春韭、小土豆一同煨制,濃郁的醬香與春韭的清新搭配,爲舌尖帶來越味十足的風味。

▲ 尋寶記春季菜品:春韭小土豆

“春來荠美忽忘歸”

荠菜:“著名吃貨”陸遊的最愛

陸遊一生寫詩無數,“六十年間萬首詩”,其中與飲食有關的約占三分之一,直接描寫美酒佳肴的近四百首。諸多美食中,他對荠菜的癡迷尤甚,甚至還專門寫過一篇《食荠十韻》,從采摘、烹饪、配菜等方面描寫荠菜。“日日思歸飽蕨薇,春來荠美忽忘歸”,滿滿都是他對這道春菜的熱愛與贊美。

▲ 尋寶記春季菜品:荠菜鮮腐竹

本期尋寶記的春季新菜中,上新了荠菜鮮腐竹、翡翠山藥蝦仁兩道時令春菜。以青翠的荠菜點綴,春意蔥茏,清爽鹹鮮,令人食欲大開。

▲ 尋寶記春季菜品:翡翠山藥蝦仁

“寒食青團店,春低楊柳枝”

春食青團:軟糯甜美的無限春光

自古,人們就有著吃青團“嘗春”的習俗。仿佛是在說,吃過了青團,才算真正品過了春的滋味。“寒食青團店,春低楊柳枝。酒香留客在,莺語和人詩。”白居易以青團開篇描摹春日圖景,也記敘了當時人們在春季吃青團的食俗。

▲ 尋寶記春季菜品:鹹蛋黃豆沙青團

本季尋寶記特別上新了鹹蛋黃豆沙青團,以艾草的清香混合餡料的甜香,香味絲絲入扣,色澤翠綠可愛,軟糯香甜,春季必嘗。

除了以春季時鮮爲主的菜品,本期新菜中還有許多其他味型的新菜:香脆入味的紹式蝦爆鳝,鮮香麻辣的饞嘴牛蛙,椒香與肉香相融的花椒仔排,炖煮入味的紹興雞湯蘿蔔,還有香辣油浸目魚、口水花牛肉、越味海蜇絲等多道美食,將不同食材與風物以“守正創新”的理念精心研發,一一匠心呈現。

既有古人愛吃的時令春鮮,又有當代主廚的匠心研發,以色香味俱全的一席春菜,將屬于紹興的春天完美珍藏。山珍河鮮,自然真味,不負春光。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