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私募基金跑路,巨額資金能否追回?投資者該怎麽辦?

聞道踐航 2024-05-11 20:02:39

最近,投資界爆出了一顆巨雷,引發大家的熱議。

5月9日,瑞豐達資産跑路的傳聞在私募圈瘋傳,讓不少人感到脊背發涼。

浙江瑞豐達資産管理有限公司(簡稱“瑞豐達”)目前管理的私募基金規模20~50億元,2016年10月20日成立,2017年5月31日登記。

瑞豐達目前共有70個産品備案,超過一半産品的托管人爲招商證券,剩余産品則由國泰證券、中信證券和華泰證券等托管。

據私募圈人士透露,瑞豐達旗下的産品已確認無法贖回。

公司市場部的一名新員工對外透露,自己在公司上班一個多月,昨天才知道公司跑路了。由于公司沒有正式通知不上班,今天高管和員工還在正常上班。

最近,瑞豐達辦理離職的員工較多,其他私募也收到了不少瑞豐達員工的求職簡曆。

私募跑了,産品無法贖回,對投資人來說,是巨大的損失。

最近幾年,私募跑路的消息時不時會蹦出來。

2023年,就有兩家私募跑路。

一個是杭州30億量化私募跑路,將客戶的資金全部轉移。最後通過抽絲剝繭,幕後主要人物毛崴被抓。

同年,洛克資本在11月發生跑路事件,該公司承諾高收益、明股實債、不托管等,具備典型的“僞私募”特征,大量投資人深陷其中。

私募基金跑路,對于投資者來說,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便是資金能否被追繳回來。

總體來說,資金能否追繳回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資金的流向。

如果資金被非法轉移或揮霍,追繳難度會非常大。

一般情況,如果及時采取法律行動,如凍結相關賬戶、資産保全等措施,有助于增加資金追回的可能性。

但大部分情況,跑路基金都是有備而來,在跑路之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備。

比如這次跑路的瑞豐達,旗下管理的私募産品瑞竹私募,在今年3月底就剛剛變更了法定代表人。

這次跑路後,資金究竟流向了何處,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不過不少網友提出了質疑:私募基金的産品,一般都是由券商托管的,爲什麽能跑路呢?

正常情況下,這些券商托管行,主要負責資金的安全存管和執行合規的資金劃撥指令,並不負責基金的具體投資決策。

私募基金經理如果挪用資金、未按合同約定進行投資、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則不在托管行的職責範圍內。

總有不道德的私募基金經理,想盡各種辦法鑽空子,爲了利益铤而走險。

對于廣大投資者來說,應詳細閱讀基金合同,特別是關于基金退出、清算的條件和程序,確保有明確的法律保障。

另外,投資者也應該定期要求基金經理提供基金的運作報告,了解基金的最新動態和風險狀況。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私募基金的收益可能更高,但一般情況下,大型公募基金更安全,不會發生跑路的風險。

當然,如果你熱愛投資,自己尋找投資標的是最好的,自己的資金,自有自己保管打理才是最安全的。

對此,你怎麽看?



0 阅读:1

聞道踐航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