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黃浦|紅欄杆街的故事

上海黃浦 2024-02-23 15:20:20

今天我們講的這條路叫做紅欄杆街,一般的大街小巷普遍都是直行的,但紅欄杆街較爲特殊,它身處老城廂的中部,東起松雪街,遇到孔家弄路北轉,到金家坊結束,全長124米,視覺上呈現三角形的模樣。

紅欄杆街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爲此地曾經的中心河,填掉之後就變成了一條路,由于這條河上的橋欄杆是紅色的,故被稱爲紅欄杆街。二則來自民間流傳,清嘉慶年間,上海城內有一條橫貫東西的肇嘉浜,也就是現在的複興中路,在城西門內靠浜兩岸。該處曾爲上海縣城風月場所集中地。

據記載:“西城一帶,曲巷幽深,妓家鱗次”。每當夕陽西下之時,筝笛聲悠揚四起,隔簾花影,搔首弄姿。店家爲了方便由黃浦江進入肇嘉浜西城的客人,便由河畔修建了石駁岸。場所門口都有一個用木柵欄圍成的庭院,這木柵欄都由大紅漆油漆成,較爲醒目,因此這條路被稱爲紅欄杆街。

紅欄杆橋所在地

時事變遷,風月之事已經消散在了曆史當中。解放之後,紅欄杆街被改造爲了居民區,到今天已經列爲了舊區改造工程。

記者 / 譚欣潔

編輯 / 樊陸佳

圖片 / 譚欣潔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