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門診預約量10人,浙江成立首家社區“記憶聯合門診”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2024-03-09 10:40:15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記者 韓金序;杭州市西湖區衛健局老齡科負責人缪琴;杭州市西湖區翠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熊美霞)“我前段時間老忘事兒,剛換完電視頻道,遙控器就找不著了。”張先生今年70歲,退休之前在國企辦公室負責檔案管理工作。“以前我做什麽事手腳都利索得很,從來不忘事兒。但是父親那邊有家族遺傳史,所以我對這類細節格外小心。”

3月6日下午,浙江省首家社區“記憶聯合門診”在杭州市西湖區翠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揭牌。不到10分鍾,便迎來了門診的首位患者。

浙江省杭州市翠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記憶聯合門診”。受訪者供圖

杭州市西湖區翠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老齡工作分管主任王嘉甯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張先生這樣老愛忘事兒的現象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常見信號,也是“記憶聯合門診”的重點篩查對象。“記憶力減退、難以完成日常熟悉的工作、判斷力減弱等,這些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常見症狀。門診的設立正是爲了針對性地解決這類認知障礙問題。”

早期篩查、認知訓練……爲患者提供全鏈條疾病管理服務

王嘉甯介紹,“記憶聯合門診”是針對老年癡呆等認知障礙性疾病開設的專病門診,旨在讓老年朋友在“家門口”就能方便就醫。“爲了保障門診提供的醫療服務質量,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建立了合作關系。醫院專家會定期來社區問診,也會爲基層醫師提供醫療指導。”

“記憶聯合門診”推出了一系列針對老年認知障礙的專業醫療服務。王嘉甯介紹,“門診設有早期認知功能篩查與診斷服務,同時結合藥物治療與非藥物療法提供及時有效的幹預方案。”

翠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服務範圍覆蓋約7.3萬常住人口,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9314人,預計今年將突破1萬人,已步入老齡化社區行列。王嘉甯說,“我們希望通過早期篩查、認知訓練,給患者提供全鏈條的疾病管理服務,爲他們的晚年保駕護航。”

“不像一個門診,更像是我的第二個家”

住在翠苑新村的李女士,今年72歲,原本和藹可親、善于烹饪家常菜的她,近來時常忘記熟人的名字、重複著同樣的對話。在兒子的陪同下,她來到了“記憶聯合門診”。牆壁上挂著的認知訓練海報、擺放有序的記憶健康手冊以及醫護人員親切的笑容,都讓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心。

醫生詳細詢問了李女士的生活習慣、既往病史以及近期記憶力變化的情況,並進行了專業全面的認知功能評估。“最近一段時間每天睡幾個小時?是否有忘記服藥的情況發生?”一系列檢查後,李女士被診斷爲輕度認知障礙,需要及時幹預和康複治療。診室中配備的專業心理咨詢師不僅給予了她心理支持,還指導家屬在日常生活中輔助改善她的認知狀況。

“家庭支持同樣被視爲‘記憶聯合門診’不可或缺的一環。”王嘉甯強調,對抗阿爾茨海默病不只是醫療層面的任務,更需要家庭成員的理解和支持。爲此,門診定期組織家屬課堂,傳授科學護理技巧和疾病應對策略,同時傳播正確對待阿爾茨海默病的認知觀念。此外,社區也組織建立病患關愛微信群,爲患者搭建一個信息共享、互助關懷的平台,讓患者在家中也能得到專業的照護指導。

王嘉甯介紹,“門診施行的是預約制度,預期門診量是10人左右。我們希望能提供個性化、精細化、有溫度的診療服務。”

“失去記憶的感覺就像被撕掉頁碼的書,內容還在卻始終組不成連貫的故事。”李女士深有感觸,“但在這裏,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是個病人,也不會因爲遺忘而痛苦緊張。他們所做的一切讓我感覺這裏不像一個門診,更像是我的第二個家。”

0 阅读:7